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9、衣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9、衣料

9、衣料

丝绸 又称“帛”、“缯”。是用蚕丝纺织成的织物的总称。品种按照织法以及色彩、纹样的不同,有锦、罗、纱、绢、缦、缣、绮、绫、絁、缎等等。锦在西周以前已出现,它的色彩繁丽,纹样丰富,织法复杂,极为珍贵,因此成为比喻美好的事物。锦有 “经锦”、“纬锦”两种。六朝以前 “经锦” 居多,以后则以 “纬锦” 居多。罗的纹理较疏,以四根经线为一组,每行织出砂孔。纱的纹理更疏,织法与罗相似,是一种平纹织物。绢,也是平纹织物,但素朴没有纹饰。缦是无采的。缣是由双丝织成的细密的丝织品。绮是花纹较为复杂的织品,纹样绞结在一起。絁为粗绸, 纹理与布相似。 绫的纹理斜向,呈山形。缎是宋以后在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明显的纹路,可以织出复杂的颜色和花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至少在原始社会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养蚕纺丝。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曾发现有茧壳。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曾有绢的残片出土,同出的还有丝带、丝线等,表明了当时的丝织水平。商周时代丝织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有绢、罗、绮等品种,而以织贝最为精美。《尚书·禹贡》 中就有不以丝、丝纩 (棉)、黑绸、素绸、染色的丝带为贡品的记述。同时,商代有不少雕刻精美的玉蚕出土,很多青铜器上还保存有丝织品的遗痕。而且,周代的织工已熟练掌握了染色技术。春秋战国时代,许多妇女开始参加 “治丝茧” 的生产,丝织品的种类更为繁多。此时以临淄和吴越地区最为发达。《史记·货殖列传》有 “人民多文采”、“冠带履天下” 的记述。湖北江陵马山砖厂,出土了大量的丝织品。绢的经纬密度每平方厘米经线158根、纬线70根,代表了当时纺织的水平。此时所使用的蚕宝、蚕架、蚕泊、缫丝设备等一直被后世沿用。汉代的染色技术更为发达,图案更是不断翻新,层出不穷。从这时开始,我国的缫丝织绸技术,通过张骞开通西域,源源不断地沿着 “丝绸之路” 传往国外。4世纪初,丝绸已成为罗马人的主要衣料,中国被称为 “丝国”。此时丝织品织造均匀,花纹规整,染色纯正。1959年新疆新丰东汉墓出土的一片织有铭文的平纹经锦,需要75片提花棕才可以织成,是当时最复杂的丝织品。唐代的少数民族也有了丝织品。蚕种传入了西藏地区。从宋代开始丝织业重心从北方移到南方,丝织的工艺和技巧都超越了前代,丝织品在花纹和色彩上可以说是富丽繁多的,以定州的缂丝最为有名。锦中加金以及衣服以金为饰的风气,在当时甚为流行。明中叶以后,苏州、杭州、嘉兴、湖州成了丝织品的中心,丝织品的品种更趋繁多,已有了丝、纻、罗、绫、绸、缎、绢、锦等等。此时盛行多彩线织花的 “妆花”技术清代各地生产的丝织品,有江宁的缎、吴江的绫、湖州的绸、绫、纱、绉,广州的广纱等等。

明梅花春蜂纹暗花绸

☚ 弓鞋   布 ☛
000022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