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8. 流通中货币必要量的决定因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8. 流通中货币必要量的决定因素

8. 流通中货币必要量的决定因素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收支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服务于商品流通的货币收支,也有与商品流通无直接关系的货币收支 (如支付工资、财政收支、信贷收支等)。那末,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仅仅只是由商品流通因素决定,还是由商品流通因素和非商品流通因素共同决定,换言之,货币流通规律计算公式的分子项除了商品价格总额这个因素外,还包不包括商品价格总额以外的因素?这个问题涉及到国家发行货币是应该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还是根据一切支付周转的需要,对此,多年来学术界争论不休,概括起来,有四种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决定流通中货币必要量的因素,只应该是与商品流通直接相关的因素。即公式的分子项只应该包括商品价格总额和取费劳务总额,分母项也只应包括与实现商品劳务价格有关的货币流通速度。
另一种观点认为,决定流通中货币必要量的因素应该包括商品因素和非商品因素,即除了商品价格总额外,国民经济中的一切货币支付,诸如工资支出、财政支出、信贷支出等等都是决定货币必要量的因素。
第三种观点认为,应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认为决定货币必要量的因素除商品价格总额之外,还可以包括一部分非商品性支付,如城乡居民储蓄、企业和个人向国家交纳的税收等等。
第四种观点认为,分子项包括或不包括非商品性支付,其结果是一样的,并不影响流通中货币必要量的大小。
目前大多数同志认为,决定流通中货币必要量的只能包括对货币流通必要量起本质作用的因素,即商品流通的各种因素。这是因为: (1)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决定了分子项只指商品因素。马克思所揭示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虽然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表述,但实质上都是说明流通中货币量和商品价格水平、商品数量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一基本原理。(2) 非商品性支付固然需要一定量的货币,但它是在商品流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支付是在货币两次为商品性支付的间隔时间内进行的,最终受商品流通所制约,而不需要独立的货币量存在。所以,在具体计算货币必要量时,公式的分子和分母项都不应该考虑非商品性支付因素。(3)如果我们把非商品性支付列入计算公式,就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量决定于各种支付的总和,这实际上否定了流通中货币必要量的客观界限,也不符合我国历来坚持的按商品流转需要来组织货币投放和回笼的实际情况。

☚ 7. 什么是纸币流通规律   9. 关于1:8的经验数据 ☛
000003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