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结球甘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结球甘蓝cabbage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甘蓝种中顶芽或腋芽能形成叶球的一个变种,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capitata L.,别名洋白菜、包菜、圆白菜、卷心菜、莲花白、椰菜等。染色体数2n=2x=18。叶球供食用,每100克鲜菜含水分93.7~94.4克,碳水化合物2.7~3.4克,粗蛋白1.1~1.6克,粗纤维0.5~1.1克,维生素C38~41毫克等。炒食、煮食、凉拌、腌渍或制干菜。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欧、美洲国家为主要蔬菜。中国各地均有栽培,是东北、西北、华北等较冷凉地区春、夏、秋的主要蔬菜,华南等地冬、春也大面积栽培。多数地区选用适宜的品种实行排开播种,分期收获,在蔬菜周年供应中占重要地位。 结球甘蓝叶球类型 生长发育和叶球形成 结球甘蓝第一年完成营养生长,形成叶球,经冬季低温通过春化后,翌年在春夏季长日照和适温条件下抽薹开花结子,完成生殖生长。 营养生长期包括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结球期和休眠期。营养生长适温20~25℃。❶适温下,发芽期(由播种到第一片真叶显露)需8~10天; ❷幼苗期,从第一片真叶显露到7~8片叶展开,需25~30天; ❸莲座期,早熟品种需20~25天,中、晚熟品种需30~35天,植株形成16~24片外叶,此期结束时中心叶片开始向内抱合; ❹结球期由心叶开始抱合到叶球形成,生长量最大,适温为15~20℃,早熟品种需20~25天,中、晚熟品种需30~50天。叶球形成,需在莲座期长出一定数量的外叶,使植株具有较大的同化面积,并分化出较多的球叶; 又需要有冷凉的气候、充足的阳光、较短的日照以及充足的肥水等因素。关于结球机制,一般认为与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及N/C比值有密切关系(见大白菜、叶球)。 结球甘蓝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严格。一般茎粗0.6厘米、叶宽5厘米、叶数7片以上的幼苗,在0~12℃经过50~90天可完成春化。植株愈大,完成春化需时愈短; 尖头型和平头型品种需时长,而圆头型品种需时短。关于光周期,也因类型品种不同而异。尖头型、平头型品种对光周期的要求不严格,圆头型品种需要较长的光周期。翌春进入生殖生长时期后,一般经历抽薹期、开花期、结果期。开花期约需30~40天,结果期需40~50天。 栽培技术 结球甘蓝适应性较强,耐寒又较耐热,中国北方春、夏、秋均可露地栽培;大部分地区以春、秋栽培为主。 适期播种和培育壮苗是结球甘蓝丰产关键之一。北方的春甘蓝一般在冬季用冷床或温室等进行保护地育苗。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20℃左右,夜间10℃左右。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春甘蓝一般在秋末冬初播种育苗,露地越冬。冬季低温条件易通过春化而先期抽薹,须选用冬性强的品种。秋甘蓝的育苗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应选用抗热、抗病品种。苗床上应搭荫棚防雨和曝晒。定植方式,南方采用高畦; 北方春季干旱,采用平畦,夏、秋高温多雨需用高畦垄作。株行距约等于莲座期植株的投影面直径。早熟品种每亩4 000~5 000株,中熟品种每亩3 000~3 500株,晚熟品种每亩2000~3 000株。 结球甘蓝吸收氮、磷、钾的数量按每生产1 000公斤产品计: 氮4.1~4.8公斤,磷 1.2~1.3 公斤,钾4.9~5.4公斤。幼苗期消耗氮素较多,莲座期对氮的要求最大,叶球形成期需要较多的磷、钾。施肥因上壤肥力和品种而定。早熟品种生长期短,应早施追肥;中、晚熟品种生长期长,除基肥外,还应多次追肥。结球甘蓝根系较浅,外叶多,水分蒸腾量大,需水多。要求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空气相对湿度达70~80%。整个生育期需多次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叶球形成后期应控制浇水,防止裂球,利于贮藏。 采种: 结球甘蓝为异花授粉作物,采种时应注意选种和与其他品种隔离,防止混杂。利用空间隔离繁殖原种,需隔离2000米以上; 繁殖生产用种也需隔离1 000米以上。采种有成株采种、半成株采种和春季老根采种等方式(见大白菜)。 贮藏加工 中国北方秋季的结球甘蓝,一部分可贮藏至冬、春季。贮藏宜选用晚熟、抗病、结球紧实的品种。主要有埋藏、窖藏、堆藏等。 结球甘蓝可制成泡菜,又称酸甘蓝。加工方法是,将叶球洗净,晾晒1~2天,剔除老叶及短缩茎,切成约5厘米宽的菜条放入菜坛,沸水100公斤加6~8公斤食盐,冷却后倒入坛中淹没菜面,盖严坛口,温度保持18~24℃,6~10天可食用。 病虫害及防治 主要病害有黑腐病、根朽病、菌核病、霜霉病、软腐病、黑斑病和立枯病等。其中菌核病以长江流域发生较多。黑腐病近年来随着带菌种子扩散,在局部地区已成为毁灭性病害。虫害主要有菜粉蝶、菜蛾、菜蚜、甘蓝夜蛾、黄条跳甲、菜心野螟等(见大白菜)。 黑腐病(Xanthomonus campestris) 为细菌性病害。病株幼苗、子叶和心叶变黑枯萎。成株叶片多发生于叶缘部位,呈“V”字形黄褐色病斑,病斑边缘淡黄色。严重时,叶缘多处受害,至全叶枯死。病菌随病残体遗留于菜田越冬,或在种子内潜伏越冬,主要从叶缘水孔侵入。高温高湿发病严重。宜选抗病品种或从无病植株采种; 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 种子温汤浸种(55℃10分钟)消毒; 适期播种;发现病苗及时拔除;发病期间喷洒代森锌、百菌清等杀菌剂。 根朽病(Phoma lingam) 又称黑胫病。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为害子叶、真叶、幼茎等部位。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淡褐色,内部灰白色,斑面散生黑色小粒点。角果被害多从尖端开始,使种子瘦小,变白而无光泽。幼苗茎上病斑长条状,微凹陷,边缘紫色,可延至根部。高温高湿或多雨此病易流行。防治上宜选用无病种子和用无病土育苗; 实行轮作。 黑斑病(Alternaria oleracea) 为真菌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梗及角果等部位。病斑较大,圆形或纵条状(在茎和叶柄上),灰褐或褐色,有或无明显轮纹。潮湿时表面密生黑色霉状物。高温高湿发病严重。宜选用无病种子或播种前用福美双拌种; 加强栽培管理; 喷洒代森锌、波尔多液等杀菌剂。 菌核病(见蔬菜病害) 其他病害,如病毒病,主要病原是芜菁花叶病毒(Tu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霜霉病和软腐病等见大白菜。 结球甘蓝cabbage,white cabbage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又称洋白菜、包菜、卷心菜、莲花白、椰菜、圆白菜;通称甘蓝。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能形成肥大叶球的一个变种。二年生草本。2n=2x=18。原产地中海沿岸,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栽培的蔬菜。叶片厚,卵圆形,蓝绿、绿色,叶柄短,心叶抱合成叶球,球形分为尖头、平头、圆头3类。植株长到一定大小才能通过低温春化,在长日照高温下抽薹开花结实,异花授粉。耐寒,也较耐热,适应性广,易栽培,耐贮藏运输。叶球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食用纤维,供炒食、煮食、凉拌、腌渍或干制。利用不同品种排开播种,可周年生产。 结球甘蓝叶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