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完善计划体系的途径与方法
5. 完善计划体系的途径与方法
关于完善计划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对计划体系的考察不能局限于平面式的分解,要加强对计划体系内部结构的“粗线条”研究,尤其是要加强对计划体系内部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考察。比如说,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来看,计划体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类计划,它们之间呈“定向式”联系。消费计划既是其他计划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又是其他计划合理与否的判别标准和根据。消费计划的这一定向作用,极大程度上制约着其他三大类计划的作用方式和大小; 按照计划的时间序列,计划体系包括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它们之间呈“统御式”联系,长期计划决定中、短期计划的发展方向、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居统御者地位,就中、短期计划而言,中期计划又居统御者地位; 从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的诸条件来看,计划体系包括人口、劳动力计划,物资计划和财政、信贷计划,三者之间呈“折射式”联系,如社会再生产对人口、劳动力计划的要求,既反映其他两类计划的内容,又应把人口、劳动力计划的内容反射到其他两类计划中去。在当代,经济、科技和社会事业发展计划之间存在“渗透式”联系,一方面计划的编制和实施,都会渗透、转化为其他两方面计划的具体内容,由此可见,完善计划体系的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向的。从不同侧面考察的计划体系,就是国民经济计划总体的“粗线条”,只有认识并抓住了“粗线条”,才能放开“细线条”,从而,也才能完善计划体系。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计划体系上,要改变过去由中央按行政区划层层垂直下达计划的方法和由此产生的中央计划,中央各部门计划,省、地 (市)、县计划,地方各级部门、行业计划,企业计划等组成的计划体系,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大力发展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按经济行业分工组成起来的辐射式、网罗型和区域性的条块结合的各种经济联合体,并使之与国家计划直接联系,以减少多层次的中间计划环节。
第三种观点认为,为了完善计划体系,要做到以下几条: (1)建立起时间上相互衔接的计划序列; (2)实行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事业三位一体的计划; (3)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果编制计划; (4)健全科学的计划指标体系。
☚ 4. 我国现阶段计划经济的特点 6. 怎样提高计划的科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