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新中国成立后,对地方良种海子水牛和山区水牛开展了一系列系统选育。到80年代,东台、射阳两场的海子水牛均达到了预期的各项选育指标。黑白花奶牛19世纪后期开始从外国引入江苏。60年代初,南京农学院实验牧场率先制订出黑白花奶牛育种方案,开展奶牛育种工作。至1987年,由中国奶牛协会组织主持的 《中国黑白花奶牛选育方法的研究和品种的育成》研究课题,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通过,并宣布 “中国黑白花奶牛”品种基本育成。耕牛(黄、水牛)的杂交改良始于50年代,当时普遍采用黑白花公牛改良本地黄牛。60年代,先后从广西和湖北分别引进印度摩拉水牛和巴基斯坦尼里/拉菲水牛(乳役兼用牛),进行饲养观察和与本地水牛杂交试验。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的加快,耕牛役用价值相应降低,省内提出了改良耕牛向肉役、乳役兼用的发展要求。进入90年代,耕牛杂交改良进一步向全省扩展,至1995年全省年改良配种母牛达到7. 5万头,年末杂交改良牛存栏达18.07万头,占全省牛存栏数的18.9%。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