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膳
要素膳又称化学配制膳。是以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要素配制的膳食。氮源为各种纯氨基酸或含游离氨基酸与短肽的蛋白质水解物;能源主要是葡萄糖、蔗糖或低聚糖与糊精;脂肪由玉米油、红花油或大豆油供给必需脂肪酸,并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另加多种维生素、常量及微量元素等。根据氮含量高低,可将要素膳分为标准及高氮两种,前者含氮3.27~3.6g,后者含氮量为其二倍。根据脂肪含量不同又可分为低脂肪与高脂肪两种,前者提供的热量占总热量的1~2%,后者可达总热量的18~30%。对脂肪吸收不良病人,可选用中链甘油三酯作为脂肪来源。要素膳加水后形成溶液或稳定的混悬液,粘度适中,可通过孔径较小的鼻胃管、鼻肠管。pH呈酸性。按正常比例 (25%) 稀释时呈高渗克分子浓度。要素膳所含营养素齐全,摄取7.56MJ (1800kcal)时,能满足每日维生素、常量与微量元素的供给量。要素膳近于完全消化状态,低渣,不含乳糖,对胃肠刺激小,大部分被近端小肠迅速吸收,可大大减少粪便体积。因此要素膳是符合生理的、安全、方便和经济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
适应证 (1)胃肠功能不良:
❶炎性肠道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
❷短肠综合征;
❸胃肠道瘘;
❹消化与吸收不良;
❺神经性厌食;
❻胆炎性腹泻;
❼婴儿腹泻。
(2) 结肠疾病诊断及手术的肠道准备。
(3) 超高代谢状况:如烧伤、多发性创伤。
(4) 特殊治疗需要:
❶肝功衰竭、肝硬化可采用含支链氨基酸,即异亮氨酸、亮氨酸及缬氨酸较高,而蛋氨酸及芳香族氨基酸即酪氨酸、苯丙氨酸较低,佐以适量热卡的配方,目的是既补充蛋白质营养,又防止或减轻肝性脑病症状。
❷肾功衰竭。可只供给8种必需氨基酸及组氨酸,后者为尿毒症患者所必需,目的在于重新利用体内尿素氮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既可减轻氮质血症症状又可合成蛋白质。
❸婴儿蛋白质不耐症、双糖不耐受症。
❹槭糖尿病、苯丙酮酸尿症、组氨酸血症、酪氨酸血症。另外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慢性胰腺功能不良、肿瘤术后接受化疗或放疗时亦可应用。
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1)肠梗阻、严重代谢应激、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炎性肠道疾病的急性期,不宜过早给予要素膳。
(2)小肠广泛切除,宜采用静脉营养,使小肠有个代偿过程,然后逐步过渡到要素膳。
(3) 空肠瘘患者,如上端或下端无足够吸收营养的面积,不宜过早采用要素膳。
(4) 长期禁食后,严重胃肠功能不良者,应先采用较长阶段的完全胃肠外营养,使肠道酶活力恢复,细胞代谢得以改善,然后开始要素膳。
(5) 胃切除后、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或使用大剂量固醇类药物治疗而不能耐受高糖负荷者,选用要素膳时应注意其成分。
投给途径及使用方法 有口服、鼻胃、鼻肠管饲和造瘘管饲三种投给途径。首先用温水将要素调成糊状,和匀后加水至稀释所需的量。如需加入脂肪乳剂更应搅拌均匀。配制成的要素膳,在室温下放置不宜超过6小时,用前必须冷藏,并于24小时内用完。使用时的温度保持38℃左右。根据病情制定使用计划,灌注的液量、浓度与速率须适应患者能耐受的程度。原则是从低值开始,如用量可从500ml开始加到所需的总量,浓度可从10%增到25%,速率可从每分钟1ml调至3ml。两种因素不要同时改变,可在浓度不变的条件下增加速率,也可在速率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浓度,一般于5~7日内达到所需全鼠。小肠内滴注于10日左右达到所需全量。速率可采用重力滴注(间歇或连续),或经输液泵连续滴注,持续16~24小时。如口服,为避免口感不佳,可加盖用吸管吸入,也可加入少量调味剂,但加入调味剂后会增加高渗程度。应分数次服。
并发证及防治 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故应常检查管端位置,体位采取30°半卧位。用空针抽出胃内容物,如一次超过100ml,说明有胃储留,应减低速率。经常注意管道、输注泵的运转情况,应防止容器及管道污染。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应检查原因,如患者不能耐受浓度与速率,则应调节浓度与速率;如患者不习惯过冷食物,则应改变溶液温度; 如腹泻严重,可暂停灌注,待症状改善,再重新开始。用高糖高渗要素膳可能出现高血糖高渗非酮性休克、高钠或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因此应密切监测血糖、血尿素氮、血清电解质等指标,并记录体重、氮平衡等,对患者作出营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