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3.开发成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3.开发成效 3.开发成效(1) 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 提高了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到1997年, 全省通过综合开发, 营造农田防护林4.05万公顷, 营造经济林4.18万公顷, 新建和扩建小水库643座, 增加库容4 673.3万立方米,修建排灌站2 032座, 新打机电井710眼,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7.25万公顷, 改善灌溉面积34.27万公顷,新增除涝面积5.67万公顷, 改善除涝面积11.5万公顷, 完善农技服务体系161个, 培训农民和基层技术人员103万人次, 通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尤其是大力推行立体开发模式, 大部分项目区基本建成了“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 的高产稳产田, 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 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有效地改变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 ☚ 2.主要措施 (三)吉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 3.开发成效 3.开发成效项目建设5年来巳累计向社会提供商品猪141.2万头、水禽3 315.4万羽、乌骨鸡13.3万羽、鲜蛋14.6万吨、商品鱼6.2万吨、珍珠6.8吨、饲料2万吨、商品茶5 023吨、板鸭15万只、松香4 720吨、羽绒制品59万件等,创产值28亿元、利税2亿多元(其中利润12 386万元、税收8 224万元)。1995年,项目区人均新增纯收入1 123元,为全省农村人均新增纯收入的3.5倍,使江西老区近2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并提供了农村就业机会2万个,走出了一条转移农村剩余劳力,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的新路子。该项目对不宜种植的低洼地,实行立体开发,采取鱼鸭结合、鱼猪结合的综合养殖模式,促进了区域性生态的良性循环。项目造林及新建改造茶园13 507公顷,有效地控制了项目区水土流失,增加森林覆盖率6%。该项目是我国第一批和江西第一个由地方省政府独立执行的世界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国内外都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制定了一套完整、系统的管理办法和有效的管理网络,创立了最新农业生态经营模式、规模效益模式及项目规范化管理模式。鉴于该项目取得的成效,江西曾先后3次参加全国性专业工作会议作典型发言,介绍经验。世界银行副行长、中国和蒙古局局长、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等高级官员及项目经理、专家多次视察,称赞项目“不愧为大规模多样化农业开发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典范”。在评价项目工作时指出:“你们成功圆满地完成了江西农业开发项目,项目所取得的成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派出《今日世行》电影摄制组对项目进行拍摄和采访。由于世界银行的推荐,全国已有广东、江苏、辽宁、河北、河南、四川、宁夏、山西等15个省(区)同行100多人次前来考察、交流经验,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等32家新闻媒体共发表649篇稿件作了报道。1996年5月、1997年9月,世界银行、国内项目竣工验收委员会分别对项目进行了验收,评价为“满意项目”和“可持续发展项目”。 ☚ 2.主要措施 (四)红壤开发项目 ☛ 3.开发成效 3.开发成效(1) 工程建设方面。第一期项目至1991年底,共建立了9 878个家庭农场, 开垦土地20 168公顷,其中: 种植柑桔为主的水果6 028公顷, 苎麻724公顷,饲料2 276公顷, 造林3 023公顷, 茶园低改3 859公顷,饲养奶牛4 318头,生猪125万头。新建、扩建小型水库及山塘83座,新建提灌站86座,修干支渠286公里,建村级公路250公里,架设输电线521公里。新建2 000吨水果冷藏保鲜加工厂1座,年产1 000吨精干麻苎麻加工厂1座,扩建乳制品加工厂2座。此外,还在项目区建专业户住房39.1万平方米,猪牛栏13.4万平方米及学校、医院、办公、培训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建设指标都超额完成项目评估计划。第二期项目至1997年6月底,新建梯田6 282公顷,改造中低产田1 155公顷,种植果树3 416公顷,蚕桑305公顷,造林3 000公顷,新增灌溉面积7 937公顷,新建村级公路142公里,新建专业户住房10.4万平方米,建猪牛舍10.3万平方米,养猪12.2万头,养奶牛1 068头,建沼气池、节柴灶5 400个,两个加工项目(赣南饲料厂、玉山丝绸厂)均已完成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进入试生产。项目建设的各项主要指标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 ☚ 2.主要措施 (五)林业开发项目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