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浑沌之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浑沌之死》
《庄子》 南海之帝为倏②,北海之帝为忽③,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④相与⑤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⑥。倏与忽谋⑦报浑沌之德⑧,曰:“人皆有七窍⑨,以视、听、食、息⑩,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11)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注释】①选自《庄子·应帝王》。浑沌:天地未开辟前模糊一团的状态,文中指中央之帝。 ②〔倏(shū)〕极快地。这里是南海之帝的名字。 ③〔忽〕短暂的。这里是北海之帝的名字。 ④〔时〕常常。 ⑤〔相与〕相会,在一起。 ⑥〔甚善〕非常和善。 ⑦〔谋〕商量。 ⑧〔德〕恩情。 ⑨〔七窍〕眼、耳、口、鼻七个孔。 ⑩〔息〕呼吸。 (11)〔日〕每天。 【译文】南海的大帝叫倏,北海的大帝叫忽,中央大帝叫浑沌。倏与忽常常相约在浑沌住处见面,浑沌对待二人非常和善。倏与忽商量着要报答浑沌的善待之情,说:“人有眼、耳、口、鼻七个孔,用来看、听、吃、呼吸,单单浑沌没有,我们尝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于是每天凿一个孔,凿了七天浑沌就死了。 字数:458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45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