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黄骅试验区
是1989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渔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验区,试验主题是: 渔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围绕这个主题,先后出台了5个试验项目: 发展完善渔民协会、建立渔民合作基金会、兴办渔业股份经济、建立完善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完善贸工渔一体化和争取水产品自营出口权。7年试验已取得以下成效:
全市渔区21个村,3个乡镇 (1996年已合并为一个乡镇)全部建起了渔民协会,黄骅市成立了市渔民协会联合会,县、乡、村三级形成了完善的渔民组织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各级渔民协会建立后,在指导和服务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❶搞好生产、生活服务。渔民协会及时向渔民通报渔场资源、养殖动态、市场行情,克服了单船独户渔业生产的盲目性。同时,渔协利用自己的渔需物资供应站和生活用品站,向渔民供应渔需物资和生活用品。
❷组织海上抢险救灾。渔协建立以来,共救助遇险船只70多只,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
❸为会员解决海事纠纷。几年来,协会解决会员间海事纠纷200余起,解决与外地海事纠纷2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50多万元。
❹组织规模生产,发展外海作业。针对渔船单船作业风险大以及渤海资源衰退的状况,渔民协会积极组织编队作业和发展外海生产,提高水产品产量和产值。统计表明,编队作业平均产量、产值分别比单船作业提高了10%和13.5%,外海作业船只产量、产值分别比近海作业提高12%和18%。
组建了黄骅市渔业 (集团)有限公司,形成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 的双元结构,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开始步入贸工渔一体化轨道。
建立了南排河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完成了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制订了 《南排河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管理规则》,成立了市场管理和服务机构,并于1995年下半年投入运行。
渔业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完善了渔业双层经营体制,提高了渔民素质和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渔业集体经济实力,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