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农业科技情报
1978年,江苏省农科院建立了科技情报资料室,1984年改为科技情报研究所。目前,已基本形成全省农业科技情报文献中心和农业科技情报网络。在情报传递、检索和文献提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情报调研。提出了一批为宏观决策参考的情报调研材料和报告。如:1980—2000年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设想;2000年人民膳食构成的设想;国外棉花纤维品质改良研究;上海经济区江苏片农业发展战略;国外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苹果贮藏近年国外研究及我国进展;桃树栽培新体系;沿海港口城市和开放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研究——菲律宾专题;农副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澳大利亚专题;国外保鲜贮藏技术及其在主要果蔬类上的应用;东欧各国和日本的农业经营规模等。
(2)情报图书收集、整理。图书馆的前身是原中央农业实验所图书馆,成立于1934年,现为全国17个重点农业图书馆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特约图书馆。多年来,经过订购、交换、复制、赠送等各种途径,征集了大量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85 325卷册,其中中文图书58 743卷册,中文期刊20 600卷册,外文图书40 663卷册,外文期刊40 433卷册;另有24 876份资料。有较完整的旧中国时期的农业杂志,有英、美、日、德等国著名的农学杂志数十种,自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创刊起即有完整的收藏。已与20多个国家、100多个单位建立了书刊交换关系,每年可收到赠送交换书刊400余册。图书馆管理渐趋现代化,分类采用中图法,有完整的目录系统,开架阅览,并利用微机建立馆藏中外文期刊馆藏数据库和新书目录数据库,累计分别输入4 119和2 246条记录。追回历史上所欠图书9 289册,完成了建国前3 000种、3 791卷中外文期刊的清理工作。现在每年约借出中文图书2 000多种,外文图书2000多册,复制中文期刊400册次,外文期刊1000余册次,接待中文读者2 700多人次,外文读者1 300多人次。
(3)建库与检索服务。省农科院基本完成了馆藏期刊数据库建设,目前,拥有馆藏期刊数据4 900条,主要反映中、日、英、德、法、俄等文种的期刊收藏情况;拥有1984—1992年的CABI数据库数据100多万条,1957—1994年的AGRIS数据库数据230多万条。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1993年11月,省农科院情报所与省林业、家禽、植物、农药、水利等5个专业所的情报部门合作,建立了“江苏省农口文献情报数据库”。各参加单位都配置了微机和相应的软件,一年内各专业所套录有关专业数据380 545条,购买中文数据63 876条。其中,省农科院情报所引进了数据光盘,增加新数据30多万条,向FAO AGRIS数据库、中国农林文献数据库提供新数据7 755条。1年内,应用光盘和检索刊物为农科院各专业所、南京军事医学院、沿海地区农科所、江西省有关单位申请立项、申请专利、申请报奖和科技攻关等45项检索服务。省家禽所开展了27项检索服务。省水利所先后为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地下雷达应用、涵闸微机监控、水利土壤改良技术等多项研究课题开展了检索服务。省林科所检索有关杨、柳、松的基因转化、组织培养及树木抗性等方面专题30项,获得有价值的文献342条,为申请立项、科技攻关、撰写论文等提供了情报。
(4)编辑出版。全省农业科学出版比较齐全。省农科院情报所编辑出版的《江苏农业学报》、《江苏农业科学》、《江苏农业科技报》,省农林厅出版发行的《当代农业》,省农垦总公司编辑的《江苏农垦科技》,南京农业大学编辑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江苏农学院编辑的《江苏农学院学报》。从综合性的农业学术理论到农业科技,到农业科普,形成了较完整和配套的出版体系。省农科院情报所编辑的《江苏农业学报》,已与国外24个国家125个单位建立交换关系。《江苏农业科学》年平均发行量3 000册以上,由于贯彻了“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的方针和规范化的编校程序,经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鉴定,被列为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在国内科技交流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江苏农业科技报》,每年出版50多期,100多万字。贯彻了“提供信息为主,普及科技为辅”的编辑方针,得到了读者欢迎,荣获华东报纸编校质量二等奖。
(5)科技情报网和国际情报文献合作交流。省农科院情报所为AGRIS(国际农业科技情报体系)中国国家中心华东分中心所在单位,负责向维也纳AGRIS数据库选送华东地区农业科技文献部分目录(用英文著录标引),并负责搜集输送华东地区全部中文农业文献目录,参与建立中国农业情报文献目录综合数据库。
《江苏农业学报》、《江苏农业科学》公开发行,在国内广泛交流,还与24个国家125个单位保持交流关系。目前已与美、英、日、法、德、澳等国家,包括13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建立书刊交换关系,并收到他们寄赠的研究报告、专题、综述、展望、年报试验简讯等出版物400余册,其内容较新,多数属于非公开发行,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省内有“省农业科技情报网”(省农科院情报所牵头的)和“农业信息与发展研究协会”(省农科院牵头由28个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参加)两个情报网络,在组织协调全省各地农业情报交流活动和联合进行业务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