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机肥料
(1) 农家肥。吉林省有机肥料主要是农家肥的积造和使用。同时,在一些地方也搞了草炭资源、绿肥的开发利用。
吉林省农田施肥,60年代中期以前,基本是农家肥料,随着化肥的使用和用量的增加,到70年代,农家肥的比重仍占60%—80%; 80年代还占40%—50%。增施农家肥,既能提高作物产量,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培养地力,降低成本,节约能源,防止环境污染等。
农家肥的种类主要包括猪过圈粪、大牲畜过圈粪、人粪尿、炕洞土、坑沤肥、压绿肥、高温堆肥、土杂肥以及各种饼肥、糟渣肥等,70年代后开始出现沼气肥。积造方式有畜舍内垫土法、畜舍外混土法、坑沤法等。农家肥的使用技术是随着种植制度的变化和农家肥积制数量增加与提高而演进的。旧中国,吉林省农田开发垦殖年限短,积肥数量少,一般施肥的办法与作物轮作制度配合,实行三年一茬粪,作底肥一次施入。新中国成立初期,农肥数量不多(每亩用量不到300公斤),除主要用做底肥外,少部分用做口粪和把粪,基本上维系着三年一茬粪的制度,公顷施肥量在15—20吨上下。1952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陆续开展了常年积肥运动,大力提倡“五有三勤”(即猪有圈、畜有棚、禽有架、人有厕所、户户有灰仓,勤起、勤垫、勤打扫),积肥数量增加很快。全省耕地平均每亩用量接近1吨,并开始以优质农家肥做追肥。60年代,农家肥积造数量较50年代增加25%左右。70年代,推广了怀德县搞好“五有”建设,发展“三群”(即大牲畜、羊、猪),扩大肥源的经验,农家肥数量增加较快,平均每亩用量达到1. 9吨。由于玉米种植面积和机械化作业面积的增加,施肥制度和施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除一些地块仍保留扣种大豆施底肥的办法外,开始种高粱谷子摅口粪,秋翻地结合春耙施盖头粪,以及玉米坑种抓把粪的施肥方式。同时大力提倡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以农家肥作基肥,以化肥作口肥和追肥的施肥技术。提出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底肥、口肥和追肥相结合,氮肥、磷肥和钾肥相结合。70年代末,80年代初,针对农家肥数量下降的趋势,总结推广了东丰县积肥基本建设“五统一”的经验(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行动、统一检查兑现),大力提倡常年积肥和季节突击积肥相结合,专业队与社员家庭积肥相结合。对积肥专业队实行“五定一奖”的办法(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定报酬,超额奖励),对社员投肥实行“以质定等、以等定价、合理计酬、超额奖励,年终分配以及粮肥挂钩等办法。80年代中后期,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省政府及时颁布了《吉林省耕地保养的若干规定》,普遍推行了《养地基金制》,《干部积肥岗位责任制》,《检查评比验收制》。并于1988年在全省开展了农家肥达标活动。全省有100个乡(镇)受到了达标奖励,农家肥积造出现了新的高潮,农家肥的质量有所提高。全省1990年积造农家肥9 876万吨,平均亩施肥1 673公斤。
(2)草炭。草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早期全省有机肥积制的一项重要内容。50年代,推广了利用草炭垫圈积肥和草炭直接施用农田的经验。60年代,吉林市九站农科所经过实验研究总结出草炭堆腐发酵造肥的办法。70年代,省里成立了腐植酸肥料开发利用机构,实行“三就地”(就地开采、就地加工、就地使用)和“三为主”(小型为主、土法为主、社队为主)的方针,开展了草炭利用群众运动。据1977年统计,全省使用腐肥的面积达133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0%以上,主要利用途径:
❶草炭垫圈堆沤肥;
❷利用草炭、褐煤加入5%—15%的氨水或碳酸氢铵制造腐植酸氨;
❸利用草炭、褐煤与过磷酸钙以及钙镁磷肥混合经氨化处理制成腐植酸铵磷;四是腐植酸钠。
腐肥施用在瘠薄低产和中等肥力土壤,肥效较好;砂土地、盐碱地等缺乏有机质土壤上施用效果显著。施用方法,作基肥和做成球肥深施,和集中施比表施、撒失效果较好。玉米、水稻、小麦、高粱、谷子等作物施腐肥增产效果明显;油料、豆科作物增产效果较差。
(3)绿肥。吉林省从60年代初,开始试种田青、白花草木樨、紫花苜蓿等绿肥作物。1967年,发展到15个县和10个国营农场,种植面积达6 533公顷。同年省农业厅发出《关于加强绿肥作物的田间管理和播种工作意见》,《关于积极发展绿肥作物促进粮食增产意见的通知》,大力提倡并积极扶持各地发展绿肥生产,调入各种绿肥种子15万公斤。1957年,根据不同类型的自然条件,在各地分别建立了绿肥生产试验示范基地。到70年代末,基地规模达到13个县(镇赉、大安、乾安、前郭、扶余、长岭、洮南、通榆、农安、怀德、梨树、双辽县),24个人民公社,3 150个生产大队,20 306个生产队。到1978年全省绿肥种植面积达4万公顷。1979年农安、怀德、长岭、双辽、前郭等5个县为绿肥重点生产县。全省绿肥种植面积达1330公顷。80年代中期,绿肥种植面积开始下降,到80年代末,种植面积约在6 600公顷。种植绿肥作物品种主要有白花草木樨、紫花苜蓿、沙打旺、苔子、箭筈豌豆、秣食豆、紫穗槐等。其利用途径:
❶粮肥轮作,有二肥三粮轮作制,粮、肥多年轮作制;
❷向日葵间(套)种草木樨;
❸小麦间(复)种草木樨;
❹玉米间(套)种草木樨;
❺利用低产田块和四旁闲地种草木樨、沙打旺、紫穗槐,用作饲料和沤肥原料。施用绿肥作物,可兼收肥田、收获饲草和增产粮食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