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 扬州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 扬州市

1. 扬州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大运河西岸。辖高邮、江都、仪征3市及邗江、宝应2县。春秋时为小国干之都城,《管子·内业》有“昔吴、干战”之语。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灭于吴。夫差为争霸中原,筑邗城,开邗沟,通江淮,扬州成为南北水路要冲。战国时属楚,怀王十年(前319)改称广陵。秦置广陵县。西汉时,先后为吴、江都、广陵王等诸侯国封地。其地西汉前位于长江口近海处,波涛汹涌如今之钱塘江潮,甚为壮观。枚乘《七发》之“广陵观涛”,即绘写其景。东汉为广陵郡。三国属吴,为广陵县。东晋变为广陵郡。汉魏晋三代,“当其全盛之日,车挂𫑐,人驾肩,尘闬扑地,歌吹沸天。”南朝殷芸《小说》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大明三年(459),两遭兵祸,残破不堪,鲍照作《芜城赋》述其事。北周大象(579—580)中改吴州。隋开皇九年(589)改扬州(后置江都郡),今扬州之名始此。大业元年(605)至六年凿通大运河,改造邗沟,扬州成为水运枢纽,炀帝曾三次巡幸,并广建宫苑,穷尽奢华,定为“行都”。唐权德舆《广陵》云:“广陵实佳丽,隋季此为京。八方称辐辏,五达如砥平。大旆映空色,笳箫发连营。层台出重霄,金碧摩灏清。”唐时,商业及手工、造船、运输业非常发达,雄富冠天下,为全国最大都会之一,有“扬一益二”之说(洪迈《容斋随笔》),杜荀鹤《扬州》也有“维扬景物胜西川”之咏,李绅《宿扬州》诗有“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句,极写其繁华。在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扬州也占有重要地位。新罗、日本、波斯、大食的商人、高僧和留学生,居留于此者多达千余人。新罗学者、诗人崔致远曾任职于淮南节度使高骈幕府。大明寺高僧鉴真应日本遣唐学问僧邀请东渡传法,影响深远。五代十国时,扬州屡遭兵燹。杨行密建吴国以此为都,称江都府。南唐为东都江都府。后周称扬州。宋称扬州,为淮南东路驻所。韩琦、欧阳修、苏轼等均曾出知扬州。南渡后,宋金争战,城郭萧条日甚,姜夔《扬州慢》曾述其凄凉景象。元为扬州路,河南江北行中书省驻所。经济逐渐恢复,成为重要商业城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元世祖之命曾任扬州总督三年。明初为维扬府,寻改扬州府。崇祯末年,清兵南下,史可法坚守扬州孤城,城破被害,英勇悲壮。清为扬州府,商业、盐业、手工业、漕运均十分发达。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书画艺术,园林、盆景艺术,说唱艺术,及烹调技术,名扬天下。经济、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景象,康熙、乾隆二帝曾多次巡游扬州。同治以后,因运河中段淤浅,漕运中断,渐趋衰落。1912年改江都县。1949年建市。扬州自古人文荟萃,人才辈出,如东汉陈琳,唐张若虚、李邕,元睢景臣等,均为扬州人。扬州自古为人们所向往的旅游胜地,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甫《解闷》“商胡离别下扬州,……老夫乘兴欲东游”,张祐《纵游淮南》“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历代游赏扬州并留题咏的文化名人,多不胜数。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均为千古名句。扬州旅游资源丰富,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和何园、个园、扬州城遗址,分别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邗沟、唐扬州城遗址、隋炀帝陵、大明寺、平山堂、鉴真纪念堂、琼花观、马可·波罗纪念馆、史公祠、阿拉伯人普哈丁墓、扬州八怪纪念馆、翠园、珍园、二分明月楼、四望亭、茱萸湾、小盘谷、天宁寺、文峰塔,观音山迷楼、欧阳修祠、谷林堂等,均为著名胜景。旅游工艺品有扬州漆器、玉器、剪纸、绒花等。旅游表演艺术有扬州评话、扬剧等。旅游节庆集会活动有琼花艺术节、板桥艺术节、中秋赏月会、溱潼会船节等旅游美食品有我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及扬州酱菜、三丁包子等。旅游交通主要为公路和运河水上航运。

☚ 六、扬州旅游区   何园 ☛
000017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