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便秘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便秘结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附余·燥门》。简称便秘。也称大便难、大便不通、大便秘涩。一般指大便排出困难或三四天以上不大便者。有正虚与邪实之不同。《医学正传·秘结论》: “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大便滋润,肾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结燥。原其所由,皆房劳过度,饮食失节,或恣饮酒浆,过食辛热,饮食之火起于脾胃,淫欲之火起于命门,以致火盛水亏,津液不生,故传道失常,渐成结燥之证。是故有风燥,有热燥,有阳结,有阴结,有气滞结,又有年高血少,津液枯涸,或因有所脱血,津液暴竭,种种不同。” 《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 “大便秘结之症,外感门有表未解,太阳阳明之脾约,有半表半里,少阳阳明之大便难,又有正阳阳明之胃实。大便硬,又有表邪传里,系在太阴,七八日不大便。又有少阴病,六七日不大便,厥阴下利,谵语有燥屎者。以分应下、急下、大下、可下。又互发未可下、不可下。俟之,蜜导、胆汁导等法。内伤门则有积热、气秘、血枯各条之不同。”《医宗必读·大便不通》:“经曰,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愚按内经之言,则知大便秘结,专责之少阴一经。证状虽殊,总之津液枯干,一言以蔽之也。分而言之,则有胃实、胃虚、热秘、冷秘、风秘、气秘之分。” “更有老年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皆能秘结。法当补养气血,使津液生则自通。误用硝黄利药,多致不救,而巴豆、牵牛,其害更速。若病证虽属阴寒,而脉实微燥,宜温暖药中略加苦寒,以去热燥,燥止勿加。如阴燥欲坐井中者,两尺按之必虚,或沉细而迟,但煎理中汤,待极冷方服。或服药不应。不敢用峻猛之药者,宜蜜煎导之。”久虚者,如常饮食法,煮猪血脏汤加酥食之。血仍润血,脏仍润脏,此妙法也。”《寿世保元·大便闭》: “大便闭结至极,昏不知人事,用大田螺二三枚,以盐一小撮,和壳捣碎,置病人脐下一寸三分,以宽帛紧系之即通。”便秘有阳结、阴结、实秘、虚秘、气秘、风秘、痰秘、冷秘、热秘、三焦秘、幽门秘 (幽门不通)、直肠结、脾约之区分,详各条。

大便秘结dàbiànmìjié

即便秘。详该条。

大便秘结

大便秘结

大便秘结,是指经常大便干燥坚硬,排出困难,或须数日始行一解的一种病证。又称大便难、大便不通。多由年老体衰,津血亏损,或胃肠积热,气机阻滞所致。常伴有便血、痔疮,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头晕目眩,口干舌燥等兼症。可酌选下列功法为治:
(1) 凡因年老体衰,津血亏损者,可选用下列功法:
❶按“老人导引法”(功法见“老人导引法”条)并配合“消渴”条中上消部分的一些功法进行锻炼。
❷仰卧,伸两手搓捻左右胁; 口吸气,鼻呼气,继吞津顺气下至丹田,鼓动肠胃,凡数十遍(《诸病源候论》卷十五)。
❸按“却病延年法”(功法见“延年九转法”条)全套依次进行锻炼。或选用其中的第五法及第六法在下腹部作圆圈式进行揉按,从耻骨上端起向右上方移动,至剑骨下端后乃转向左下方移动。如此反复旋转数十次或一、二百次,使大小肠蠕动加强,产生便意。
(2) 凡因胃肠积热者,可选用下列功法:
❶按“六字诀”行呼吸,呼多吸少; 呼时默念“呬”字或“嘻”字以泄积热蕴毒(见《六字诀》条),并配合一些动功以鼓动肠胃,加强运化功能。
❷行“搅海吞津法”兼以“存思冰雪法”,即在练功时,存想自己如在冰雪之中,全身热毒均从肛门排出或由全身毛孔向体外散播,顿感全身清凉; 同时搅动舌头、使生津液,待满口时,分数口吞下,直至丹田(《上海中医药杂志》11,1981)。
(3) 凡因气机阻滞者,以舌抵上腭,意守悬壅垂,久则口津自生满口,以舌上下左右搅动,频漱频咽,直下丹田; 再守静,再咽数次后,肠自润,气自调,复以手覆脐,推压脏腑向后背,反复多次,并同时存想脏腑积滞凝结,随推压而落入大肠从肛门排出 (“保生秘要”转引自《杂病源流犀烛》)。

☚ 溺管泄气   尾闾堕气 ☛

大便秘结dà biàn bì jié

constipation;retention of fece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