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县、乡公路的兴建与发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县、乡公路的兴建与发展

1.县、乡公路的兴建与发展

1949年青海解放后, 党和政府把发展青海交通运输的重点放在修建公路方面。 按照 “因地制宜, 先通后好” 的原则, 为适应进军、建政的需要, 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主力, 在地方配合下, 恢复和新建了甘青公路、 宁张公路、 青康公路、 花吉公路、 青藏公路、青新公路等十多条干线公路, 初步形成了全省公路的骨架。 与此同时, 各地政府发动当地群众民工义务建勤, 整修骡马道、 大车道、 修建临时性木桥涵, 形成县乡公路。 至1955年底, 全省共有县、 乡公路675公里, 16个县城能通汽车。 1955年11月, 国务院 《关于改进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修建地方道路的指示》发出后, 1956年1月青海省召开第三次交通会议, 掀起了全省第一次修建县乡公路高潮, 当年, 省投资158万元, 州县 (市)自筹经费15.3万元, 民工建勤163.3万工日, 完成6级公路一条31公里, 简易公路53条, 共1973公里(含专用公路), 其中农业区577公里, 牧业区1 296公里。 新修公路连接了70多个乡镇、 合作社, 40多个部落和7个大中型国营农场、一个大型牧场。
1958—1960年, 在 “全党全民办交通” 及 “依靠地方、依靠群众、 普及为主” 的交通建设方针指导下, 全省掀起了第二次建设县乡公路高潮。 1958—1959年, 乐都、 互助、 湟源等县新修公路14条133公里; 玉树州、 果洛州牧区为配合平息武装叛乱, 修建牧区公路1 660公里、架设桥梁58座, 长1 352米,修建涵洞704道, 结束了玉树州府没有公路通往所属县的历史。 至1960年底, 全省共有公路里程15 376公里, 其中干线公路8 430公里、 县乡公路5 066公里, 专用公路1 880公里。 县乡公路较1957年的1 804公里增加了3 262公里, 专用公路较1957年的489公里增加1 391公里。 全省1个行政委员会、6个州、37个县 (市), 通汽车的达到94.6%, 农牧区的人民公社通汽车的达到80.6%。 1960年部分州县撤销了交通部门, 公社一级无人管理, 县乡公路经常性养护里程只占总里程的17%, 路况下降, 病害多, 导致公路里程减少。 到1963年, 县乡公路下降到3 699公里, 专用公路降到1 475公里。 1963年省人委遵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加强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指示》, 恢复了各州县交通部门组织机构, 分期分批地对县乡公路进行修复和改善。 当年为县乡公路基建投资67万元, 修复改善县乡公路206条, 5 075公里。
1966—1977年, 将县乡公路建设列入国家建设投资计划, 县乡公路又获得了较大发展, 1967年国家为县乡道路建设投资120万元, 改建新建县乡道路413公里; 1969年国家投资修建战备公路1 870公里, 使海西州、 玉树州、 海北州等地的偏僻牧区也通了公路; 1978年, 清水河至曲麻莱公路建成; 全省6州、38个县全都通了公路, 县乡公路网初步形成。 1979年青海省有县乡公路6 047公里, 专用公路867公里。

☚ (一)发展历程   2.县乡公路的改善与提高 ☛
000259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