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996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996年

1996年


1月

史铁生发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收获》第1期)。


3月

陈染发表长篇小说《私人生活》(《花城》第2期)。
韩少功发表中篇小说《马桥词典》(《小说界》第2期)。


4月

香港作家联谊会于18日召开特别会员大会,选举刘以鬯为会长。


5月

著名诗人艾青于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6月

著名作家梁斌于20日在天津逝世,终年82岁。
著名文艺评论家孔罗荪于26日在上海逝世,终年84岁。


7月

首都文化界在京举行茅盾100周年诞辰纪念大会,李瑞环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


10月

著名文艺理论家陈荒煤于2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12月

著名剧作家曹禺于1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诗人、报告文学家徐迟于13日在武汉同济医院跳楼自杀,终年82岁。
中国文联第六次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6日至20日在京举行,周巍峙、巴金分别当选为文联和作协主席。

☚ 1995年   1997年 ☛

1996年

1996年


1月

由中华全国台胞联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联合发起召开的“台湾文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海峡两岸学者、作家29人就台湾文学的定位、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台湾文学研究的现状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台湾“中国青年写作协会”召开“当代台湾情色文学研讨会”,并出版了《蕾丝与鞭子的交欢——当代台湾情色文学论》。
新世代代表作家林耀德因病逝世,终年34岁。


6月

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委托新竹清华大学进行“大陆地区文学概况调查”,后于内部印行了9册考察大陆新时期文学发展走向的图书。

☚ 1995年   1996年 ☛

1996年

1996年

南华管理学院组织了以刘墉、张曼娟等人为主的“台湾畅销书作家赴大陆访问团”。
《柏杨回忆录》由台北远流出版公司出版。

☚ 1996年   1997年 ☛

1996年


文化

1月29日,被视为威尼斯珍宝的“凤凰”歌剧院被焚烧。
2月28日,智利官方正式宣布,智利的复活节岛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3月20日,英国卫生大臣多雷尔宣布在英国发现了一种CJD脑病,并承认这种新病例和“疯牛病”存在某种联系。
7月21日,病原性大肠杆菌“O-157”所引起的病害已在东京、大阪、京都等36个都府县发生,患者累计达到8 246人,其中已有4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这是“创纪录的患者人数”。
11月23日,法国作家马尔罗的骨灰迁入先贤祠,他是继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之后第五位安息在这座伟入祠中的文学巨匠。马尔罗逝于1976年,代表作《人类的命运》享誉世界。
12月10日,瑞典科学家集会,纪念著名发明家与企业家诺贝尔逝世100周年。1996年诺贝尔奖颁发仪式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


政治

1月11日,以村山富士为首相的日本内阁总辞职,桥本龙太郎当选新首相,并组成新内阁。
1月17日,俄共议员谢列兹尼奥夫当选新一届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斯特罗耶夫当选新一届俄议会上院主席。
1月20日,阿拉法特在巴勒斯坦首次选举中当选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4月2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签署两国成立共同体条约。俄白共同体执委会首次会议在莫斯科举行。
5月4日,西班牙新首相阿斯纳尔宣誓就职,取代连续执政13年半的工人社会党总书记费利佩·冈萨雷。
5月18日,由经济学家罗马诺·普罗迪任总理的意大利战后第55届政府正式组成,这届政府是意大利战后首次以左翼政治力量为主体的政府。
5月29日,印度人民党领导人瓦杰帕伊5月16日当选印总理13天后辞职,印联合阵线领导人高达定于6月1日宣誓就任印新总理。
6月18日,利库德集团主席内塔尼亚胡在第14届以色列大选中获胜,以内塔尼亚胡为总理的以色列联合政府正式组成。
7月1日,历时4天的越南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河内圆满结束,杜梅再次当选越共中央总书记。
8月,布隆迪发生政变,前总统、图西族人布约亚迪被任命为临时总统。
8月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软宣誓就职,切尔诺梅尔金连任俄罗斯总理,联邦执行机构由原来的89个削减为66个。政府各部由25个减至24个。
11月5日,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在大选中以379张选票的压倒优势再次当选,连任美国第53届总统。
11月7日,日本第138届特别国会上,自民党总裁桥本龙太郎以362票的微弱多数连选连任,当选为日本第83届首相。
12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就非洲国家提出的4名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进行3次摸底投票之后,一致同意推选安南为秘书长候选人。17日,联合国接受了安理会的推荐,通过了任命安南为联合国秘书长的决议,安南随后宣誓就职,他的任期是从1997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


经济

4月12日,日本汽车业名列第5的马自达公司被美国汽车名列第二的福特公司兼并。
5月20日,克林顿在华盛顿举行的太平洋地区经济理事会第29届国际大会开幕式上宣布无条件延长对中国的贸易最惠国待遇。
11月25日,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四次非正式会议在菲律宾苏比克举行。会议通过了《马尼拉行动计划》、《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技术合作原则框架宣言》和《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从憧憬到行动》。


军事

12月4日,危地马拉政府和游击队组织全国革命联盟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签署“永久性停火协议”。7日,危冲突双方在瑞典签署“修改宪法和选举法协议”。29日,双方在危地马拉城签署了《永久和平协议》,从而正式结束了该国长达36年的内战。


1996年


数学

11月,巴黎的阿芒戈和美国的沃尔特曼发现一个新的梅森素数21398 269-1,打破了同一年中由美国的斯沃温斯基和盖奇发现的梅森素数21257 787-1的纪录。


物理学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和费米实验室让反质子通过气体射流,偶尔产生了反氢原子。
研究人员首次获得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物的直接图像,并观察了这种材料在受激时如何振动。
利用激光和电磁陷阱,物理学家创造了单个玻原子在同一时刻出现于两个不同位置的物质状态。
1月,CERN(欧洲粒子研究组织)日内瓦粒子物理中心宣布,一个国际小组用CERN的低能反质子环制造了总计11个反氢原子。
1月6日,美国IBM公司的模拟计算表明,称为胶球(qlue ball)的假设的亚核粒子是存在的。
2月,超导体的最高温度推高达134 K,并发现了100多种HTS的化合物。
2月17日,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发现一种特别效应,被认为是由于夸克由更小构件组成的原因所致。
3月2日,德国的霍夫曼等发现了112号元素。是高速锌离子与铅原子聚合而成。
5月,美国的一台激光器在万分之一秒内发生了相当于美国全部发电能力1.3×1015瓦的1 300倍的功率,该激光器主要用于聚变研究。
9月,日本宣布发现了5种中子过剩的新同位素,每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具有的中子相当于天然存在的中子数的2倍。这5种元素为氖-31、镁-37、镁-38、铝-40、铝-41。
11月,芬兰的沃克维克称,他们在一个温度很低的液氦烧瓶中再现了早期宇宙的一些重要特征,证明了宇宙弦理论的合理性,并对早期宇宙的一些假设进行了论证。


化学

有研究发现氨基酸的短链能自我复制,这是对地球生命起源理论的支持。
科学家发现,一些新合成的无机分子跟植物中的叶绿素一样,可以吸收阳光,并把能量以电荷形式储存起来。
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了一颗来自火星的陨石,这颗陨石中含有丰富的碳酸钙,这为火星存在原始生命提供了有力证据。
2月3日,美国的范·卡普伦等发现居住在海底沉积物中的细菌对大气中的氧气含量起调控作用。
同日,美国的基恩·约翰斯坦发现了用二氧化碳分解蛋白质的方法,为利用二氧化碳萃取和提纯生命分子铺平了道路。
7月,荷兰研制了一种用于净化水质的分子“陷阱”,可以有效地除去水中的硝酸盐、磷酸盐、放射性同位素等污染物。
9月,美国的邓肯认为在银河系早期历史上,超新星能提供必不可少的碳、氢和氧。从而解释了几种轻元素的起源问题。


天文学

美国行星搜索小组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发现了牧夫座的第四颗太阳系外行星。
1月30日,日本的于吉百武发现了一颗新彗星,编号为C/1996B2。它是18世纪以来最亮的近地彗星,而且从发现到过近地点只有55天,这本身也属少见。
6月,美国“伽利略”号宇宙飞船较近地观察了木卫三和木卫一,发现了出人意料的地质和磁场活动迹象。
8月27日,英国的威廉姆斯等发现海尔—波普彗星有7条喷流。还发现多种碳氢化合物分子。
11月5日,美国发射一个太空控测器到火星。
11月16日,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合作发送一批太空飞行器到火星。


地学

1月,澳大利亚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地球自转在变慢。
美国科学家发现,恐龙采用坐窝孵蛋的方式孵出后代。
3月,英、美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40亿年前的古陨石,认为该陨石来自火星。
4月,日本解开了蓝藻的全部遗传密码。
5月,一项新研究表明,晚白垩纪热带海洋温度比现在低,现有气候模型将受到挑战。
7月,英、俄科学家在南极冰盖下125多米深处发现一巨大淡水湖。
8月,澳大利亚天文学家证实,宇宙年龄应为110亿年,比人们原先估计的年轻50亿年。
科学家发现臭氧层温度降低与臭氧层损耗有关,并说这一效应可能造成臭氧层加速损耗的恶性循环。
9月,美、加科学家指出,恐龙可能是冷血动物。
10月,科学家在太平洋一处海域试验了利用向海中喷洒含铁低浓度溶液以延缓全球变暖的新方法。
11月,“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表明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地球仍是人类的惟一家园。
1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根据航天飞机的雷达照片,发现撒哈拉沙漠下面有一条尼罗河古河道。


生物学

美国的朗伯格等把几段带有人的免疫基因的DNA注入白鼠的单细胞胚胎中,培育出带有人的遗传信息的动物。
德国一个科研小组发现当鱼受电击时,鱼脑会产生一种称为ependymin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与鱼的记忆有密切关系。
美国研究利用遗传工程技术用猪制造人体的血红蛋白。


医学

美国批准了减肥药品“Redux”,这是23年来该局批准的第一种减肥药品。“Redux”也会引起副作用,导致肠胃痛和损伤大脑。
199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PC.多赫尔太和瑞士的R.M.金克奈吉尔,因为他们的发现有助于解释被称为细胞毒丁细胞的白血细胞如何去识别它们应当去杀死的靶细胞。最终这将有助于艾滋病疫苗的产生。
4月,美国研究人员报告新发现两种生长因子(血小板生成素和Flt-3链激酶-1配体)是强有力的刺激物,最终将用于骨髓的再生长。
6月,美国与芬兰的研究者发现了第一个被认为是引起癫痫病的特异基因。
11月,英国研究人员报告,他们发现并掌握了疯牛病(牛海绵状脑病)是由牛传播给人的直接证据。


工程技术

加拿大的科学家开发出了可以传热的混凝土。
美国开发出了完全用塑料制成的电池。电池可制成各种形状,而且不含有毒物质。
美国的麦克旺在解决测量Nova激光器引发的小型核聚变的输出功率时,发现了个人雷达的设计原理。
6月,美国开发出迄今最先进的太阳能发电站,发电量足够10 000个家庭使用。
12月,美国英特尔公司制造了一台多处理计算机,计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亿次。
12月9日,日本研制出能用于300℃高温环境中的半导体压力传感器。


1996年


文化

1月5日,大型画册《周恩来外交风采》在京举行首发式。
4月10日,国家教委印发《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
4月13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国天文学会发布新闻公告说,21世纪以及新的1000年应始于2000年。
7月23日,《现代汉语词典》在京举行新版首发式。新版删除了400条、增补了9 000条条目。
8月2日,江苏溧阳近年来发现了中华曙猿及上黄动物化石群,将改写高级灵长类动物首先起源于北非的历史。
8月6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世界上首次合成并鉴别了新核素镅-235,标志着我国新核素合成与研究进入了超铀缺中子区。
9月9日,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1996年度“国际扫盲表扬奖”。
9月15日,中国故事片《大辫子的诱惑》荣获葡萄牙第25届费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9月17日,散佚民间2000年的《孙武兵法》82篇近日在西安被发现。
9月25日,中国作曲家谭盾在加拿大多伦多荣获以本世纪著名音乐家、钢琴家格兰·郭德命名的第四届“格兰·郭德国际音乐大奖”,这个音乐奖每隔五年奖励一位当今在世界音乐文化上取得卓越成就的音乐家。


政治

1月8日,北京、南京等全国各地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20周年。
3月9日,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洛桑强巴伦珠确吉杰布在北京西黄寺接受了部分高僧、活佛和众多信徒的朝拜。这是十一世班禅首次在京进行佛事活动。
11月23日,国家主席江泽民赴菲律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2月11日,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董建华在会上当选为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
12月18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


经济

1月8日,三北防护林体系三期工程全面启动。根据规划,三期工程共需造林400万公顷,年造林80万公顷,总投资78.57亿元。完工后三北森林覆盖率将提高10%以上,可年增产粮食1 300多万吨。
1月12日,我国首家主要由民营企业投资的全国性股份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在京成立。
1月13日,贵州省在乌江上建成了世界最大跨径的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江界大桥。大桥全长461米,主跨330米,距河面263米。
1月15日,“八五”重点通信工程: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兰州光缆通信干线全线贯通,总长2052千米。
1月20日,据统计,1995年我国产钢9 400万吨,比上年增加139万吨,居世界前列。
1月31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天津夏利轿车15万辆扩建工程按期完工。项目总投资22.13亿元,包括子项工程54个。
2月16日,我国首列准高速空调双层列车,通过铁道部鉴定,开始批量生产。
2月29日,“八五”期间全国共植树造林4.4亿多亩,封山育林4亿多亩。全国森林覆盖率比“七五”末提高近1个百分点。
3月26日,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
3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1996年4月1日起存入的3年以上的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不再实行保值。对4月1日以前存的3年以上定期存款仍保值。
5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当日起降低存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平均降低0.98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降低0.75个百分点。
7月9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新的驾驶证管理和驾驶员考试新规定,其中包括终止驾驶年龄由60岁改为70岁;驾驶证有效期由4年延长到6年等多项条款。新规定将于9月1日起施行。
7月12日,据统计,1996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 272.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6%。其中:出口640.6亿美元,下降8.2%;进口631.8亿美元,增长11.6%;外贸顺差8.8亿美元。
7月24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正式成立。集团下设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再保险3个子公司。
12月14日,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统计资料表明,截至今日,我国今年原油产量达到1.5亿吨。这是继1978年以来踏上的又一个大台阶。


军事

1月23日,中央军委在京隆重举行晋升上将军官军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军官周子玉、于振武等颁发命令状。
3月5日至3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湾海域举行海陆空实兵演练及发射导弹。


1996年


数学

1月,林发兴、林振声等引入线性系统的弱Lyapunov相似概念,并得到:具有纯点谱的有界性系统弱Lyapunov相似于常系数对角线线性系统。
5月,任永才提出比卡米纳假设弱且适合特征表的两个假设,并证明这两个假设是等价的。
9月,丁宣浩研究了算子可超等距膨胀的条件,证明了超等距可膨胀算子有非平凡的不变子空间,并在一定条件下对Bergman空间的乘法算子Mf1,Mf2,…,Mfk,Mf,证明了Mf1⊕Mf2⊕…⊕Mfk≌Mf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1=f2=…=fk=f=常数。


物理学

4月,范钦梁等用随机行走的理论解析地推导了停顿时间分布函数。数值模似和解析结果都显示了这种分布函数呈幂律形式D(s)∝S-e,揭示出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临界性。
6月,杨志安等指出重构的嵌入性质除与重构维数有关之外,还依赖于延迟时间的选择和重构变量本身的条件稳定性质。
9月,徐斌、郭光灿发现频域干涉的方法能够在谱宽变窄的同时利用较多的光能量。
12月,孙建刚等观察到由于混沌吸引子与动力学不连续点集碰撞而引起的具有新特征的激变,在尖点附近,参量的扰动会导致混沌吸引子的突然膨胀或收缩。


化学

1月,胡秉方等合成了3个水杨醛Schiff碱铜(Ⅱ)络合物,并将其应用于烯烃与重氮乙酸乙酯的环内烷反应。
2月,沈含熙等发现在PH7~9介质中,碱土金属离子与萘啶酸可形成稳定的荧光配合物,其荧光强度随碱土金属离子半径的减小而呈现有规律的增强效应。
5月,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研制开发成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ROCC-V型催化裂化技术。
6月,朱士正首次合成了磺鎓化合物与DM-SO的电荷转移络合物:DMSO·[PhI+-(SO2RF)]2
7月,由中国石化沧州炼油厂与大连轻工学院共同开发研制的分散染料与阳离子染料可染型聚丙烯树脂成果获得成功。
8月,程虎民等以SnCl4·5H2O为原料,用水热法制备了粒度均匀的纳米SnO2微粉。
9月,李华等用比较力场分析研究了N-亚硝基化合物的结构与致癌活性的关系,考察了网络结构和探针原子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立体效应和静电作用均是描述其致癌活性和进行结构性能关系研究的最重要的结构参数。
10月,我国成功研制一项炼油工程技术——烟气串联三器连体两段再生重油催化裂化工艺设备技术。
12月,工程塑料“尼龙-11”在北京试生产获得成功。


天文学

1月,容建湘等发现由固体潮引起的脉冲周期和周期变率的改变量是不可忽视的,并提出一种利用脉冲星P和P分析测定和研究固体潮的新方法。
4月,林宜滨等导出Hα线辐射理论光变曲线,通过与观测光变曲线的比较,可定量地导出超新星气壳的电离度和温度的演化行为。
5月,云南天文台发现了海尔—波普彗星的反向彗尾和物质抛射现象,这对于了解反向彗星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7月,南京大学罗志全、彭秋和指出:在低温和高密度的电子气体中,电荷屏蔽的电子俘获反应率明显降低,研究的结果对恒星晚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研究有重要影响。
11月,刘永新等指出:对于内禀MS星及S星,氟的核合成与“S-过程”重元素的核合成,在热脉冲条件适宜时能够同时进行。
12月,发现超新星SN1996bv。


地学

3月,潘家永等指出,影响金、银矿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区域地层、岩浆岩金、银含量的差异及金矿床与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差异。
9月,许志琴发现岩石圈下部存在高、低速层紧密相间的水平分带及具左行走滑的岩石圈断裂,提出了高原深部地幔底辟作用,并建立了高原北部隆升的深部构造物理作用动力源的新模式。


生物学

1月,张之炯等指出,PCR-SSCP方法可作为RCR-SSO的一个补充,用于区分纯合基因和空白基因,排除了SSO杂交的假阳性和部分假阴性,对于完善HLA的DNA分型有重要意义。
3月,金正根首次证明NO舒张肠道平滑肌的作用与增加细胞KATP通道活性有关,并为深入认识NO和E_((mo作用的信息传导道路提供了实验依据。
5月,采用外源DNA直接导入法培育出的大豆生物技术品种“黑生101”在黑龙江问世。
7月,花晓梅发现根髓部哈蒂氏网,取得菌根研究的重大突破。
11月,孟金陵等以M.arvensis作母本与甘蓝型油菜杂交,经过子房培养和胚性苗挽救,获得了4个M.arvensis X Brassica napus属间杂种。
12月,应存山等指出,栽培稻与药用野生稻杂交,通过二次回交,即可完全改变杂种的不良性状,而获得有野生稻优良基因的中间材料。


农学

1月,世界首株抗大麦黄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育成。
我国获得抗青枯病转基因马铃薯株系。
3月,李江南等创造精确施肥技术。
6月,邓泽沛等首次从牛精子膜上分离到两种参与精卵识别的糖蛋白。
9月,我国研制开发成功棉种脱线包衣新技术。


医学

1月,屠洪等对小能量直流电心肌消融的研究,为临床快速治疗心律失常提供了新的途径。
3月,生物工程新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通过验收。
5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医用高分子研究室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一种应用于创伤骨科临床的可吸收性骨折内固定材料。
6月,我国研制成无污染“L-胱氨酸”。
8月,孙林等构建表达鼠IL-6反义RNA的逆转录病毒重组体,为研究白细胞介素6基因转移与治疗提供了物质基础。
12月,中国从天然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的总黄酮提取物中分离纯化而得单一成分注射剂——“普乐林”。


工程技术

1月,SKC数控测井系统在西安研制成功。
核电站全范围仿真机在秦山核电站正式投入运行。
3月,山东省科学院研制成功四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传感器。
4月,6 000米电驱动沙漠钻机研制成功。
6月,西昌发射中心将第二代气象应用卫星“风云2号”发射升空,并成功定点。
7月,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研究开发成功烧结热等静压机和高温大型立式烧结热等静压机。
10月,我国研制成功首台采掘机器人。
11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银河-S4/100超级服务器计算机系统”。
12月,大型铝板翅式换热器真空焊接设备由兰州真空设备厂研制成功。

1996年

1996年


1月


1日

李登辉主持元旦团拜,称“为巩固中华民国奋斗到底”。


2日

台“中央社”报道,柬埔寨已正式成立驻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


3日

台报报道,台军已正式部署“天弓二型”导弹及相位雷达。


同日

台“行政院长”连战主持“行政院”新年团拜并提出施政三大方向。


同日

台与塞内加尔宣布 “复交”。


4日

李登辉批评岛内媒体部分报道泛政治化,“危机不得了”。


同日

台“陆委会副主委”高孔廉表示,台大陆政策与 “外交” 政策 “两者还是并行不悖”。


同日

台 “行政院” 通过1997年度施针方针。


5日

台“中央社”报道,蒋孝勇拜会国民党副主席林洋港,表示支持其参选台 “总统”。


同日

台 “立法院”三读通过 《总统府组织法》修正案,废除 “参军长” 职位。


6日

美国政府通知台 “外交部”,同意台 “副总统” 李元簇过境洛杉矶。


7日

台“行政院长”连战呼吁两岸恢复协商,以经贸促进合作,以经贸构建和平。


同日

李登辉宣布新的一年内将致力于两岸关系的突破。


同日

台向美采购的M60A3型坦克20辆抵台。


8日

台报报道,台正计划以 “速成方式”,研制短程战术地对地导弹。


9日

台“陆委会代主委”高孔廉称,在现阶段两岸都有权各自发展对外的双边关系。


同日

荷兰三军参谋总长秘密访台。


11日

台 “副总统”李元簇过境美国前往危地马拉参加该国新总统就职典礼,18日返台。


同日

李登辉在一次会议上称,未来四年将决定台是否与大陆统一。


12日

台 “立法院”三读通过 《国家安全法》 中增订的所谓 “间谍条款”,规定台湾民众不得为大陆机关搜集情报。


13日

台正副 “总统” 选举公民连署截止,林洋港连署书66万份,陈履安约40万份,均跨过20万份的连署门槛。


15日

台将其 “福建省政府” (辖连江县和金门县) 迁移到金门岛。此所谓“福建省政府”在台北办公已达40余年。


同日

台报报道,台法秘密签署《整体后勤支援协定》,以确保台军购装备维修。


16日

台 “立法院” 三读通过电信三法,包括《电信法修正案》 《中华电信公司条例》 《电信总局条例》,确定电信业务自由化。


17日

李登辉会见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19日

台与美国塞考斯合作生产S—92C商用直升机正式签约,预计在1997年9月可生产出第一架直升机。


20日

台南科学工业园区正式动工。


21日

台 “农委会主委”孙明贤表示,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已到了由 “政府” 主导的时候。


22日

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表示,目前李登辉已经在考虑台“总统”选举后,就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协商。


同日

台“行政院长”连战宴请各部会正副首长,宣布将于25日提出总辞。


23日

台 “主计处” 公布,台1995年失业率为1.7%,创八年来最高。


同日

台 “陆委会代主委” 高孔廉在一次会议上说,希望两岸互谅互信共存共荣。


24日

国民党正副 “总统”参选人李登辉与连战竞选总部正式成立,李登辉在会上宣称,得票率一定要过半。


同日

李登辉表示,希望美继续向台提供防御性武器。


25日

台 “行政院长” 连战率 “内阁” 总辞。


同日

连战接受台视访问时,称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27日

连战对记者称,两岸关系是非常严肃的事。


28日

李登辉称,两岸不会有战争,目前是民间和平交流,而非军事相杀。


29日

美在台协会宣布由张代友出任台北办事处处长。


同日

台“中选会”开始受理正副“总统”候选人登记,李登辉、连战到会登记。


同日

台海军开始举行代号“海鲨行动”的反潜演习。


30日

台“外交部”称,“务实外交”是台生存发展所必须,台有权拓展 “国际空间”。


31日

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连战续任“行政院长”,过渡到5月20日新 “总统” 就职止。


同日

台“外交部次长”章孝严在美表示,台“追求国家统一的政策” 没有任何改变。


同日

台“陆委会”通过港澳地区技术人员去台居留规定。


2月


1日

台第三届 “立委” 办理报到手续,并举行“立法院长”选举,刘松藩、王金平分别以82 : 81、84:78票打败民进党的施明德和国民党的蔡中涵。


同日

台“中央社”报道,美国再次发给台“副总统” 李元簇过境签证。


2日

美国在台协会主席伍德访台。


同日

台“陆委会”表示,两岸通航可变通到“国统纲领” 近程阶段来做。


3日

台“副总统”李元簇过境美国前往海地和萨尔瓦多访问。


同日

李登辉称,推动两岸关系要有策略,是他改变了两岸敌对状态”。


5日

台报报道,台“经济部”针对岛内经济“外热内冷”的不景气现象,拟定了“台湾经济景气问题因应对策”。


同日

台“经济部”表示,台与港澳之间经济往来不受两岸法规的限制。


同日

美国“国防部”证实,美国已成立台海危机特别小组,定期研究台海形势。


6日

台海军168舰队进行“战斗巡弋”演习,以展示其二代兵力和反潜防空的战力。


7日

台 “国防部”称,在台 “总统”选举前将严密监控大陆的军事动态。


10日

李登辉在台北县竞选总部称,两岸必须终止敌对状态,开展互惠关系。


同日

台“经济部”通过《工业区开发管理业务改革方案》。


11日

台 “侨委会主委”章孝严出版 《章孝严力争上游》 一书。


同日

李登辉在高雄县竞选总部称,爱和平有力量,演习不要怕。


12日

台“行政院”提出稳定财经局势六大措施,包括调降存款准备率和贴现率;筹措2000亿元股市安定基金等。


13日

台海军司令顾崇廉证实,台向法购买的拉法叶舰将于1996年五六月间抵台。


同日

台 “立法院” 决定成立 “两岸情势因应小组”,以监督 “行政院” 的大陆工作。


14日

原国民党所属的财团法人 “中央通讯社”改制为 “国家通讯社”。


同日

李登辉在新竹市就 “台湾如何发展两岸关系如何统一” 提出三项发展目标。


16日

李登辉在云林县称,大陆除非发生变化,否则不可能同台湾实现统一。


同日

台“国防部长”蒋仲苓称,“不管中共如何威胁”,台军都有 “从容应付的办法”。


17日

台 “行政院”决定成立 “原住民委员会”,指定王仁宏为筹备小组召集人。


18日

李登辉发表春节贺词。


同日

台军方已下令“做最坏的打算”,准备大陆“可能发动的袭击”。


23日

为换取原住民 “立委” 对连战续任 “阁揆”的赞成票,国民党“立院”党团提案修订“行政院组织法”,增设 “原住民委员会”。


同日

台“中选会”公告第九任正副“总统”候选人名单,第一号为陈履安、王清峰; 第二号为李登辉、连战;第三号为彭明敏、谢长廷;第四号为林洋港、郝柏村。同时,台首次公民直选“总统”活动正式起跑,共28天。


同日

李登辉举行记者会,提出“两岸推动和平协定” 及进行三通的时间表。


24日

停摆近一年的台 “行政院”大陆政策策划小组恢复运作,就目前两岸形势演变及因应之道进行研商。


同日

台“立法院”以85013577票通过连战续任“阁揆”。


同日

章孝慈去世,终年55岁。


25日

台举办 “总统”候选人电视政见会,李登辉表示要对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做贡献。


26日

岛内股市跌破当局固守的4800点最低关卡。


同日

台报报道,台军方目前在马祖、东引地区实施一项“东展行动”计划,已完成外岛地区所有制海、制空导弹部署战备检查。


同日

台与洪都拉斯签署投资待遇及保护协定。


同日

李登辉在台北县表示,已准备了18种方案对付大陆的进攻。


28日

张京育接任台 “大陆委员会主委”。


同日

李登辉主持 “行政院长” 连战宣誓典礼。


29日

美国三名卸任军情局高级官员抵台活动。


同日

台“总统府”参议陈振盛指责李登辉破坏行政中立。


3月


1日

台 “立法院”通过停会到3月25日,26日重新开议。


2日

台“行政院长”连战称,现在谈“三通”是不可能的。


3日

台“行政院长”连战在台“副总统”候选人政见会上谈财经、两岸关系和治安问题。


4日

台 “陆委会主委” 张京育拜会海基会时表示,“国统纲领” 有阶段性但没有时间表。


5日

连战发表讲话,抗议大陆发射导弹,并要求我立即停止此项训练。


同日

台“国防部”长蒋仲苓扬言,中共若进犯12海里 “领海”,台将会反击。


6日

台航空管制自动化系统启用,自此全岛雷达资料可连线管制,军民飞机动态双向传递。


同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海、南海进行军事演习的消息一经传出,岛内陷入一片惊慌。李登辉虚张声势,称台早有 “18套剧本” 回应。


7日

蒋孝勇在台《联合报》上刊登广告宣布成立“中国国民党失联党员联谊会”,推荐蒋纬国任岛内总联络人,蒋孝勇为海外联络人。


同日

台 “中央银行” 宣布调降存款准备率。


8日

至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海、南海举行导弹演习。


9日

港报报道,台湾全岛已进入四级备战状态,外岛金门、马祖已进入一级战备,即接近战争状态。


同日

李登辉在政见会上提出五大共识、改革和发展,为未来四年的努力目标。


10日

李登辉称,现在台湾要“以时间克服空间,也就是要争取时间,努力建设台湾,让这个地方有钱、有民主、有军事力量”。


同日

台“陆委会主委”张京育呼吁大陆“放弃不理性行为”,“开创两岸良好气氛”。


11日

新华社公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于12日到20日在南海海域进行海空实弹演习。


同日

美国国防部官员证实,克林顿已下令海军第七舰队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战斗群于本月23日以前自波斯湾驶往台湾附近海域,与已在当地的“独立号” 航空母舰战斗群会合。


同日

台 《联合报》创办人王惕吾病逝,享年84岁。


12日

台 “陆委会主委”张京育表示,不排除与大陆谈 “一个中国” 问题。


同日

台 “经建会” 称,股市稳定基金将再增加1500亿元新台币。


13日

台工业总会理事长高清愿说,统一集团不因两岸关系紧张而从大陆撤资。


同日

美国宣布,由洛克希德飞机公司为台生产150架价值11.5亿美元的F—16战斗机。


14日

李登辉称,现在不要说“反攻大陆”,重要的是两岸要好好相处。


15日

李登辉称,他不是“台独”,更不是共产党员。


16日

台 “外交部次长”房金炎转述李登辉的话说,只要大陆愿意放弃军事压力,台愿意立即恢复两岸协商,就两岸政治议题及 “三通” 问题凝聚共识。


17日

李登辉在电视政见会上称,选后将扩大“政府”基础,不分党派族群延揽各方人士参与决策。李还提出所谓 “务实主权观”。


18日

台 “中央社”报道,台在世界竞争力排名榜上名列第七。


19日

台与美国国防部官员在华盛顿举行年度军事会谈时达成协议,美国同意售台包括“毒刺式”地对空导弹等多种武器装备。


同日

台“参谋总长”罗本立第一次要求台军将领放弃 “台独” 主张。


20日

台 “行政院长”连战表示,愿与大陆谈经贸、直航合作等问题。


23日

台举行 “总统”选举,李登辉与连战组合得581万多张,得票率为54%。台第三届 “国代” 同时选出。


24日

连战出席茶会时表示,两岸应避免曲解,早日重新协商。


25日

台“农委会”召开“新农业方案”会议,会上扩大两岸农业交流呼声很高。


26日

台 “经济部”公布 《两岸经贸白皮书》。


同日

台 “行政院长” 连战在 “立法院”作施政报告,声称台将开展“对外关系”,开拓“国际生存空间”。


同日

李登辉对加拿大国会议员表示,台“永远打开两岸协商的大门”。


同日

台“中央社”报道,李登辉已同意国民党成立 “中国青年和平团”。


27日

李登辉接受 《亚洲华尔街日报》专访,称将 “优先处理结束两岸敌对状态”。


同日

台“行政院长”连战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专访,称两岸应以协商代替对抗。


28日

台 “行政院副院长”徐立德在院会中报告提振岛内经济景气的四项要点。


同日

李登辉在台中县称“新台湾人主义”已经建立。


31日

台 “国防部长”蒋仲苓说,近期将在马祖进行的军事演习是例行性演习。


同日

台“经建会”公布编列的《经济繁荣指标》。


4月


1日

台“交通部”电信局与新加坡电信公司签署台新卫星合作计划。


同日

台“国贸局”表示,自7月1日起,对大陆物品进口实施负面表列。


2日

台湾省长宋楚瑜向省议会所作的施政报告提出 “新台湾人主义”,呼吁所谓 “国人和衷共济,一起为台湾这块土地打拼”。


同日

台“国防部”宣布6月30日前暂停军事演习。


同日

台“行政院长”连战说,两岸签订和平协定,不应有先决条件。


同日

台“陆委会主委”张京育说处理两岸关系要有耐心和信心。


4日

台报报道,台 “行政院” 通过 《新农业方案》,提出建立两岸农业产业区域合作的 “示范点”。


7日

台 “立法院长” 刘松藩称,台 “参与联合国” 要和缓进行,但不退缩。


8日

台“行政院长”连战会晤美国参院亚太小组主席时称,“与台湾关系法”及中美“三公报”应重新审视。


同日

台“行政院长”连战在“立法院”答询时提出台建军四大重点。


9日

台 “陆委会” 出版 《港澳政策说明书》,提出 “九七” 后对港经贸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以 “直接往来” “原则自由” 方式,持续开展台港经贸交流。


11日

台“立法院”表决通过将1997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案” 退回 “行政院”。


同日

李登辉与连战接见美国客人时表示,盼尽快恢复两岸协商。


12日

台取消原预订5月上旬举行的 “汉光12号演习”,由 “实兵对抗” 改为指挥所 “兵棋推演”。


13日

台 “陆委会主委”张京育表示,目前没有必要修改 “国统纲领”。


14日

台“陆委会副主委”高孔廉称,“两岸协商的大门是敞开的”,重要的是双方要有善意。


同日

台“外交部长”钱复向 “立法院”提交“外交” 书面报告。


15日

台 “陆委会”通过 《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证券及期货业务往来许可办法》。


同日

李登辉通过台 “总统府秘书长” 吴伯雄表示,在两岸关系上要以结束两岸敌对状态、推动签署和平协定为优先。


同日

李登辉与连战分别会见访台的多米尼克总理。


16日

台 “陆委会主委”张京育表示,今后两岸政治性谈判尤其是政策性对话会适时加强,希望各主管机关尽早规划。


同日

李登辉接见日《产经新闻》社长称,希望推动签订两岸的 “和平协定”。


17日

台 “国防部”长蒋仲苓透露,台向法购买的幻影2000战机,首批将于5月交货。


同日

李登辉鼓吹亚洲应建立集体安全保障体制。


18日

台 “交通部” 宣布全面开放大陆货柜直接运台。


同日

国民党秘书长许水德访日。


19日

台“经济部”决定再开放46项大陆物品进口。


21日

台 “中央图书馆”正式更名为 “国家图书馆”。


22日

第十届台加经济联席会议闭幕,双方签署《暂准通关协定》。


同日

台“参谋本部”核定研发“天弓”反导弹系统,由中山科学院进行。


24日

台“陆委会”成立“台商窗口”,宣称旨在协助台商建立正确的投资观念,保障投资权益。


同日

台“经建会”提出为促进两岸良性互动,建议设立 “两岸经贸特区”。


25日

台 “陆委会主委”张京育明确要求在 “跨世纪经建计划” 中删除 “签订和平协定” 字样,改为“结束敌对状态”。称只要两岸宣示结束敌对状态,和平协定可签可不签。


同日

台“行政院”通过“经建会”所提“现阶段促进产业东移行动计划” 草案。


26日

台 “行政院长”连战称,“分裂”是政治学术语,也是两岸关系的事实。


29日

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就第一次“汪辜会谈”三周年发表讲话,称“一个中国”是未来的,呼吁两岸重开协商管道。


同日

李登辉授予连战 “一等卿云” 勋章。


30日

连战在台 “立法院” 答询时,提出不搞“台独” 等三项做法,以保障台 “安全”。


同日

台“陆委会副主委”高孔廉称,两岸可望在年底前重开会谈大门。


5月


1日

台“经济部长”江丙坤在国民党中常会上抨击岛内“黑金政治”,影响投资意愿。李登辉决定将亲自主持财经小组扩大会议。


同日

李登辉在国民党中常会上批评 “振兴经济方案” “只看到文字没有实际行动”。


同日

台外贸协会驻西班牙办事处改名为 “台湾贸易中心”。


同日

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对记者说,两岸只要有善意,“球” 时刻在两岸中间。


2日

台当局证实 “国安会秘书长” 丁懋时曾于1996年3月台湾海峡局势紧张之时秘密访美,会晤美国安全顾问伯格及国务次卿塔尔诺夫。


同日

台湾省农林厅长邱茂英说,两岸农业合作应以双赢为前提。


3日

台“陆委会”咨询委员建议两岸参考欧盟做法,成立 “中华联盟”,共同为两岸发展作长期规划。


同日

连战在“立法院”答询时说,他相信两岸摆脱不掉共同利益,终究会走向 “和与合”。


4日

台陆军司令李桢林称,台拟强化装甲快速反应部队。


5日

台举行 “跨世纪国家发展研讨会”。


6日

台“行政院副院长”徐立德说,台将朝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两岸经贸关系等方向努力。


8日

国民党组工会决定推出 “号召10万精英入党” 专案,为期半年。


同日

台三军联合演训的“汉光12号”兵棋推演在宜兰举行三天。


9日

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表示第二次 “汪辜会谈” 可讨论两会互设办事处的问题。


同日

台“陆委会”提出大陆工作报告,分析我领导出访情况和对台影响。


同日

台“行政院”通过《加入世贸组织修正部分相关法律综合法》。


12日

港报报道,台海军拟在西岸构建地下化综合军港。


13日

国民党秘书长许水德说,国民党现在重要的是要使党在台澎金马扎根。


15日

台塑董事长王永庆表示,如资格与条件容许的话,他愿为两岸领导人传话。


16日

台“行政院长”连战率“内阁”成员总辞。


同日

台驻日代表林金茎辞职,由庄铭耀接任。


17日

李登辉接受美国有线电视网专访时称,“一个中国在我们的立场来说,就是中华民国”,并称“不必要以投降的方法达成统一”。


同日

台“行政院长”连战在“立法院”声称,不接受我公布的领海基线。


18日

台公布第三版 “国防报告书”。


同日

台自法购买的首艘拉法叶舰 “康定号” 抵台。


19日

台报报道,帕劳驻台北名誉领事馆成立,聘谢隆盛为名誉总领事。


同日

李登辉在美国 《国民评论》杂志发表题为《中国的未来》 文章。


20日

李登辉与连战宣誓就任台第九任正副“总统”。


同日

台第三届 “国大代表” 完成宣誓仪式。


22日

李登辉核准新 “总统府资政” 与 “国策顾问”。


23日

美国宣布计划售台465枚价值8400万美元的毒刺式导弹,及55套机动发射装置和55枚教练弹。


24日

台 “立法院”通过废止核电厂兴建计划。


同日

连战表示,中共十五大后是两岸协商的好契机。


26日

台报报道,台 “外交部”上月已正式致函日本政府,希望日本给予台驻日代表机构及人员应有的 “外交待遇”,并要求日方在三个月内明确答复。


27日

台 “陆委会”通过放宽大陆物品进口及影艺、新闻、法律人士赴台限制。


28日

台 “经济部”公告自7月1日起对进口大陆工业品改采负面表列,加上准许进口的大陆农产品,共开放4502项大陆物品进口。


同日

台塑与福建签订漳州电厂合作契约,兴建一座36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


同日

台与新西兰新通航协定正式签订,自6月7日起生效。


同日

台“经济部”拟向南非提出《台湾经济发展计划》,在当地建立台资工业区。


29日

国民党通过 “当前组织工作重点要求方案”。


同日

台与澳大利亚签署全面性租税协定。


30日

台 “国防部”证实,将在台北建立防空导弹基地。


31日

台“行政院”公告实施1996年起“大陆地区人民在台湾地区居留数额表”,凡1940年以后结婚的大陆配偶,从原来每年600人增至每年1800人。


同日

台新任驻美、日代表胡志强、庄铭耀在台“外交部” 宣誓就任。


6月


1日

台“农委会主委”孙明贤表示,两岸农业交流应遵循互利、互补、互惠三原则。


同日

台计划推动“北向政策”,以朝鲜、俄罗斯、蒙古为目标,以先民间、后官方的方式拓展与这些地区的经贸关系。


2日

台新任驻日代表庄铭耀称,台日应合作促进亚太地区安全与稳定。


同日

台“陆委会”已将扩大两岸新闻交流列为优先推动的两岸交流项目。


3日

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说,台大陆政策高于“外交政策”,“行政院副院长”应兼“陆委会主委”。


4日

李登辉提出经济农业、科技农业、环境农业、国际农业的台农业四大发展方向。


5日

李登辉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宣布,连战续任“行政院长”。


同日

台“立法院”三读通过1997年度总预算案。


同日

台“陆委会主委”张京育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做专题报告,提出未来 “陆委会” 未来的工作方向。


同日

台新任驻美“代表”胡志强在台 “立法院”提出台未来对美 “外交” 的七项主要工作。


6日

李登辉称,台将继续协助华侨在海外的发展,而港澳同胞是关怀重点。


7日

台 “副总统兼行政院长” 连战在记者会上说,目前两岸最重要的是重开协商管道。


8日

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新 “内阁”名单,“行政院长” 连战,“副院长” 徐立德,39个部主管12人留任。


9日

台新任驻美 “代表” 胡志强赴美上任。


10日

李登辉要求 “行政院”各部会负责人,彻底落实革新,积极推动改革。


同日

台“外交部”长章孝严表示,今后将继续推动台“参与联合国”活动,并称“务实外交”与两岸关系同等重要。


11日

台 “立法院”表决通过 “咨请总统尽速重新提名行政院长,并咨请立法院同意”的决议案,由此引发了岛内长达数月之久的 “宪政危机”。


同日

台湾省长宋楚瑜宣布任命吴容明为政务副省长,赖英照为常务副省长。


12日

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党务人事调整: 副秘书长简汉生,组工会主任许文志,文工会主任蔡璧煌,海工会主任王能章。


13日

台港新航约签订并生效,有效期至2001年。


同日

台宣布姚高桥为 “警政署长”。


16日

台自行研制的高速飞翼船命名下水试航。


17日

台 “经建会”决定开放大陆资金、企业赴台投资及大陆人民赴台观光。


同日

台“教育部”提出两岸文教交流六项措施。


同日

台报报道,台与白俄罗斯达成互设经贸代表处协议。


18日

李登辉接见民进党人士时,鼓吹以“中华民国在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并许诺将召开跨党派政治会议。


19日

李登辉表示要推动第二阶段 “宪政改革”。


同日

国民党提名钱复、谢隆盛为“国民大会”正副议长。


21日

台军方将领大幅调动,新任 “国防部副部长” 王文燮,陆军司令汤曜明。


同日

台报报道,台军已完成十年兵力整建计划第一阶段目标,总兵力减少到45.9万。


24日

台 “陆委会”修正通过 《大陆地区人民来台从事经贸活动许可办法》,扩大经贸主管交流层级。


25日

台海基会举行第二届第十一次董监事会,通过 《推动海峡两会董事及理事互访案》。


同日

台“外交部长”章孝严称,两岸具对等国际地位是磋商前提。


26日

台 “经济部”通告开放岛内油品市场及放宽进口资格规定。


同日

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十四届四中全会重要议题为调整组织架构。


27日

台 “行政院”通过 “对外投资与技术合作办法” 修正案。


28日

台 “外交部”宣布与白俄罗斯互设经贸代表处,且具领务功能。


29日

台 “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表示,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尽速恢复两岸协商管道,并强调台不排除在协商中与大陆讨论有关政治性议题。


同日

台 “政务委员”叶金凤称,“九七”后台港关系将以与香港特区政府直接往来为原则。


30日

台驻美 “代表” 胡志强称,目前重要工作是改进台美间沟通管道,促进双方了解。


7月


1日

李登辉在“总统府”与新任民进党主席许信良密谈,引起岛内政坛震动。


同日

台“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说,台目前法令规章太繁杂,应予以简化。


同日

台成立“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目的是加强台湾的援外工作。


2日

李登辉会见访台的南非外长恩佐。恩佐此行是对是否与台 “断交” 做出评估。


3日

李登辉在国民党中常会上表示,国民党应规划政党合作方案,并提交四中全会讨论。


同日

李登辉主持振兴经济扩大会议,强调排除投资障碍是当前施政重点。


4日

台 “行政院”通过 “大陆地区法律专业人士来台从事相关活动许可办法”。


同日

台第三届 “国民大会” 开议,议程60天。


5日

台 “外交部”宣布,台驻白俄罗斯“经济贸易代表处” 正式成立。


6日

台 “中央研究院” 选举院士,共选出16名新院士。


7日

台 “外交部长”章孝严说,台推动 “参与联合国” 是 “长远目标”。


8日

蒋纬国在国民党台北市党部直属小组会议上提出临时动议,建议国民党成立“故总统移灵大陆筹备委员会”,“奉安入土,以安民心,促进和平统一”。


同日

台与加拿大签订环保合作备忘录。


9日

钱复、谢隆盛分别当选台第三届 “国民大会” 正副 “议长”。


同日

李登辉提名许水德、关中为第九任 “考试院” 正副 “院长”,王作荣为 “监察院” 长。


同日

李登辉在与日本学者谈话中称,两岸如“三通”,台可能被吞掉。


11日

李登辉在台 “国大”上作 “国情报告”,称追求和平统一的决心绝不会改变,同时宣称继续加强“务实外交”。


同日

台 “行政院”通过与新西兰的新通航协定。


12日

法国 《国际政治季刊》刊登李登辉的专文《民主的火花》。


同日

国民党籍“国代”吴国重在“国大”上提出,台应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并确定外蒙古不属“中华民国”领土。李登辉当即指示,应积极研究处理外蒙古领土认定问题。


14日

台 《联合报》发表社论指出,李登辉指示积极研究处理外蒙古领土认定问题,是欲以 “主权议题” 笼络民进党,来换取民进党支持其 “权力工程”。


17日

国民党政策会成立小组,研究承认蒙古问题。


同日

国民党中常会成立研究小组,研究蒋氏父子移灵问题。


18日

台与澳大利亚签订《避免所得税双重课税协定》。


19日

李登辉在宴请新任 “国策顾问”时称,要推动第二阶段 “宪政” 改革。


20日

台 “外交部” 严正抗议日本擅自划定200海里经济区域。


23日

李登辉会见外国学者时称,两岸应尽快恢复协商,签订和平协定。


同日

台与马亚西亚签订 《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24日

李登辉任命杨德智和夏瀛洲为副参谋总长。


同日

蒋孝勇抵北京治病。


25日

台第三届 “国大” 同意许水德、关中出任“考试院” 正副 “院长”。


29日

台报报道,美将在台设导弹维修中心,以提升台制造维修导弹技术,作为亚太地区的导弹后勤支援基地。


同日

台 “陆委会”通过开放省、县、市长赴大陆访问以及同意大陆新闻人员常驻台湾案。


30日

台 “陆委会”文教处长吕木琳提出两岸文教交流 “新三通”,即 “通思维、通文化、通资讯”。


31日

美国国务卿重申,美国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同日

全球第一个“李登辉之友联谊会”在马德里成立。


8月


1日

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新任处长张代友抵台上任。


同日

大陆赴台探亲或考察人员开始改用 “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


2日

台报报道,8号台风 (台称为 “贺伯”) 造成台30年来最严重的天灾。


3日

李登辉任命黄昆辉为 “总统府秘书长”,吴伯雄为国民党秘书长。


同日

台日代表在台北密商钓鱼岛问题,双方达成共识,台渔民在钓鱼岛海域捕鱼作业维持现状,主权问题暂时搁置。


4日

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设立灯塔,引起台湾民众的抗议活动。李登辉首度对此表态,强调“主权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但渔业权从日据时代就属于台湾的。


5日

台当局拟定处理 “九七” 后台港海运三方案: 一是优先维持现状; 二是以识别旗或不悬旗 “对等” 方式航行香港; 三是以第三国籍船权宜行驶。


6日

台 “交通部”长蔡兆阳证实,两岸航商已达成初步共识,“九七”后两岸商船将悬挂中性旗帜航行于台港之间。


7日

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吴伯雄为国民党秘书长。


同日

国民党中央召开两蒋 (蒋介石、蒋经国) 奉安研究小组第一次会议,一致认为目前两蒋移灵大陆不是适当时机。


8日

台 “行政院”通过《检肃流氓条例》修正案。


9日

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说,两岸应协商“九七” 以后台港交流问题。


同日

台 “国民大会”通过17名 “考试委员”任命。


10日

台 “陆委会主委”张京育提出当前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四项措施。


12日

连战过境美国前往多米尼加活动。


同日

台 “陆委会主委” 张京育表示,“国统纲领”只是一份纲领性文件,在进程划分上有许多弹性的解释空间。


同日

国民党中央政策会通过 《政党合作办法协调草案》。


13日

李登辉称,黑道问题和大陆因素是影响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


14日

李登辉在台第三届“国民大会”上表示,台湾应对以大陆为腹地建设亚太营运中心的论调进行检讨。


同日

国民党中常会提出推动两岸关系四项策略:一是信守协议;二是推动建立两岸经贸特区;三是推动两岸官员互访;四是加强两岸文化、新闻、学术及农业等交流合作。


15日

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说,两岸经贸交流应扩大,但处理两岸关系不能没有政治考虑。


同日

台“陆委会副主委”高孔廉称,台应以建设研发制造中心为主,电信、金融中心为辅。


16日

高孔廉称,以目前两岸情况而言,没有必要修改 “国统纲领”。


17日

台 “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称,台需要平等的国际环境与和平的两岸关系,这样台湾才有希望。


18日

连战结束对多米尼加的访问秘密前往欧洲。


19日

台 “外交部” 宣布与尼日尔 “断交”。


同日

台 “外交部”召开驻外 “使节”会议,李登辉在会上提出台湾的 “三大工作方向”: “国防” “外交” 与 “民主改革”。


20日

中国交通部颁布 《台湾海峡两岸间接航运管理办法》。


同日

连战取道维也纳,飞往乌克兰首府基辅。


同日

李登辉在接见台工商建研会代表时表示,两岸的政策不变,否认限制台商赴大陆投资。


21日

台 “外交部” 公布 “参与联合国” 说帖。


同日

连战会见乌克兰总统库奇马。


同日

台“经建会主委”江丙坤表示,未来两岸经贸将分三阶段开放: 由境外转运中心而加工特区再两岸经贸营运特区。


22日

台“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返抵台北,称台一定要走入国际社会。


23日

国民党中央举行第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由俞国华、邱创焕暂行代理副主席,并通过党的再造案。


24日

台 “国防部”长蒋仲苓证实美国决定售台毒刺式导弹。


25日

台“行政院”副院长徐立德赴南非活动,并会见南非总统曼德拉。


26日

台 “考试院”长许水德访日,了解日本的人事及文官制度等。


同日

台第三届 “国大” 通过王作荣任 “监察院长”。


27日

国民党调动11个县市的地方党部主委。


同日

台“国大”通过成立“国民大会宪政改革委员会”。


28日

李登辉会见访台的萨尔瓦多总统卡尔德龙。


29日

江泽民总书记会见高清愿等42位工商界人士和学者。


30日

台第三届 “国民大会” 第一次会议结束。


同日

台 “行政院”通过 “交通部”提报的 《台圣(卢西亚) 空运协定》。


31日

美国 “美台关系全国委员会” 战略安全顾问考察团访台。


9月


1日

台 “考试院长”“监察院长”举行交接仪式。


2日

台 “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重申,整顿社会治安,全面扫黑是当局一项重要施政工作。


3日

台 “行政院副院长”徐立德结束南非之行,声称南非外长重申 “不可能与台断交”。


4日

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党的再造案”中央执行小组设置办法。


同日

台公布第四届 “国家统一委员会” 名单,“主委” 李登辉,“副主委” 连战、黄信介、许历农。


6日

台民众赴钓鱼岛宣示主权遭日舰驱离,台“外交部” 书面抗议。


同日

台第三届 “立法院” 第二会期开议。


7日

台 “经济部” 提出七项振兴经济方案。


8日

台 “外交部”长章孝严结束对印尼、马来西亚的私人访问返台。


9日

国民党中常会通过 “党的再造案”,将成立“宪政研究委员会”。


10日

李登辉在世界台商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称,亚太营运中心要以岛内为重心。


11日

台 “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指示配合亚太营运中心的建立将成立 “发展航空城专案小组”。


12日

台 “新闻局长”苏起就钓鱼岛主权争议提出四项处理原则。


14日

李登辉在台第三届经营者大会上致词时攻击祖国大陆对台政策是“以民逼官,以商围政”,并提出 “戒急用忍” 的原则限制两岸交流的快速发展。


16日

台 “陆委会” 和 “交通部” 召开联席会议统一口径,强调两岸三通 “戒急”。


同日

台“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称,解决两岸问题应 “戒急用忍” 并非所谓要关闭双方经贸交流之门,而是认为这一方面的举措必须是互惠的。


同日

台召开第五次“全国科技大会”,研拟未来重大科技发展方向。


17日

李登辉在台家禽会议上说,以跨世纪农建方案来强化竞争力。


18日

台 “经济部”公布 《大陆人民来台从事经贸活动许可办法》 修正案。


同日

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大陆工作小组改组名单,连战、黄昆辉、吴伯雄任召集人。


同日

国民党 “再造案” 执行小组决定,“双十节” 为 “再造案” 的起跑点。


19日

台 “立法院”三读通过 《公务员保障法》。


同日

台在东部海域进行雄风1号导弹战备演习。


20日

台 “经济部”投审会根据李登辉 “戒急用忍”的指示,决定对台资企业赴大陆投资采取“管大不管小” 的原则。


23日

“李登辉总统之友会” 在东京成立。


同日

台 “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称,推动 “跨世纪国家建设提升国家竞争力” 是未来革新目标。


24日

台 “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提出书面施政报告,呼吁两岸恢复商谈。


25日

台 “国防部”长蒋仲苓称,台军方无发展中程导弹计划,也不会发展核子武器。


26日

李登辉接见汤加外交兼国防大臣图普托阿王储。


同日

台“国大宪政改革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常委会议。


27日

台湾省长宋楚瑜结束欧洲之行抵台。


同日

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美表示,港澳统一模式不适用台湾。


30日

台 “外交部” 通过 《无任所大使遴选办法》案,未来将聘请岛内商学界人士为“无任所大使”,寻求 “外交突破”。


同日

台驻意大利机构更名为 “驻意大利台北代表处”。


10月


1日

台 “立法院”朝野协商再度破裂,连战仍无法上台做 “施政报告”。


2日

台 “经济部”公布两岸贸易许可办法,赋予大陆物品进口免签证的法源。


3日

台 “立法院” 三读通过 《洗钱防制法》 与《贪污治罪条例》 修正案。


4日

台与斐济签署联合公报,宣布“相互承认”,但不建立外交关系。


同日

台“经建会主委”江丙坤表示,经贸特区一定要包括大陆,如不包括就不用规划了。


7日

台港澳保钓人士登陆钓鱼岛成功,台、港人士分别插上 “中华民国国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同日

台 “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说,“提升国家竞争力是政府施政的主要方针,也是全民性运动”。


同日

台“经济部”长王志刚说,两岸经贸政策不应独立于大陆政策之外。


8日

李登辉提出希望理性处理中日钓鱼岛争议,应先解决捕鱼权问题。


9日

李登辉在国民党中常会上说,国民党必须痛下决心推动党的再造。


同日

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称,两岸两会领导人随时可以见面,就双方关心的议题交换意见。


同日

台“财政部”公布“两税合一”方案,即公司营利事业所得税与股东股利所得税以设算扣抵法合并计算。


10日

李登辉发表 “双十”讲话,呼吁中共 “营造两岸和平交流环境”。


11日

台 “国家发展会议” 召开首次筹备委员会议,三党达成共识,重点讨论宪政体制与政党政治;经济发展; 两岸关系等三大议题。


同日

台 “陆委会副主委” 高孔廉称,台已规划“九七” 后驻港机构留驻案,但要两岸进行协商。


12日

台购自法国第二艘拉法叶舰 “西宁号”成军。


14日

台报报道,台 “经建会”分析指出,两岸开放 “三通” 每年可节省7亿美元。


15日

台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表示,对大陆政策不仅要“戒急用忍”,更要戒慎戒惧反制,加强竞争力。


同日

台出动海陆空军万人在屏东举行代号 “联兴” 的登陆演习。


16日

“总统府资政”黄少谷病逝,终年97岁。


同日

台“中央银行总裁”许远东表示支持岛内银行赴大陆设办事处。


17日

台 “行政院”通过与萨尔瓦多相互促进及投资保障协定。


18日

台 “立法院”通过核四覆议案,推翻5月24日 “立法院”通过的废建决议,“核四”计划将按预算继续执行。


19日

台 “经建会主委” 江丙坤称,自由化和国际化是台发展亚太营运中心的关键因素。


同日

台“经济部”增订有关办法条文,放宽部分大陆进口货品进口。


20日

台 “国统会”开幕,李登辉主持,重申国家统一目标。


同日

台“陆委会主委”张京育表示,未来两岸经贸以 “维持台经济实力” 为前提。


21日

台湾省议会民政委员会通过废省决议。


同日

台驻日“代表”庄铭耀表示,台日关系不会因选举而改变。


22日

台报报道,台当局为疏导台商大陆投资热,刻意引导台商投资东向琉球。


23日

台空军司令黄显荣称台空防已达到三位一体化。


24日

台 “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强调,扫黑工作是一项没完没了的持续性工作。


同日

台“最高法院院长”易人,由葛义才接王甲乙。


25日

台“光复节”,李登辉发表讲话,要求台湾人走出悲情,再创台湾经验。


27日

台 “中央社”报道,台湾电子所成功开发出新的矽晶圆制造技术。


同日

巴拿马特使抵台,转交巴总统致李登辉函,邀李出席巴拿马国际运河会议。


28日

国民党党营事业管理委员会主委刘泰英称,《亚洲周刊》报道台捐款给克林顿绝非事实,将控告作者诽谤。


30日

李登辉会见巴拿马特使,同意参加1997年举行的巴拿马运河国际会议。


31日

为争取两岸直航商机,台 “中华航空公司” 抢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


同日

台港经贸会议闭幕,双方达成七项共识。


11月


1日

李登辉接见韩国访问团,称增进台韩关系应从 “国家利益” 评估。


同日

台“陆委会副主委”高孔廉称,若中共回到“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的立场,两岸可立即协商。


同日

台“内政部”决定有条件取消实施了22年的关于外国人投资不动产的禁令。


3日

李登辉听取台 “经建会主委” 江丙坤关于“跨世纪国家建设计划” 简报。


4日

台 “副总统兼行政院长” 连战批准 “交通部” 关于允许在海外注册的船只可直航两岸港口的建议。


同日

台“陆委会”通过大陆记者赴台常驻规定。规定常驻时间不得超过两年,可携带眷属,但眷属不得在台工作。


同日

台百名 “立委” 发动连署废省。


5日

台“交通部”提案“九七”后台港航运挂中性旗。


6日

中国交通部公布 《关于台湾海峡两岸间航运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7日

台“外交部”长章孝严与日本交流协会会长会晤。


8日

台“中国佛教会理事会”净心长老证实他已“邀请” 达赖赴台做所谓的 “弘法之旅”。


9日

台 “副总统兼行政院长” 连战在台 “侨委会” 上致词称,希望借华侨力量落实亚太营运中心。


10日

李登辉出席国民党黄复兴党部代表大会,并要求 “凝聚荣民向心力”。


同日

台“国防部长”蒋仲苓秘访南非,后转赴捷克、波兰等地活动。


11日

台 “外交部” 宣布辜振甫代表李登辉出席1996年的亚太经合会议。


同日

台“立法院法制委员会”通过修正案,明订“正副总统不得兼任他项公职”。


同日

台“外交部”表示,从1997年1月1日起给予捷克、波兰等国落地签证。


12日

台 “外交部”长章孝严称,对未来台美发展具有信心。


13日

国民党宣布参加 “国家发展会议”代表名单。


14日

台 “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在接受奥地利记者采访时称,两岸须先完成文化、经济融合及制度调和,再完成政治统一。


同日

台 “陆委会主委” 张京育做 “大陆工作简报”,诬称,中共 “一个中国” 是 “政治陷阱”。


15日

台 “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对外国记者称,中共应重视 “中华民国” 存在的事实。


同日

台“外交部”长章孝严再次宣称,“两岸分裂分治,是两个政府”。


16日

台军在台南、高雄、屏东等地进行为期周的 “南部地区反攻击演习”。


17日

李登辉再次宣称,他 “愿意到大陆从事和平之旅”。


18日

台“经济部国贸局”决定再开放43项大陆物品进口。


同日

国民党政策会提出两岸 《以台北和北京名义签订和平协定》 的建议草案。


19日

台 “交通部”表示,“九七”后台港航运交通会维持现状。


同日

台“行政院副院长”徐立德称,台经济自由化政策不变,2000年前将全面开放岛内资金市场。


20日

台 “国防部”称,不排除从东欧国家购进武器。


同日

台海基会选出第三届董监事。


21日

台 “陆委会副主委”高孔廉称,美不会在两岸问题上对台施压,但台美间要加强沟通。


同日

台“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指示台相关单位应全力推动重大投资计划案。


同日

台桃园县长刘邦友官邸发生重大命案,包括刘邦友在内的九人遭枪杀,八死 一重伤。


22日

台 “外交部”称,欢迎美国前总统奎尔赴台出席第二十届台美工商联合年会。


23日

李登辉就国民党102周年党庆发表祝词,要求积极推动党的革新改造。


同日

台“法务部长”廖正豪说,台法治建设不做好,推动亚太营运中心就是空谈。


24日

南非总统曼德拉宣布南非将于1997年12月31日与台 “断交”。


25日

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在马尼拉举行的非正式领袖会议。


27日

国民党秘书长吴伯雄向李登辉报告国民党再造案内容。


29日

台 “外交部” 长章孝严称,台 “外交力量不能单以邦交国数评估”。


同日

台“陆委会副主委”高孔廉表示短期内对大陆将不会再有重大开放措施。


30日

民进党妇女部主任彭婉如夜晚失踪,至12月3日被发现赤身陈尸荒野,由此进一步暴露了岛内治安恶化的现状。


12月


1日

李登辉出席台北师范学院100周年校庆,期勉教育工作者推动教育改革。


2日

台海基会第三届董事会议推选辜振甫连任第三届董事长,焦仁和 (兼秘书长) 、许胜发、谢森中为副董事长。


同日

台“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指示成立跨部会教育改革推动委员会,以落实教育改革。


同日

台公布第一部 《水资源白皮书》。


3日

李登辉对美国议员称,台绝不接受中共称台为其一省。


同日

台向巴拿马政府捐助80万美元,资助其主办国际运河会议。


4日

台 “外交部”长章孝严抵南非,就 “断交”问题进行交涉,南非总统曼德拉会见时表示,“断交”的决定不会变。


同日

台 “中央银行总裁”许远东称,“九七”后印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字样的港币不能在台流通。


同日

美国宣布售台74套“复仇者”防空导弹系统。


5日

台“陆委会主委”张京育称,“戒急用忍”政策可让台重新检讨两岸经贸所存在的问题。


同日

国民党秘书长吴伯雄说国民党不轻言 “九七” 后撤离香港。


6日

台“外交部”长章孝严离南非转比利时等国活动。


7日

台 “经济部”长王志刚率团抵新加坡,参加世贸组织首届部长会议。


9日

李登辉与连战分别会见访台的美国前副总统奎尔。


同日

台 “国家发展会议”举行预备会,讨论两岸经贸及对外关系。


同日

台军举行以反登陆、反空降为主要内容的“精实12号” 三军联合演习。


10日

台 “行政院原住民委员会” 正式挂牌。


11日

国民党与民进党、新党达成共识,反对以“一国两制” 处理两岸问题。


14日

台 “外交部” 宣布自即日起召回驻南非“大使”。


15日

“莫斯科台北经济文化协调委员会驻台北代表处”成立,首任俄罗斯驻台代表特里福诺夫抵台上任。


16日

台 “中央银行” 全面开放远期外汇交易。


同日

台“外交部”宣布,自1997年2月15日起,暂停与南非的空中运输业务协定。


17日

台 “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称,将积极提升台竞争力,改善制造业升级的环境。


同日

台 “国防部”长蒋仲苓称,坚定台军队为何而战为谁而战的共识是当前重要课题。


18日

李登辉召集将出席台 “国家发展会议” 的国民党人士研商,并达成四点结论,包括《改良式的混合中央政府制度》 《调整省府功能》《废止乡镇市长选举》 等。


同日

台驻日 “代表”庄铭耀称,台日政经关系密切,“日本逐渐重视中华民国的存在”。


同日

台湾省长宋楚瑜说,现在说“废省”会让民众不安,国民党中央也未有政策决定。


19日

台 “考试院” 长许水德称,举办 “国家发展会议” 主要是讨论两岸问题,这对台稳定很重要。


20日

台 “经建会主委” 江丙坤提出 “加强对中美洲国家经贸合作方案”,李登辉表示同意。


同日

台“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称,将以公共投资带动经济发展,并多方面推动振兴经济方案。


22日

台 “考试院”长许水德表示没有废省的问题,目前最重要的是推动行政革新。


同日

国民党文工会主任蔡璧煌表示,国民党绝不会因党政一体而粉饰太平。


同日

蒋经国之子蒋孝勇在台北病逝。


23日

台召开 “国家发展会议”,会期五天。


同日

台湾省长宋楚瑜强调台湾省政府不会成为行政革新的绊脚石。


24日

“国发会” 上,国民党、民进党、新党达成对 “国家” 的认同共识,即 “自1912年起,中华民国即为一主权国家,自1949年中共政权建立后,两岸即成为两个对等政治实体”。


同日

台 “民航局”发布 《为民服务白皮书》,确定未来工作目标。


25日

台“国大议长”钱复表示未来台“修宪”工作还有待朝野协商寻求共识。


26日

新党因不满国民党与民进党唱主角,宣布退出 “国家发展会议”。


28日

台“国家发展会议”结束,达成共识190多项。


30日

李登辉参加全台治安会议,致词呼吁共同防制防罪。


同日

台“法务部长”廖正豪表示,扫黑是台当局当前积极维护社会治安最重要的政策。


31日

台湾省长宋楚瑜为抗议台 “国发会”做成关于“废省”的决定,宣布辞去国民党中常委和台湾省长职务。


同日

台大法官会议对 “副总统” 能否兼任 “阁揆”作成491号决议:“与宪法设置副总统及行政院长职位分由不同之人担任之本旨未尽相符”,“应以上开解释意旨为适当之处理”。


同日

台“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在全台治安会闭幕会上说,1997年是台 “治安改革年”。

☚ 1995年   1997年 ☛
000023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