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968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968年 1968年4月作家司马文森被迫害致死,终年52岁。 5月剧作家张海默遭迫害去世,终年45岁。 7月著名电影剧作家蔡楚生于15日遭迫害去世,终年62岁。 8月著名作家杨朔遭迫害去世,终年55岁。 11月作家李广田于2日遭迫害去世,终年62岁。 12月著名剧作家田汉于10日被迫害去世,终年70岁。 ☚ 1967年 1969年 ☛ 1968年 1968年2月姚一苇的论著《艺术的奥秘》由台湾开明书店出版。 3月柏杨因“大力水手”漫画事件被捕,判刑10年。 5月台湾当局召开第一次文艺会谈,蒋介石向大会发表《书面训词》,强调文学的反共使命。 7月余光中的评论集《望乡的牧神》由台北纯文学出版社出版。 12月痖弦的诗集《深渊》由台北众人出版社出版。 ☚ 1967年 1968年 ☛ 1968年 1968年陈映真被台湾当局以“组织聚读马列共党主义、鲁迅等左翼书册”为由,定下“罪名”,被捕入狱。黄春明等不久也相继被捕。陈映真被判刑8年,1975年才出狱。 ☚ 1968年 1969年 ☛ 1968年物理学12月5日,力学家、应用数学家郭永怀因飞机失事去世。他同钱学森一起提出了 “上临界马赫数”的概念,得到世界公认。《郭永怀论文集》收入他的部分著作。他是我国现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曾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作出巨大贡献。 天文学9月22日,新疆地区出现日全食。100多名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观测。观测内容包括:太阳活动区对电离层影响的联合观测; 日冕一黄道光的高空和地面观测; 日食地球物理和大气效应等几十个研究项目。取得了大量资料,使我国日食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工程技术第一机械工业部有关研究单位和工厂,自力更生,试制成功人造金刚石,并投入生产。 1968年数学J.G.汤普逊[英]和菲特[英]共同证明一切非循环有限单群是偶数阶,并决定最小有限单群。他因此获1970年菲尔茨奖。 物理学J.D.布约肯首先提出在高能极限下,结构函数将实际上只是由两个独立变量之比结出的一个无量纲变量的函数。这就是布约肯标度无关性,反映了高能时强子内部各组成成分是近似自由的。 化学拉斯·翁萨格[美]对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研究,著《不可逆过程的倒数关系》一书出版。因创立了多种热动力作用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天文学C.H.汤斯[美]在恒星际空间发现复杂分子(氨和水)以量子无线电物理推动了射电和红外天文学的发展。 地学勒皮雄[法]将全球岩石层划为6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构造学是一种新的大地构造理论。两年前由威尔逊[加拿大]首先提出来。该理论认为地球上层的构造圈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为一些地造活动带所割裂,形成几个不连续单元,称为板块。每个板块驮在地幔软流层上漂移运动,这些互相运动的板块所产生的一系列构造现象和内在联系,称板块构造。 生物学罗伯特·威廉·霍利[美]因提纯和分析了转移核糖核酸,研究了它在遗传密码和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医学约翰逊等人成功地制成新型骨折部位的压迫固定板,这是最早用形状记忆合金作为移植材料的尝试。此后这种材料还应用于人工心脏和脊椎矫正手术等。 工程技术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成功互补金属——氧化物一半导体集成电路,即CMOS电路,为计算机微型化创造了条件。 1968年文化首都体育馆在北京建成,面积为43万平方米,有1.8万个观众席位。 政法6月13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印度驻华大使馆外交官鲁冠南进行公审,认定鲁冠南犯有间谍罪,宣判立即驱逐出境。 经济因动乱未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全国大批工矿交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造成生产大幅度下降,国民收入比1966年下降13.3%,工农业生产总值比1967年继续下降4.2%。 军事12月27日,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又爆炸了一颗氢弹,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新的热核实验。 1968年文化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发表《现代社会中的行政组织体系》。其他著作有:《科层组织动力学》、《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和权力》、《美国职业结构》。 政法1月23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朝鲜北部东海岸拘捕美国间谍船“普韦布洛号”。美国方面拒不承认其侵略行径。 经济2月,资本主义世界爆发抢购黄金风潮,半个月间,美国损失14亿美元的黄金,伦敦证券、外汇和黄金市场被迫关闭。 军事美国在越军队已达54万人。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 1968年 1968年7月25日—8月2日 阿尔巴尼亚地球物理探矿专家埃沙特·达雅来铜陵、安庆、合肥等地考察。 ☚ 1967年 1971年 ☛ 1968年 1968年1月4日严家淦访问泰国。 8日台湾 “行政院” 各部会副主管举行首次会议。 9日台湾“国家安全会议”决定《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指导计划及实施纲要》与《革新当前社会风气指导纲要》,交 “行政院” 策划实施。 11日蒋介石任命许绍昌为台湾当局驻意大利“大使”。 19日台湾当局 “立法院” 通过 《九年国民教育实施条例》。 21日台湾省21县市选举县市议员及乡镇长。 26日台湾 “立法院” 通过修正 《外交部组织法》 与 《实施都市平均地权条例》。 27日台湾 “立法院”通过修正 《经济部及教育部组织法》。 28日国民党中常会内定第六届县市长及第四届省议员人选。 同日台湾省政当局决定在十年内完成农地重划。 2月1日台“行政院”通过修正《国营事业管理法》。 14日台湾 “国家安全会议”通过《建设纲领》,整体规划各方面的建设。 18日台湾省政当局订定七年计划,彻底改善环境卫生。 25日台湾当局将中央大学在台 “复校”。 29日台湾当局与美国在台湾地区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3月1日国民党台北市第一届委员会成立,梁兴义任主任委员。 4日柏杨事件发生。 18日国民党制订 《社区发展工作纲要》。 21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通过 《行政院赋税改革委员会工作计划纲要》。 26日台湾当局 “国家安全会议”核定大台北区建设计划。 28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任命刘大中为 “赋税改革委员会” 主任委员。 4月2日台湾当局与印尼在台北签订 《工商界直接贸易及经济合作协定》。 10日国民党中常会修正通过 《国民生活须知》《建立讨毛救国联合阵线初步计划要点》。 21日台湾省21县市选举第四届省议员及第六届县市长。 26日台湾 “立法院” 通过 《原子能法》。 29日台湾省政当局公布 《实施都市平均地权条例台湾省施行细则》。 30日台北市政当局公布 《实施都市平均地权条例台北市施行细则》。 5月2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通过《社区发展工作纲要》《台湾地区家庭计划实施办法》。 6日台湾省实施都市平均地权地区重新公告地价。 16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通过 《加强发展观光事业方案纲要》。 23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 通过 《行政院所属各机关公务人员退休资遣及待命进修实施要点》。 25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颁布 《高普考及格人员分发办法》。 6月2日台湾省第四届议会组成,谢东闵、蔡鸿文当选正副议长。 10日蒋介石接见日本新闻编辑访问团,重申坚决反对 “两个中国” 政策。 12日国民党中常委、前 “立法院” 院长张道藩在台北病逝。 22日台湾当局与泰国在台北举行 “经济合作会议”。 26日国民党第十三次党务工作会议在台北召开,30日闭会。 7月4日台湾当局“行政院”决定任夏功权为驻新西兰 “大使”。 10日蒋介石主持“国家安全会议”,提出优先发展科学,推进军事、政治、经济与文化各项建设。 16日台湾 “立法院” 通过 《关税法修正案》。 19日蒋介石对“各界支援被奴役国家人民争取自由大会”声称,大陆混乱,应把握形势,集中力量反共。 28日台湾“中央研究院”举行第八次院士会议,选出九位新院士。 8月7日国民党中常会决议,准谷凤翔辞中央委员会秘书长,派张宝树为中央委员会秘书长。 19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蒋介石交议的中央委员会重要人事调整案:王任远任政策委员会秘书长,赖顺生为秘书处主任,李焕代理台湾省委员会主任委员。 20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 通过并公布第五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 30日蒋经国主持大专学生第二期集训及授枪典礼。 9月3日蒋介石任命刘锴为台湾当局出席第二十三届联大常会 “首席代表”。 8日蒋介石在“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实施前夕颁发训词。 9日台湾开始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制”,台湾省台北所有中学分别在台中及台北举行联合开学典礼。 16日国民党中常会决议派林挺生代理台北市党部主任委员。 10月7日台湾当局与日本亲国民党势力在台北举行“合作策进委员会” 第十三届会议。 10日蒋介石发表文告,号召海内外反共人士共同反共,“光复中华”。 20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三组主任马树礼呼吁“全球华侨展开对大陆经济作战,并在海外推行文化复兴运动”。 31日国民党《中央》半月刊改为月刊,调整内容及版面,扩大发行。 11月1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宣布,国民党第十次代表大会定于翌年3月29日在台北召开。 11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行政院”所拟孔子诞辰纪念改称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诞辰纪念”。 14日蒋经国在 “立法院” 以 “步步求生,着着取胜” 为题,作施政报告。 同日台湾当局“行政院”通过《户警合一方案》。 27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黄季陆为该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派邓传楷为设计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 12月6日台湾“立法院”通过修正《公务员任用法》。 12日台 “行政院”通过《经济部国营事业委员会组织规程》。 31日蒋介石任命张导民为台 “监察院审计部”审计长,周宏涛为 “行政院主计处” 主计长。 ☚ 1967年 1969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