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895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895年

陈明撰《本草韵语》。


1895年

马格努斯·勒维[德]发明对患各种疾病的人使用一种测定基础代谢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大多情况下得到的是正常值,惟有甲状腺异常的病人中,情况不同。因此得到一个概念,即甲状腺控制着人体的“空转速度”,它是一种能量恒温器。
格拉布斯[美]首次发现X射线会引起皮炎。


1895年

7月5日,新疆塔什库尔干发生7级地震。
8月30日,广东揭阳东南发生6级地震。
9月10日~12日,黄河秋汛盛涨,寿张、齐东两县大堤漫溢决口。


1895年

塞内加尔全境沦为法国殖民地,法国政府授权塞内加尔总督兼辖整个法属西非殖民地。
2月,古巴掀起反西班牙统治的起义。4月,何塞·马蒂阵亡。8月,成立革命政府。
5月27日,俄国与日本在彼得堡缔结贸易和航海条约。
7月20日,美国国务卿理查德·奥尔尼援引“门罗主义”,宣布美国愿帮助解决委内瑞拉和英属圭亚那的边界争端,声称:“美国今后在本大陆实际上拥有最高权力”。
8月5日,弗·恩格斯在伦敦逝世。
9月17日,为反抗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皇帝曼涅里克二世发表告人民书,号召全国人民参加保卫国家独立的战争。
10月,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大肆屠杀境内亚美尼亚人。
10月1日,法国确立对马达加斯加的统治。
10月8日,朝鲜亲日派发动政变,杀闵妃(“乙未政变”)。
10月,列宁组织“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1895年

傅兰雅编译的《植物图说》一书出版。
严复的《原强》发表,为介绍达尔文主义最早的一篇文章。说达尔文“垂数十年而著一书曰:《物种起源》。自其书出,欧美两洲几乎家有其书,而泰西之学术政教,一时斐变。论者谓达氏之学,其一新耳目,更革心思,甚于奈端氏(即牛顿)之格致天算,殆非虚言”。又说:“其书之二篇为尤著……其一篇曰:物竞;又其一曰:天择。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也。”


1895年

威尔逊[苏格兰]发明“威尔逊云雾室”。据此装置可观察电离辐射的径迹。
比埃尔·居里通过实验发现顺磁质的磁化率和绝对温度成反比的定律,称为居里定律。
伦琴[德]通过对“冷光”现象的实验研究,发现阴极射线照射玻璃管壁时发出一种可以透过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的奇妙射线,称为X射线。
波波夫[俄]制成无线电通讯设备。同年5月7日,表演制成的第一架无线电接收机——雷电指示器。
马可尼[意]进行1英里(1.609千米)的无线电传播。


1895年

法国雕塑家罗丹的组雕《加莱义民》纪念碑举行落成典礼。他雕塑的著名作品有:《雨果》、《巴尔扎克》、《伤鼻的男子》、《思想者》、《青铜时代》等。
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发表《克里特图画文字与前腓尼基字母》一书。翌年发表学术演讲,提出希腊本土迈锡尼文明起源于克里特之说。


1895年

贝林实验确定阴极射线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


1895年

赫特纳[德]创立《地理杂志》。提出地理学是关于地域分异的科学,主张以自然规律解释社会经济现象,以此倡立统一地理学。


1895年

彭加勒[法]提出同调的概念,创始代数拓扑学。


1895年

10月6日,广州《中西日报》刊登孙中山所作《创立农学会征求同志书》。不久,农学会成立于广州双门底圣教书楼。


1895年

特斯拉发明机械振荡器和电振荡发生器。
J.卢米埃尔[法]和A.卢米埃尔[法]发明“活动电影机”,拍摄短片多部。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首次公映,获得成功。
汉普森[英]和林德[德]发明一种大规模液化空气的方法,从而奠定液化气体广泛应用的基础。


1895年

3月,意大利军队攻占埃塞俄比亚的阿杜瓦,意、埃战争开始(至1896年)。
12月29日,詹姆森率领500名武装骑警,偷袭德兰士瓦,被布尔人包围并俘虏。史称“詹姆森事件”。


1895年

奥斯特瓦尔德提出“催化剂”的概念。
拉姆赛和雷利在分析钇铀矿时,各自独立发现化学元素氦,并确定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1895年

瓦尔明[丹]著《以植物生态地理学基础的植物分布学》一书德文版出版。1909年 英译本改名为《植物生态学》,这是植物生态学的一部经典著作。


1895年

7月6日,使俄许景澄与俄国银行代表在圣彼得堡签定《四厘借款合同》1亿金卢布(约合银1亿两)、年息4厘,36年还清,以关税为担保。
12月8日,华俄道胜银行成立。次年9月2日,俄国强迫清政府订立中俄合办道胜银行合同。总行设在彼得堡,在上海、北京、营口、哈尔滨等地设分行。


1895年

纽康[美]根据两个世纪的4次金星凌日的观测数据,推算太阳的视差为8″797。
基勒[美]应用光谱分析证实土星光环的陨星结构。


1895年

上海设立裕晋纱厂、大纯纱厂、怡和纱厂。
8月,湖北枪厂成立。


1895年

1月9日,日军陷盖平,守将崇武统领章高元率军英勇抵抗,营官杨寿山、李仁党力战阵亡,后援军不力,清军退营口。
1月15日,日军1月中4次进犯辽阳,均遭迎头痛击。
1月16日,辽东前线吃紧,刘坤一所部80余营守山海关,宋庆率川军50余营守营口,山海关内外派驻湘、楚、皖、淮、豫、满等军抗击日寇。同日,总兵卫汝贵统带之盛军,因贻误战机等罪,于京正法。
1月30日、2月2日,日军陷威海南北炮台,北洋海军重要基地威海失守。丁汝昌据刘公岛组织反攻,击沉敌舰2艘、鱼雷艇5艘,炮毁北炮台及火药库。小轮载戴崇骞赴刘公岛后,戴崇骞畏罪自杀。
2月12日,丁汝昌拒降自杀。此前,日军炮击刘公岛及港内舰艇,“定远”重伤后自沉,后“来远”、“威远”、“靖远”被击沉,“镇远”总兵刘步蟾沉舰自杀。提督英国人马格禄、顾问美国人浩威勾结营务道员牛昶炳等,多次煽动齐勇围丁汝昌乞降,待“镇远”、“济远”、“广丙”等舰弹药将尽时,陆上援军无望而兵将不从诸舰突围令时,丁汝昌乃与守岛记名总兵张文宣等自杀。此后,牛、马、浩等盗用丁汝昌名义,降日,订刘公岛降约11条,所有舰艇11艘,岛上炮台等军械皆入敌手,北洋海军从此覆灭。
3月4日,日军攻下牛庄,遇湘军据民房苦战,遭日军大肆屠杀抢掠。宋庆弃营口守清军粮台重地田庄台,日军不战取营口。
3月9日,日军踏冰强渡辽河,守河兵溃,田庄台受百门日炮猛攻,旋陷。
6月23日,日军以2个月攻占台湾台中门户新竹,日军大受伤夷。副将杨紫云(杨载云)等于激战中阵亡。
8月14日,日军三路攻苗栗黑旗军,吴彭年迎战失利,苗栗陷。
8月23日,日军前卫部队千人进犯大甲溪大败后,调大批日军反扑,大甲溪陷落。
8月26日,自24日日军进犯台中,台中人自动组织抵抗,后吴彭年援军力拒敌,终因不敌日大队,是日,台中陷。
8月28日,日精锐近卫师团千余人枪、炮环攻,八卦山陷。汉奸开彰化城迎敌,彰化陷。
9月4日,台湾抗日军民收复云林、大莆林。
9月23日,台湾抗日军民猛攻彰化,先是连战皆捷,后因台南饷、械竭蹶,清廷严禁向总兵刘永福提供援助,致云林、大莆林又陷。
10月12日,日军攻陷台南重地嘉义。是役,日近卫师团师团长中将北川能久亲王重伤毙命。
10月21日,日军攻陷台南。日侵台近5个月,台军民前后打死打伤日侵略军3.2万余人,其最精锐主力近卫师被歼近半,师团长能久亲王、旅团长山根信成均于是役毙命。
11月,日本宣告“平定”台湾,但台湾人民仍继续反抗。


其他


1895年

8月17日,康有为创《中外纪闻》。
9月30日,津海关道盛宣怀奏设中西学堂于天津,亦称天津西学学堂。


1895年

四川成都人民因英美传教士扣押儿童及民众代表,捣毁教堂。6月,乐山、屏山、宜宾、雅安、灌县、泸州等10余府县人民,相继焚毁教堂10余所。
2月21日,孙中山与杨衢云、郑士良等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准备广州起义。
4月17日,李鸿章在日本马关(今下关)春帆楼与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宗光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条约中规定割地、赔款等丧权辱国条款,是中国近代史中最严重的卖国条约之一,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大大深化。4月22日,广东、湖南举人联合至都察院上书,请清廷拒和约。4月23日,俄、德、法驻日公使照会日本,“劝告”日本放弃辽东半岛。5月5日,日皇宣告接受三国劝告,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领。
5月2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18省举人1 300余人签名上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5月25日,“台湾民主国”宣告成立,唐景崧被推为“大总统”。6月3日,日军攻占基隆。6月4日,“民主国”总统府兵变,唐景崧等逃走。6月7日,日军侵占台北,“台湾民主国”败亡。
5月29日,康有为以进士名义递上长达1.3万余字的“上皇帝书”。6月3日,由都察院转呈光绪帝。
8月,由康有为发起,由帝党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在北京成立强学会。康又在上海建立强学会。
10月27日,兴中会谋广州起义事败,陆皓东等被捕;孙中山、陈少白等逃亡日本,设兴中会分会于横滨。11月7日,陆皓东、邱四、朱贵全死难。
11月8日,李鸿章与日使林董签订《中日辽南条约》。中国付款3 000万两银赎还辽东,付清后3个月内日军撤出辽东半岛。

1895(光绪二十一年)


1月26日

总理衙门 “与汇丰银行权衡为中国国家经手人,代中国国家借” 库平银1 000万两( “汇丰银款”,约合300万英镑),用作中日战争沿海防务费。1894年10月25日签订草合同,11月4日获谕旨批准,是日签订正合同。此款年息7厘,偿还期20年。以关税作担保。“这次银借款,实际上授汇丰银行以独揽借款权的地位。”(101,598-600页; 219,114-118、143页; 306,246-247页; 123,28-29页)
1月26日 总理衙门 “准汇丰银行权衡为中国国家经手人,或由该行一行,或由该行选择会同他人,代中国借英金300万镑”( “汇丰镑款” ),用于中日战争防务及购械费用。汇丰银行的 “经手规费” 为6万英镑,“由该行于借款内先行扣除。” 汇丰所需 “保费及税契经纪等费共4.5%”,即13.5万镑,也 “由该行于借款内先行扣除”。此款以关税作抵。(101,604-606页;219,137-139页; 306,247页; 123,28-29页) 这两笔借款数额超过以往清政府所借的任何外债,从此开启了清政府大借外债的先例。


4月17日

作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结果,中日签订 《马关条约》,共11款,主要内容有: 一,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二,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三,赔偿军费2亿两(约相当于当时日本国家预算的3.6倍,见 《参考消息》,2014年7月16日,11版)。第一次5 000万两,在条约批准互换后6个月内交清。第二次5 000万两,在条约批准互换后一年内交清。其余分6次递年交纳。未经交完之款应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四,条约批准互换之后,中国速派全权大臣与日本订立通商行船条约及陆路通商章程。五,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规定日本轮船可 “从宜昌溯长江以至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六,允许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以及在中国内地沾及寄存栈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至应享优例豁除,亦莫不相同。” 七,日本军队占领山东省威海卫。中国须交纳日本驻军军费的1/4,即每年50万两。“在中国将一、二两次赔款交清、通商行船约章批准之后,中国政府确定周全妥善办法,将通商口岸关税作为剩款并息之抵押后,日本可允撤回军队。但通商行船约章未经批准互换以前,虽交清赔款,日本仍不撤回军队。”(101,614-618页)


5月

从19世纪50年代起,美、法、英等国多次试图在上海开办棉纺织厂,都未能成功。1894年中日关系紧张,怡和洋行准备试运20 000枚纱锭(价值5 000两) 进口。正在主持华盛纺织总厂的盛宣怀和两江总督张之洞反对进口,北洋大臣李鸿章则主张 “作为沪关之意,暂予通融”。1895年5月,因 《马关条约》 已给予日本在中国设厂的权利,阻止进口已不可能,上海海关只得放行。(113,168 -173页; 315,277页)


6月20日

南洋大臣张之洞向德国国家银行(瑞记洋行经手) 借款英金100万镑(瑞记借款),折扣96%,年息6%。以江苏省盐厘作担保。6月24日,张之洞与出使英国大臣龚照瑗向伦敦克萨银行(麦加利银行经手) 借款英金100万镑(克萨借款),折扣95.5%,年息6%,以盐课、厘金作担保。这是头一次拿中国盐税作担保向外国借款。(123,28-29页; 306,304-305页; 219,163-172、176-177、179、187、190、191页)
6月20日 中法签订 《续议商务专条附章》,主要内容: 一,中国开放广西龙州、云南蒙自、河口(代替1887年6月 《续议商务专条》 中开放的蛮耗) 和思茅四处通商。二,法国取得云南、广西、广东三省内的开矿优先权,“其开矿事宜,仍遵中国本土矿政章程办理”。三,法国有权将越南铁路接至中国境内(101,621-623页)。“法国人争得了中国所出让的第一条铁路让与权。……并且树立了给予外国人铁路让与权的先例。”(菲利浦·约瑟夫著、胡滨译、立人校: 《列强对华外交》,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34页)


7月5日

以 “日本约内改造土货一节,关系最重”,谕令张之洞等 “招商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又筹款购置小轮船十余只专在内河运货,以收利权。”(104,56册,830页)


7月6日

为交付甲午赔款第一次5 000万两及归辽费3 000万两,中俄签订 《四厘借款合同》,俄法银行团借给中国4万万法郎,约合银9 800万两,年利四厘,94.125%的折扣交付,偿还期36年,以海关收入作担保。在前15年,“不能将借款全本还清”(第4条)。在1910年1月1日以前,除非发生战争,否则清政府不能再借外债(第16条)。在《四厘借款声明文件》 中,清政府承诺: “无论何国、何故,决不许其办理照看税入等项权利。如中国经允他国此种权利,亦准俄国均沾”(101,626-630页)。中国在这次借款中实际只收到9 000余万两,支付本息共达20 400余万两。(401,278页)


8月11日

光绪帝根据户部的奏议批准 “中国制造船械,实为自强要图。中国原有局厂,经营累岁,所费不赀,办理并无大效。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方不致有名无实。”(105,3637页)


8月

汉阳铁厂1号高炉重新开炼,10月16日,又停炼。(367,214页)


9月22日

南洋华侨张振勋奏准开办张裕酿酒公司于烟台。先后引进美国、奥地利葡萄品种,禀请北洋大臣奏请专利15年,免税3年。(114,999页; 王守中等: 《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26页)


10月3日

中德签订 《汉口租界合同》,规定汉口德租界设在英租界以北,面积600亩。1898年年初扩充至630余亩。(101,631-633页; 316,35、71-72页)


10月30日

中德签订 《天津租界合同》。天津德租界面积1 034亩。(101,633-635页; 316,35页)


11月8日

在 《马关条约》 于5月8日批准书交换之前,俄、德、法联合照会日本,要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占领。日本接受了归还辽东半岛的要求。是日,中日签订 《辽南条约》,中国以库平银三千万两赎还辽东半岛。(101,636-637页; 407,3卷,51-52页)


11月18日

谕令道员宋春鳌与津海关道盛宣怀共同筹划查勘吉林桦川三姓金矿(104,56册,930页)。宋春鳌集股十万两,设立公司。1896年在东沟、黑背等处,设局开采,招集矿工四千余人。义和团运动时停办。1905年接归官办,专在东沟各厂开采。然本无资本,听民自办。所谓官办,只是收取课金而已。“东沟、黑背二处金矿,开办20余年,向用土法采作,其勘探、采掘、淘洗各方法均极粗简”。效益一直不好。(113,1153页; 117,583-586页)


12月

津卢铁路(天津东站——卢沟桥。后展筑至北京右安门外马家堡。长127.2公里) 开工。1897年6月建成通车。(318,4-5页)


1895年

设立湖南矿务总局,委刘镇为总办。所属之矿分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三种。又设南路、西路、中路三公司,凡民间有矿山出售者,公司有优先购买权。最初开办19局,无成效者,陆续停办。办得有成效的只有常宁水口山铅锌矿、新化锡矿山锑矿、平江黄金洞金矿。1896年4月,以土法开采常宁水口山铅锌矿。1897年11月9日,湖南矿务总局与法商汉口亨达利洋行(Vrard & Co.,L.) 订立合同,规定亨达利洋行每年购买水口山黑铅矿砂3 000吨。1898年增为1万吨。1897年湖南矿务局还允准亨达利洋行承销生锑矿3万吨。1899年亨达利在武昌设有对锑、锌、铅矿砂进行研碎、提炼的工厂。铅砂、锌砂和锑砂经湘江运到汉口,基本上售与法商亨达利洋行。1902年,亨达利洋行与湖南矿务总局所立之承销矿砂合同,移交德商礼和洋行。洋商随意压价,“非自开炉自炼,不足抵制以收回利权”。1903年在衡州苏州湾设炼厂,以土法冶炼,1904年即停办。1908年在长沙筹设炼厂,1910年5月正式开炼,这是当时唯一采用西法的炼铅厂,每日能炼矿砂50吨。(114,540、541、171-173页; 394,371页; 388,147-149页; 刘泱泱主编:《湖南通史》,近代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4,375-380页)
是年 盛宣怀创办大纯纱厂于上海,有纱锭20 392枚。1905年落入日人山本条太郎之手。(605,141页; 301,344页)
是年 北京成立阜丰官钱铺,由户部银行管理,共设四处。(107,1008页)
是年 黄佐卿于1893年在上海筹办的裕晋纱厂开工,有纱锭15 000枚,后增至25 840枚,资本30余万两。1901年,因积欠华俄道胜银行透支款被迫拍卖,改组为兴泰纱厂。(605,140-141 页; 301,343页)

1895年

1895年


1月


本月

孙中山为回国策划武装起义,由檀香山赴香港,经日本横滨时在船上对华侨宣传革命,结识商贩陈清,给予《兴中会章程》等文件,嘱与当地侨商照章设立分会。


下旬

孙中山抵香港,与杨衢云、陈少白、陆皓东、郑士良等积极筹建革命组织。


2月


21日

孙中山在香港将杨衢云、谢缵泰所建立的“辅仁文社”并于兴中会,并在中环士丹顿街13号成立兴中会总机关,托名 “乾亨行”,并修订 《兴中会章程》。此后,孙中山偕陆皓东、郑士良等赴广州成立兴中会组织。


3月


13日

孙中山与杨衢云等在香港开会,筹划广州起义。16日,再次开会讨论广州起义计划,并采用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为革命军旗。


21日

孙中山和杨衢云、谢缵泰等在香港兴中会总部同邓肯会商,并表示希望得到英国的支持。


4月


17日

中日 《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


5月


2日

康有为联合各省举人上书清廷,请拒《对日和约》,变法自强,史称 “公车上书”。


8月


29日

孙中山与杨衢云、陈少白、谢缵泰、何启、黎寿等在香港开会,商讨攻取广州方略,并厘定临时政府政策。


10月


6日

孙中山在广州创设“农学会”,作为起义机关。


9日

香港兴中会由朱淇撰写讨满檄文,英国人黎德高起草英文 “对外宣言”。


10日

香港兴中会党员举行会议,选举杨衢云为总办 (会长) 。


26日

孙中山与陆皓东等约定是日举行广州起义,分道攻城,炸毁两广总督署。


27日

革命党人陆皓东、程耀宸等在广州被清吏逮捕。后清吏继续抓捕党人。同日,孙中山乘轮船逃出广州,于29日抵香港,旋与郑士良、陈少白同赴日本。


11月


7日

陆皓东、朱贵全、后四等在广州英勇就义。


17日

孙中山抵横滨,成立兴中会横滨分会,冯镜如任会长。


12月


7日

清广东地方政府悬赏通缉孙中山等,旋总理衙门亦电驻亚、美、欧各国使馆,相机缉拿。

☚ 1894年   1896年 ☛
000021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