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生产力的存在形态
16. 生产力的存在形态
对于生产力是以实体形式还是以非实体形式存在的问题,有三种不同认识: 一种观点认为生产力是以实体形式存在的,因为生产力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其构成因素之中的,只有当实体性的因素互相结合时,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另一种观点认为生产力是实体 (指物质中有形的可以计量的部分)与场 (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是无形的,不可计量的) 的统一体。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和由此产生的吸引排斥作用,就是生产力场。由于场的作用,就把实体结合起来,并产生一种场效应。生产力场分为科学技术场,企业管理场和宏观场三个层次。
第三种观点认为生产力在本质上是一种非实体的存在形态。这种意见强调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与自然的因素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当然不是指那些发生作用的事物本身,而是指事物之间的某种作用或联系的状态。具体事物可以是实体,而表示相互作用状态的“关系”或“方式”则只能按其非实体性予以说明。
☚ 15. 生产力时序 17. 生产力布局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