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憲章文武’,‘憲章’與論語‘惟堯則之’之‘則’一般意否?
則,準限也,非‘法則’之‘則’,與‘憲章’字自别。答卞舜左。
章句‘因其一定之理’,此對上句‘自然之運’,則運當以氣看否?地亦能運,何謂‘一定’?下文‘持載、覆幬、錯行、代明’,亦可言‘自然之運’、‘一定之理’否?
地理,如東西南北、山陵川澤之各有定體也,此如腠理之理,非指形而上之理也。地固能運,然卻是天氣之升降致然,非地之自運也,況天運而地定,自是大體者乎。下文〔小〕[1]注陳新安曰:‘上二句以天地之定位言,下二句以陰陽之流行言。’此亦可以見‘一定之理’、‘自然之運’。答洪巨源。
‘兼内外、該本末’,‘内外、本末’四字各是一義。南塘之説可從。上寒洲先生。
‘兼内外、該本未’,小注陳説不及‘祖述、憲章’,於天時、水土分内外本末,胡説則上下二句皆分内外本末。二説不同,於何取準?
兩説非有異義。蓋陳氏之意則以為堯舜之道、文武之法亦不出乎‘律天時、襲水土’之為,然不若胡説之精。答李孔遇。
小德、大德,不必以費隱做解;苟欲就合,則如宋丈所謂‘川流、敦化,費也;所以川流、敦化,隱也’者,恐其無可議也。盛見以章句‘全體’及‘萬殊之本’認做‘體用’之體、‘本末’之本,故必欲以敦化為隱,川流為費。然此‘大德、小德’只如論語所謂‘大德、小德’之稱。大德,以聖德之全體言;小德,以德中之一事二事言。全體,故為分殊之一本,非謂大德為未發之大本,而小德為大德之發見也。或問曰:‘物各付物者,小德之川流也;純亦不已者,大德之敦化也。’純亦不已,何嘗專局於未發之隱耶!凡看文字,只就本地認取立言之旨,不必攬得外事排比較量。今讀費隱,只就費隱上認得體微用廣之意;讀小德大德,只就小德大德上認取全體分殊之義而已,不必牽彼合此,以混其立言之旨也。答金而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