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姚雨平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姚雨平1882—1974广东平远人 姚雨平
姚雨平姚雨平与民元南京北伐 寿魁成 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5期 姚雨平1882——1974原名宇龍,字雨平,廣東平遠人,1882年 (清光緒八年) 生。7歲入私塾。9歲學制藝。1903年中秀才。次年在鄉設館授徒。1905年赴汕頭,考入嶺東同文學堂; 秋,赴廣州黄埔,考入陸軍中學。一年後轉入陸軍速成學堂。1907年黄岡起義失敗,乃集資籌辦松江體育會。1908年與姚萬瑜等謀在廣州起義,事泄失敗。1911年4月廣州黄花崗起義時,任調度課課長,届期,因日期改動,失去聯絡,未参加戰鬥; 4月被捕,旋獲釋; 9月廣東光復,組織廣東北伐軍,任總司令,率軍北上。1912年1月上旬,參加北伐,連克固鎮、宿州,進占徐州; 3月北伐軍改編成第四軍,任軍長; 5月袁世凱聘爲總統府顧問。嗣奉派爲考察東、西洋各國軍政專使。回國後返鄉。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在上海參加討袁。1917年隨孫中山南下護法。1922年任中央直轄警備軍司令; 6月陳炯明叛變,隨孫中山赴滬。1923年2月,再隨孫中山返粤; 4月任警備軍軍長; 6月任惠州安撫使。8月爲惠州安撫使仍兼中央直轄警備軍司令。1924年1月任廣東治河督辦; 6月任大本營總參議。1925年7月,任廣州國民政府參議。1927年派爲潮汕軍事特派員; 1931年2月,任國民政府監察院監察委員; 同年春,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訓練部黨員訓練科科長。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南京淪陷,回籍參加廣東省自衛團統率委員會工作,並致力於鄉里慈善事業。1939年春,赴四川重慶。1944年7月,任國民政府顧問。1949年10月去香港,寓九龍,後回廣州任廣州文史館專員。1974年9月15日病逝。終年92歲。 姚雨平 姚雨平原名字龙,字雨平,广东平远人,1882年生。1903年中秀才。次年在乡设馆授徒。1905年赴汕头,考入岭东同文学堂;秋,赴广州黄埔,考入陆军中学,一年后转入陆军速成学堂。1907年黄冈起义失败,乃集资筹办松江体育会。1908年与姚万瑜等谋在广州起义,事泄失败。1911年4月广州黄花冈起义时,任调度课课长,届期,因日期改动,失去联络,未参加战斗; 4月被捕,旋获释; 9月广东光复,组织广东北伐军,任总司令,率军北上。1912年1月上旬,参加北伐,连克固镇、宿州,进占徐州; 3月北伐军改编成第四军,任军长; 5月袁世凯聘为总统府顾问。嗣奉派为考察东、西洋各国军政专使。回国后返乡。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在上海参加讨袁。1917年随孙中山南下护法。1922年任中央直辖警备军司令; 6月陈炯明叛变,随孙中山赴沪。1923年2月再随孙中山返粤;4月任警备军军长; 6月任惠州安抚使。8月为惠州安抚使仍兼中央直辖警备军司令。1924年1月任广东治河督办;6月任大本营总参议。1925年7月任广州国民政府参议。1927年派为潮汕军事特派员; 1931年2月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同年春,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党员训练科科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京沦陷,回籍参加广东省自卫团统率委员会工作,并致力于乡里慈善事业。1939年春,赴四川重庆。1944年7月任国民政府顾问。1949年10月去香港,寓九龙,后回广州任广州文史馆专员。1974年9月15日病逝。 ☚ 姚佐治 姚钟鼎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