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6_084第十六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6_084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鬼神之為德。
按:費之小三章,費之大三章之間,特置‘鬼神’章者,蓋不但示包大小之意而已。中庸,教者事而明道之書也。明道重在源頭,故首言命性道之天道。而下十章以人道明天道,其下又以費隱明道之源頭,其下三章專言人事之至近。此下三章雖是聖人事,而皆是庸行之顯於事。中間若不説出鬼神,則是詳於人事之顯用,而略於天道之本然,此所以特置‘鬼神’於費之大小之中間者也。
按:‘為德’之德,如上中和為性情之德。德字形容極難,故愚嘗曰此德字指其質其能而言,如水之德潤而下,火之德炎而上矣。章句所謂性情功效四字可見質字、屬性情。能字屬功效。不甚背理,且性情功效四字釋德字意已足,而猶未盡其形容,故必著猶言二字。
退溪曰:‘朱子只指形而下之鬼神性情功效之實然處,以是為德,即其理也,其誠也。侯氏以鬼神為形下之一物,指其所具之理為形上之一物,是以鬼神與德判然作二物看。朱子所以非之,正在於此。’
按:退溪他日又言‘雖不言德,鬼神亦只是以理言之’,正是深得子思之旨矣。明道之原,故一篇專以理言,子思之本意也;理未嘗離氣,故章句備言氣,朱子之本意也。
‘二氣之良能’,小注朱子曰:‘良能是説往來屈伸,乃理之自然。止良能是其靈處。’
按:‘良能’既曰‘理之自然’,而又曰‘是其靈處’。理不可以靈言,而朱子之言如是,蓋不直曰靈而曰靈處,則靈之處即是理之著。
‘陰之靈、陽之靈’,小注朱子以呼吸為魂為神,以耳目口鼻為魄為鬼。
按:此以發動為神,沉静為鬼,是以二氣對待言;先儒又有呼為神,吸為鬼之説,此以一氣流行言。以朱子所謂‘方伸之氣,亦有屈有伸[1]’,‘既屈之氣,亦有屈有伸’推之,則呼與吸俱是方伸之氣,而呼者神之神,吸者神之鬼;耳目視聽俱是既屈之氣,而耳目之質鬼之鬼也,耳目之精鬼之神也。由此推之,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之理亦可見矣。
問:或問中深斥既屈之氣復為方伸之氣之説,而小注朱子曰‘既屈之氣亦有屈有伸’。既屈之有伸,豈無既屈為方伸之嫌耶?
誨曰:所謂既屈之氣亦有屈伸,是特以祭祀之時有來格是為伸,其既格而返為屈耳,豈謂其因為方伸之氣而便能發生云爾耶?
按:朱子此注以來格為神,則先師之以祭祀之神誨之者,豈不曉然?但朱子言方伸之氣有伸有屈,而曰‘方伸者神之神,既伸者神之鬼’,則是如春為伸之伸,夏為伸之屈。若言方屈之有屈有伸,則當曰方屈者鬼之神,既屈者鬼之鬼,是如秋為屈之伸,冬為屈之屈。如此説去,則只合於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之義,而非謂今年冬之氣復為明年春也,尚何嫌於既屈之為方伸乎?此條當與上魂魄説參看。
‘為德,猶言性情功效’,小注朱子曰,不見不聞‘是性情,體物〔而〕不可遺是功效。止性情便是二氣之良能,功效便是天地之功用’。尤庵曰:‘鬼神所以視不見、聽不聞者,自然之良能也。二説互相發明也。’
按:此‘性情’字恐不可以體用言,然畢竟性是静,情是動,而不見不聞兼動静,良能專指動,則兩説相須,其義始備。且功用在天地,功效著萬物,則功用、功效略有分殊,故必著便是二字,可見情性不直是良能。
又曰:‘鬼神之德言鬼神實然之理。’
按:此章章句‘造化之迹’、‘二氣之良能’、‘一氣、二氣’,皆以氣言之,子思則以理言。朱子必訓以氣之意,已見於上。況此鬼神之説,夫子之意已主發動上説,子思又取流動發顯如鳶魚,則發顯流動,就氣上可看得,故上三節專以氣言。而氣之流動發顯實是理之所使然,故至於為德二字釋之以‘性情功效’,小注又釋之以‘實然之理’,可見朱子之言鬼神,其歸在理。而或者以上三節之專言氣,並此性情功效而謂之氣者,恐非朱子本意。
視之而不見。
按:‘體物’之體,或以為體用之體。然今以始終動静皆為之體,則是乃全體之體,而體用之體在其中耳。‘幹事’之幹,豈專於事之本體乎?
小注饒氏曰:‘道是形而上者,鬼神是形而下者。此章即鬼神之費隱,以明道之費隱。’
按:鬼神雖是形而下者,而子思以鬼神之理言之,則恐不可謂形下。且費隱豈有兩個費隱,而以此費隱明彼費隱乎?
或問曰:‘鬼神為物之體,而物無不待是而有者。然曰為物之體,則物先乎氣。必曰體物,然後見其氣先乎物而言順耳。’且章句‘陰陽合散’雖是氣也,以陰陽合散之理言之,故不下氣字。而或問直以氣當體字,恐不如章句之精。
使天下之人。
按:齊明盛服,一言於此,一言於‘九經’。此盛字非華美之謂,乃備字、稱字意。而此章之‘盛’,備底意多;‘九經’章之‘盛’,稱底意多。
按:‘使天下’之使字,朱子言‘自然如此’,饒氏云‘見得他靈處’。自然,理也;靈處,氣也,而理為之主。
孔子曰:‘其氣發揚于上,止神之著也。’
按:鬼神之發揚,只是氣也,故夫子以氣言。氣也、精、神也,三者只是一物,而言氣則統陰陽動静,言精則指是氣之賦於物者也,言神則指是氣之伸也,不是氣外有精,精外有神(精)[2]也。下句讀當曰是尼,俗云是五,是分精神為二物,非是。
問:‘“如”字若貼鬼神看,則説不去,是以祭祀者之心而言耶?’陶庵曰:‘如是,則鬼神視而可見,聽而可聞耶?若不著“如”字,則無以見微而顯之處。’
按:陶庵説極精,是朱子所謂‘自然如此’之意,而但處字似太露,著妙字似可。
‘神之格思’云云。
按:度字之意,從下‘矧可射思’上説,則度其格否之意也;從上‘不見不聞’上説,則度其所在之意也。兩説相須,其義始備。矧字亦有兩意:一曰神之格思,設使可度,不可厭射而冀其格,況不可度處,可厭射而求神乎?一曰雖不厭射,尚不度其格,況厭射而求其格乎?從前説則不可度在神,而合於鬼神之不見不聞;從後説則不可度在人,而合於不可厭射之意。兩説皆可取。
大山曰:‘微而顯自是鬼神之情狀,故“齊明盛服”一節雖明體物不遺之意,而曰“如在其上、左右”,稱一如字亦可見其無形狀狀恐聲字。之可見聞。“格思”一節雖明不見不聞之意,而下一格字,又見其體物不遺之意。’
按:大山説甚精,兼費隱不相離之意。
按:或問程子曰,‘以為有亦不可,以為無亦不可,這裏有妙理於若有若無之間’,‘自家要有便有,要無便無始得’。程子此説,恐只指祭祀鬼神而言。若汎言造化鬼神,則言其體而至無,言其迹而至有。愚未知夫子説出至有至無之鬼神,而繼之以祭祀鬼神若有若無者,恐祭祀鬼神之不可測度,雖若甚於造化之鬼神,而其如見如聞之實,則祭祀之神尤為切近。且聖人之語,言隱微處必就常行上説,故言費隱而必言夫婦。況‘鬼神’承上三章庸行,而起下三章庸行,則以祭祀明鬼神,又豈非就庸行而明費隱之意也耶?
章句:‘誠者,真實無妄之謂。’
按:此誠字是理也,而不曰理而曰謂者,蓋此誠字指是理之為鬼神之功用而言,故不着理字。如下句所謂‘陰陽合散,無非實者’者,就陰陽上説,故不曰理而曰者也。
雲峯胡氏曰:‘前言君子之道,以人道言;此〔言〕鬼神之德,以天道言。人道其用,故先言用之費,而體之隱〔者〕即在費〔之〕中;天道其體,故先言體之微,而用之顯者不出乎微之外。止又指鬼神之最顯處。[3]
按:胡氏此條,恐失經義。費隱、鬼神皆兼天人道,故‘費隱’章之‘聖人、天地’、‘鳶飛、魚躍’皆天道,而造端夫婦是人道;‘鬼神’章之體物如在是天道,而‘齊明、不射’是人道。且兩章只明道之體段而已,非所以分天人道,而胡氏以天人道分之者,恐未安。且天道也有體用,人道也有體用,而胡氏以體用分天人道,尤未安。且不曰‘費與隱’而曰‘費而隱’,則是言費即是隱也,不是先費後隱也;不曰‘微且顯’而曰‘微之顯’,則是言微即是顯也,不是先微後顯也。胡氏以先後分體用者,又未安。且以祭祀鬼神謂指‘鬼神之最顯’,‘鬼神之最顯’即造化之迹也,祭祀鬼神無迹而曰顯者,以其如有迹、如見聞也。謂指鬼神之切近,則可;謂最顯,則恐不可。
章下注:‘不見不聞止亦費矣。’
按:‘不見不聞’直是隱字意,故直曰‘不見不聞,隱也’。‘體物如在’是費底事,而不是費字意,故加則亦二字。

☚ 16_083第十五章   16_085第十七章 ☛
0000435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