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3_092孟子集注序説詳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3_092孟子集注序説詳説

【孟子集注序説詳説】

孟子者,孟子所著之書名也。其書本以子名之,故舊列於諸子中儒家。以來,尊孟子為亞聖而並尊其書,遂列於四書、七書、九經、十三經矣。餘見論語詳説。
史記列傳去聲。○孟子列傳。○亦時有檃栝為文者。曰:‘孟軻
趙氏大全曰:名,字邠卿東漢京兆人。○注孟子者也。其疏則孫奭撰,而集注略無引用者云。曰:‘孟子公族母喪,歸葬於,此其證也。孟孫之後。’激(孔)〔公〕宜[1]子。母仉氏。漢書藝文志。注一無注字。云:‘字子車。’一説:按:或云,一説指孟子疏。‘字子與。’史記之不著字,是闕文,故引此以補之。
人也,
,亦作,本邾國也。
受業子思之門人。
子思孔子之孫,名。音急。索隱史記注名。云:‘王劭[2]音邵。○晉陽人。以人為衍字。’而趙氏注及孔叢子孔叢所著之書名。等書亦皆云:‘孟子親受業於子思。’未知是否。慶源輔氏曰:疑親受業於子思者為是。以中庸一書觀之,傳授心法足以見淵源之所自。○按:‘私淑’章注從史記之言。
道既通,
趙氏曰:‘孟子通五經,尤長於詩書。’蓋見其書中引用詩書者居多,而云尤長。程子叔子。曰:‘孟子曰:“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聖之時者也。”故知易者莫如孟子。易道不出於隨時變易,故云。然此則推其語意而知其並長於易也。又曰:“王者之迹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又曰:“春秋無義戰。”又曰“春秋,天子之事”,故知春秋者莫如孟子。’此則以其所論春秋之語而知其並長於春秋也。若又以其所論禮重、學禮等語推之,其並長於禮亦可知也。尹氏曰:‘以此而言,則趙氏孟子長於詩書而已,豈知孟子者哉?’
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惠王不果蒙上用字之意。所言,或以不果為句,或以所言為句,兩皆通,而句於所言者似長。蓋所言之下又有‘所言’二字之意,而蒙上省之耳。則見猶被也,遭也。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
按史記:指魏世家及田齊世家。‘梁惠王之三十五年乙酉,孟子始至。其後二十三年,當齊湣閔同。王之十年丁未,人伐,平聲。而孟子。’故古史沙溪曰:蘇轍所作。謂‘孟子先事齊宣王後乃見梁惠王襄王齊湣王。’獨孟子以伐宣王時事,首篇二章有宣字,次篇二章不言某王。與史記、荀子荀況所著之書名。等書皆不合。而通鑑司馬温公所撰資治通鑑。以伐之歲為宣王十九年,蓋以孟子伐事及首篇之次為據耳。則是孟子先游而後至宣王矣。然考異通鑑考異,亦温公所撰。亦無他據,又未知孰是也。新安陳氏曰:證以綱目,丁未宣王卒,湣王立,蓋未能的知伐之為先君事與嗣君事也。以淖齒事證之,湣王為是,孟子謂為宣王,恐傳寫之誤耳。
當是之時,商鞅,倚兩反。吴起,自孫子田忌。天下方務於合從音宗。連衡,横同。○新安陳氏曰:從横,蘇秦張儀之説。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三代之德,主時俗而言乃。○所謂迂闊者。是以所如往也。者不合。所以不果用。退而與萬章之徒從問答多者舉萬章,若論其學,則門之樂正子門之有云。序猶述也。詩書,述仲尼之意,如大學,傳者之述曾子之意,故論孟之書相為表裏。作孟子七篇。
趙氏曰:‘凡二百六十一章,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韓子大全曰:名,字退之,謚文公鄧州人。○推尊孟子韓子始。曰:‘孟軻之書,非自著。既没,其徒萬章公孫丑二子之問同為十五章,故此並舉。相與記所言焉耳。’韓子蓋欲以孟子書比同於論語,而未察其文體之異也。然則雖以文章之學言之,以來,當以朱子為最。愚按:二説不同,史記近是。朱子曰:滕文公集注云‘門人不能盡記其辭’,又云‘記者之誤’,两處失之。觀七篇筆勢,如鎔鑄而成,非綴緝可就也。論語是綴緝所就,非一筆文字。○按:孟子如朱子之大全,論語如二之語録,記録容有誤,而手筆更無疑,故孟子集注一依本文釋之,無檃栝而正之者。○新安陳氏曰:或疑易繫辭有‘子曰’字,以為非孔子作。朱子曰:安知非後人所加?如周子自著通書,五峯加‘周子曰’字。今讀孟子,亦當會此意。
韓子曰:‘以是指道。傳之以是傳之以是傳之以是傳之周公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之死,不得其傳焉。也,大全曰:荀況揚雄。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以來,以並稱,故韓子特拔出言之。
程子叔子。曰:‘韓子此語,非是蹈襲前人,又非鑿空撰得出,必有所見。見道。若無所見,不知言所傳者何事。’不能言所傳者是道耳。
○又曰:‘孟氏,醇音純。乎醇猶言醇而又醇。者也。,大醇而小疵。’大處則醇,小處則疵。
程子叔子。曰:‘韓子孟子甚善。非見得孟子意,亦道言也。不到。其論則非也。極偏駁,只一句性惡,按:荀子有性惡篇。大本二字出中庸。已失。揚子雖少過,其學比荀子則為少過。然亦不識性,揚子修身篇曰:人之性,善惡混。更説甚何也。道。’
○又曰:‘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門弟子不能徧觀而盡識也,故學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朱子曰:‘政事者、文學者、德行者、言語者。’其後離散,分處上聲。諸侯之國,又各以其所能即上所得者。授弟子,源遠而末益分。或流為異端。惟孟軻子思,而子思之學出於曾子。自孔子没,獨孟軻氏之傳得其宗。故求觀聖人孔子。之道者,必自孟子始。’
程子當考。曰:‘孔子言“也魯”,見論語先進。然顔子没後,終得聖人之道者,曾子也。觀其啓手足時之言,見論語泰伯。可以見矣。所傳者子思孟子,皆其學也。’慶源輔氏曰:韓子但言曾子之學獨傳,而不言其所以獨傳之故。故程子又從而發明之,只緣資質魯鈍,故用功者深篤確實,一息尚存,此志不懈。
○又曰:‘揚子雲之字也。曰:“古者。塞路,孟子辭而闢之,廓苦郭反。如也。”子雲説止此。此下則韓子又敷衍其説。夫音扶。行,正道廢。孟子雖賢聖,不得位。空言無施,雖切何補。先抑辭字。然賴其言,而今之學者尚知宗孔氏,崇仁義,貴王賤霸句。○乃揚辭字。而已。句。○蒙上知字,以下意而省其文耳。其指孔氏。大經大法,皆亡滅而不救,壞爛而不收。所謂存十一於千百,指七篇中所言孔子之道也。安在其能廓如也?先抑廓字。然向無孟氏,則皆服左衽二字出論語憲問。而言侏音朱。離矣。張氏存中曰:後漢南蠻傳云:‘語言侏離。’蠻夷語言不分朗之聲也。○無父無君,禽獸也,不止於夷狄而已。故嘗推尊孟氏,以為功不在下者,為去聲。此也。’新安陳氏曰:洪水溺人之身,異端陷溺人心。心溺之禍,甚於身溺故也。○乃揚廓字。
○或問於程子叔子。曰:‘孟子還猶言亦也。可謂聖人否?’稱為亞聖自趙岐始。程子曰:‘未敢便道他猶彼也。是聖人,慶源輔氏曰:以其行處言,英氣未化,有露圭角處。然學已到至處。’慶源輔氏曰:以其知處言,論聖神聖智,非想像臆度之所能及。
愚按:至字,恐當作聖字。不應問與答異其稱,故云爾。
程子叔子。又曰:‘孟子有功於聖門,不可勝平聲。言。總提。仲尼只説一個仁字,主論語而言也。若於易繫辭,則兼説仁與義。孟子開口便説猶言動輒説。仁義。以義對仁。○一。仲尼只説一個志,如志學、言志之類。孟子便説許多屢言。養氣出來。以氣對志。○二。只此二字,義、氣。其功甚多。’總收。
○又當考。曰:‘孟子有大功於世,以其言性善也。’使學者有所本,主以明善而復其初也。
○又當考。曰:‘孟子性善、養氣之論,皆前聖所未發。’
○又當考。曰:‘學者專要識時。若不識時,不足以言學。顔子陋巷自樂,音洛。○見論語雍也。以有孔子在焉。若孟子之時,世既無人,聖人。安可不以道自任。’
○又叔子。曰:‘孟子有些語辭。英氣。才纔通。有英氣,便有圭角,英氣甚害事。新安陳氏曰:責賢者備之辭。○慶源輔氏曰:剛明秀發之氣自是好底氣質。若消化未盡,猶有圭角,則有時而發,學要變化氣質。如讀為與字義。顔子便渾上聲。厚不同,顔子去聖人只毫髮間。守與化之間。孟子大賢,句。亞聖之次也。’蓋以顔子為亞聖耳。○以天資地位而言,則孟子固不及顔子。若以立言垂功而言,則顔子又不及孟子。或曰:‘英氣見音現。於甚處?’曰:‘但以孔子之言比之,便可見。如字。且如冰與一作如。水精琉璃。非不光,比之玉,此下又當有玉字,而省之耳。自是有温潤含蓄氣象,無許多光耀也。’許多光耀,指冰與水精。○程子曰:仲尼元氣也,顔子春生也,孟子並秋殺盡見;仲尼天地也,顔子和風慶雲,孟子泰山巖巖之氣象也;仲尼無迹,顔子微風有迹,孟子其迹著。蓋亦時焉而已。
楊氏曰:‘孟子一書,只是要正人心,總提。教人存心養性,收其放心。一。至論仁義禮智,則以惻隱、羞惡、去聲。辭讓、是非之心為之猶其也。端。二。論邪説之害,則曰“生於其心,害於其政。”三。論事君,則曰:“格君心之非”,“一正君而國定”。四。千變萬化,猶言千言萬語。只説從心上來。總收。人能正心,則事無足為者矣。慶源輔氏曰:此語失之太快,正心後更有工夫在。○下文本字,足以救此病也耶。大學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本只是正心、誠意而已。心所以應事,故必自心而推諸事。○誠意帶説。心得其正,然後知性之善。朱子曰:此語若有病。蓋知性之善,然後能正其心。心得其正,然後有以真知性之為善耳。故孟子遇人便道性善。心之所具之理是性,故又因心而派諸性,此下遂專論性,不復及心。歐音謳。陽永叔大全曰:名廬陵人。卻言“聖人之教人,句。性非所先”,可謂誤矣。人性上須看人字,當參以論語首章注。不可添一物,言純粹至善,萬善自足。所以為萬世法,亦是率性而已。率性,出中庸。所謂率性,循天理是也。外邊用計用數,權謀,術數。假饒猶言假令也。立得功業,只是人欲之私。與聖賢作處,聖賢作用處只是循性。天地懸隔。’慶源輔氏曰:此數句判斷二帝三王及以後為治之道。○按:此序説一如論語之序説,始引列傳以著其平生出處,次引三子以備其讀法。惟是‘性善’二字,是七篇之綱領,而萬世為學之妙旨,故序説之末特歸重言之。先取程子説為綱而挈之,復取揚氏説為目而詳之,至滕文公首章注又總括之曰:‘默識而旁通之,則七篇之中,無非此理。’其丁寧之意有可知也。然則讀了七篇而未能於‘人性之善’四字上有實見實得,則是與不曾讀同焉,終亦何由而自别於彼横生之蠢然者乎?

☚ 13_091讀論語孟子法詳説   13_093梁惠王章句 上 ☛
0000328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