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趙注曰:‘恒,常也。人之常語也。’竊意:身指人之身也。人聚成家,家聚成國,國聚成天下。故人各善其身,而家無不齊,身非家之本乎?家各善其道,而國無不治,家非國之本乎?國各善其道,而天下無不平,國非天下之本乎?集注曰:‘孟子因人之常言而推言之,又以明其莫不本乎身也。’竊按:家之本於身,乃恒言中所不及,而孟子推言之者,蓋天下國家是誰之天下國家,故止言天下國家而身在其中,亦不是孟子强推旨外也。
集注曰:‘此亦承上章而推言之。大學所謂“自天子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為是故也。’竊意:承上章而言此者,明人道所以必當各反求而得者焉,其身為天下國家之本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