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0_062萬章 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0_062萬章 上

【萬章 上】

首 章
‘勞而不怨’者,不怨父母也。‘怨慕’者,怨己之不得其親,果有何罪也。如今人處困阨,則必曰‘我果何罪而致此’,即此意。○二女妻之,雖以觀厥刑,然亦知之可妻故也。○‘百官牛羊倉廩’,如庖人繼肉,廩人繼粟,乃國君養賢之禮也。○竭力耕田,共為子職。父母不愛,於我何哉?汎觀之似有怨意,然其意蓋曰:‘我將竭力共職以祈父母之悦而已,其不我愛者於我果有何故耶?’自省之詞。
不告而娶’章
‘不告’之疑,愚於前篇言之,蓋未必全信。帝妻不告,程子謂‘以君治之’,則亦非原不知也。竊疑孟子之意,蓋以若非娶天子之女而告則不得娶,則亦將不得不不告而(娵)〔娶〕[1]也。帝之妻亦然。○‘懟父母’,是謂父母使己不得有夫婦子孫之属,我雖不懟父母,是父母之於我有可懟之道,故寧為不告而娶,不敢置父母於可懟之地也。○完廩等事,諸家已詳之。蓋亦未必信也。○‘誠信而喜之’,蓋象欲殺舜之時,固嘗憂。言愛兄,則便信之。蓋兄弟之間,不當置嫌猜之念而逆其詐。雖不逆詐,抑亦先覺,故終不為之所害也。
象日以殺舜’章
萬章問‘有庳奚罪’,及‘他人則誅,弟則封之’,孟子不答,但言‘不藏怒、宿怨’及‘親愛’之意。然此乃言仁人之所以必封也,在人在弟之異。蓋之禍及於而已,孟子雖不言,而萬章可以意之矣。若有庳放之罪,則下章‘或曰’之答明之矣。
咸丘蒙’章
瞽瞍之非臣,非惟天子無臣父之道。竊疑古者父在,子無居尊之例。父在而居尊位者,始於衛輒,至漢高而再見。漢高遂以父為臣,以君朝臣,而人倫倒置矣,後乃立太上之名。若居尊位而瞽瞍猶在,則太上之名必不自漢始也。舜生三十徵庸,三十在位,則六十之人容或有父尚在者。然在位而父死,則經傳必有言其葬祭之禮者,蓋如‘葬以士,祭以大夫’之例,而皆無之。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況居尊位乎?孟子之言蓋以瞽瞍雖在,之事之必將如此,非必謂瞽瞍之尚在也。○舜南面,堯北面,古無是理。丕炎僭逆之端已兆於咸丘之時歟?
以天下與’章
薦之於天,非必祭告而薦。有為天下,得人之心,而得是薦之也。人之歸,是天之所為也。○避位,非但避之子,謙不敢當天下重任,意或自有盛德者當之,故不敢偃然而自當也。○‘與之諸侯、大夫’,言與之爵,為大夫、為諸侯也。
‘至於德衰’章
堯舜以前官天下,故傳賢。堯舜非苟欲不私於子也,因其俗耳。至因其俗而薦益矣,及啓而家天下之法起,因其所以官之家之,蓋由於自然之時勢,非人智力之所能為。故曰‘天與賢、天與子’。○‘匹夫’以下,因是而言有盛德不有天下之事。‘伊尹相湯’一節,以之事上文已言,故此舉不有天下之事,實太甲之處仁遷義,是天之不與伊而與甲,以立家天下之法者也。故下文又言周公之猶益以終之,其語雖若重複,其意蓋如此云。○‘外丙二年,仲壬四年’,於‘太丁未立’之下,即以‘外丙二年’繼之,而先於仲壬之四年,疑趙氏近是。
‘要’章
古人不恥賤事,如割烹之事,未必不可為。貧而禄仕,則有莘氏之媵臣,亦未必不可居。工執藝事以諫,則因而有遇於,亦未必不可行道。但先有要之心,則此心已不可以行王道矣。蓋我心先有意必,則取重在彼,而我有所不得自由者。故必待上之求下,然後應之,乃聖賢之心也。設使因割烹而遇,亦必更待致敬盡禮,然後乃應聘,不然則終身割烹而已矣。若先有要之心,則雖修天爵以要之亦且不可,況為賤役以要之乎?兼且耕於有莘,則衣食自給,非禄仕者矣;三聘而起,則非仕於媵臣矣。其妄傳如此,蓋戰國功利之徒假之以售己私者也。孟子詳言伊尹出處本末,以闢要之説,其謂‘堯舜之道要湯’者,所以言之志本非要也。○‘樂堯舜之道’者,道雖未行於世,而實有自得乎心也。‘於吾身親見之’,始見其道之行也。○妄與雖與妄取有間,要之皆非也,故伊尹一芥不取與。微生乞醢、冉子五秉,皆不知伊尹之義者也。○‘先知先覺’及‘自任天下’兩節,蓋言之自任如此其重,必不肯輕於辱身,以小用其道也。故下文以‘辱己〔以〕正天下’之説繼之。○‘伊訓’一節未詳,集注‘始攻無道,由我始其事’,尤未曉,當問於朋友。今姑臆解曰:自,猶從也。從,猶‘中御而從(諸)〔齊〕侯[2]’之‘從’,蓋言當也,謂天誅始攻之所以從於牧宫者,我實任其事於亳也。孟子引以證任重之意,以明其必不枉道求合也歟。并記之,以俟質問。
癰疽、(寺)〔侍〕人’章
‘於衛主顔讎由’,則癰疽之事妄矣。不主彌子,則與不主癰疽、寺人之事類矣。○伊尹、孔子百里三問,想是戰國之人急於進取,不擇所從,造為是説以為自諉之地。其心術之邪枉莫此為甚,故孟子闢之所以不遺餘力也歟。
百里奚’章
先儒謂聖賢未遇,不恥賤事,為人食牛無足怪,則是謂自鬻養牛,容或有之也。下文引莊子‘爵禄不入於心,故飯牛而牛肥’,則知自鬻之非以干穆公也;‘使穆公忘其賤而與之政’,則知穆公自求之也。若使食牛之時已有干穆公之志,則是心已為爵禄所牽,而所以飯牛者必不能盡其道矣。此所以謂莊子知百里也。孟子謂‘自鬻以成其君’,賢者不為,非謂自鬻之不可,乃謂以自鬻為干君之地是為心術之害,蓋其所重者在於干君,而不在於自鬻也。後世如漢之梁鴻亦不恥為傭,況古聖賢,其不恥自鬻也必矣。有心於要,則雖以堯舜之道亦且不可。爵禄不入於心,則雖飯牛亦可。今人不恥干君,而但恥賤事,可謂謬矣。

☚ 10_061離婁 下   10_063萬章 下 ☛
0000214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