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
‘後進於禮樂,君子’,此‘君子’對‘野人’而言,故集注曰‘賢士大夫也’。
顔子,亞聖也。言語、政事、文學固無不備,而分為四科,故舉其大者,以德行言也。
賢知之過,愚不肖之不及,均於失中,而況子張、子夏不可以賢知愚不肖論也?其才高意廣而過者,豈愈於篤信謹守而不及者乎?
夫子於子貢責其不能安貧,而許其料事多中。蓋‘億則’二字雖帶貶意,而‘屢中’二字是許之之詞,‘不幸言而中’是責之之詞。而范氏相引為説,與上説‘然其’以下之意不同也。
‘不踐迹’一句之内,何以見‘自不為惡’之意?曰:‘是論善人之道,則“自不為惡”之意包在此句之内,而且褒其美質而貶其未學之意可見於一亦字也。此句之内若無“自不為惡”之意,則與下一句皆是貶語也,何必下一亦字耶?’
子路之舉子羔,蓋取其質美也。以政為學之説,非其本意,此夫子所以特惡其佞也。范氏所謂‘欲使子羔以政為學’,雖若以子路之説為其本意,然其言明於本末之序,可以採入於章下注也。
‘春服’訓‘單袷衣’,謂單衣或袷衣。袷音夾,蓋衣之無絮而施裏者也。
既曰‘其言不讓,故哂之’,則可知其哂在於‘率爾對’。而曾皙未達夫子之意,猶疑其哂在於為國,連問求與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