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6_495堯曰咨爾舜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6_495堯曰咨爾舜章

【堯曰咨爾舜章】

曰止永終。
王子曰:舜典讓德不嗣之下,無再命之辭、丁寧之戒。堯曰篇首二十四字,疑二之脱簡也。
允執其中。
精義 伊川曰:允執其中,中怎麽執得、識得?則事事物物上皆天然有個中在那上。不待人安排也,安排著,則不中矣。
或問 此曰‘允執其中’,蓋以其在事者而言,若天下之大本,則不可得而執矣。詳見小注。故程子以事事物物言之,而又曰‘允執厥中,所以行之’。以是而觀,則三家。之失,亦可見矣。范氏曰:允執其中者,正心也。○游氏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楊氏同。
曰‘予小子’云云。
精義 伊川曰:此少一‘’字,當云‘曰予小子’也。
增訂 徐儆弦曰:此節總是既伐而告諸侯之詞,而‘簡在帝心’以上則自述其初,請命於天,而伐之詞也。‘予小子’六句見上帝命討之嚴,而脱然無利天下之心。‘朕躬’四句是在己寄託之重,而恐然有任天下之懼。
四書釋 ‘殷湯名’,孔安國論語注也。朱子易‘’為‘蓋’,不過以成湯天乙,既見史記,不應於此而復名,故作疑辭。盍思[1],亦既見史記,何牧誓曰‘’,無逸曰‘’,豈非一人而有二名乎?蓋必以生日名子者,之質處,間錯嘉名。又之文,且告天自稱名,播衆呼其名,豈尚復有可疑乎哉?
雖有周親止在予一人。
精義 明道曰:至親不如仁賢。
或問 范氏以周親為室之親,其意亦善,但於文為不合耳。
存疑 武王之初,伐而誓師也。其言曰:‘雖有至親之多,不如家之多仁人。’此以人事斷其有必克之理也。其既伐而得天下,而告諸侯也。其言曰:‘百姓有過,是己處之無道而致之然也,是其過在予一人,不在百姓。’此亦以天下為己責,與同一心也。
蒙引 ‘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此二句人都想不得聖人之意思出。蓋武王毅然以天下為己任,直是要處置天下,使無一人之不得其所,無一人之不歸於善也。不然,只任責己何為?
謹權量止政行焉。
存疑 為不道,官府所用以取於民者,必過其則。而民間交易亦必失其常矣。武王得天下,遂於是致謹。凡在官與在民者,皆取而較之,革其過中之弊,歸之中正之則也。為不道,欲敗道,縱敗禮,官府之禮樂制度廢墜多矣。則取而研審之,何者為過,何者為不及,可損者損,可益者益,可因者因,可革者革,悉去其過不及之弊一歸之義理之中也。○權量謹、法度審、廢官修,則衰者扶、廢者改、害者除、利者興,四方之政,次第舉行矣。政行還、説在外,乃其效也。
蒙引 政行,説在外,與下文‘天下之民歸心’一般,不可謂謹權量云云,就是四方之政行。
日知録 古帝王之於權量,其於天下,則五歲巡狩而一正之。虞書同律度量衡是也。其於國中,則每歲而再正之。禮記月令‘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斗甬,正權概’是也。三代以後,取民無制權量之屬,每代遞增。以來度量,計六斗當今之一斗七升九合,秤三斤當今十三兩。時權量又大於之斗斛又大於
信則民任。
或問 ‘民任’説見第十七篇第六章。○第十七篇‘子張問仁’章,集注曰:‘任,倚仗也。’
公則説。
或問 公則舉措合於人心而人自説服,如管仲駢邑者,蓋亦近之,未有王霸之辨也。楊氏曰:以力假仁,則私而已。
【通 論】
精義 明道曰:自‘曰咨爾’至‘公則説’,二帝三王之道,無以加焉。孔子所常言,故弟子序而記之。夫子之得邦家者,亦猶是也。○范氏曰:臣謹按武成曰,‘重民五教,惟食喪祭。’其餘不見于經,臣竊以謂皆之文也。孔子斷自堯典,大其以天下禪也。二帝三王之道,所以為後王法,故自堯典以下,又撮取其要語而嘗諷誦之。如有用孔子者,將舉而措之;如其不用,則傳之以為萬世之法也。○謝氏曰:法度皆生於權量,政事所出,故不可不謹。徒善不足以為善,故法度當審,無人不足與有行也,故廢官當修。滅國絶世,雖其自取也,然其先固嘗有德于民矣,不可使之不血食也。爵禄,天下之所公,其賢者不宜使之在野,故逸民不可不舉。食以阜其生,喪祭以厚其往,為天下之急務也。寬則得衆,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説,皆所以結民心而維持之。蓋其道當如此,非違道以干天下之説而歸己也。
或問 謝氏之言‘結民心’云云。固為治者所不廢,但非所以語聖人耳。

☚ 06_494堯曰第二十   06_496子張問於孔子章 ☛
000015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