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弓為季氏宰章】
仲弓為季氏宰。
或問 曾氏之説,亦可觀。曾氏曰:季氏以閔子騫為費宰,又以仲弓、子路、冉有為宰,皆取諸孔門德行政事之科,亦可謂得人矣。然閔子獨去之而不顧,此其所以為顔閔歟。
集説 仁山金氏曰:德行之科四人,獨仲弓嘗為季氏宰,此必少年始仕之時,觀其‘焉知賢才’之問,與夫子稱“可使南面”之時,大小迥不同。
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精義 伊川曰:先有司,付與有司也。○范氏曰云云。見集注。書曰:‘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獄庶慎。’先有司也。舜臨下以簡,御下以寬。周公曰:‘無求備於一人。’赦小過也。至於舉賢才,未有不由此者也。此三者,治天下國家之道,不止季氏之宰也。
語類 問:‘“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各是一事。蘇氏、楊氏乃相須而言之。’楊氏曰:職業不分,則分守不一,而政廢矣。故先有司,有司各任其責,而小過必誅,則人惟苟免而已。無樂事勸功之志,雖有賢才不為用也,故赦小過而後賢才可得以舉。曰:‘論語中有一二處,如“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雖各是一事,然有相須之理。’必大。
‘焉知賢才’云云。
或問 晁氏説可觀。晁氏曰:仲弓不患有司之難為先,小過之未可赦,獨患賢才之不知,仲弓真可以南面哉!○章下程子曰云云。明道説。
蒙引 程子只在‘公私之間耳’一句,只是以用心之大小為公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