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3_042大學問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3_042大學問答

大學問答

【題 解】
大學問答作者張世瀞(一八五九—一九三一),字静叟,號卓立齋,本貫仁同,出生在祖上流配並定居的平安道龍川蓮塘里。五歲啓蒙,在白履斌李文緝門下修學。當地同遊修學者有庸庵林寘民温堂白三圭隱求康柱國寒松朴睿鎮等。一九〇一年,在价川石溪毅庵柳麟錫為師,得師手書‘卓立齋’堂號。追隨毅庵石溪開設講堂,直到一九一〇年毅庵亡命海外。學術上繼承了毅庵順承下來的學統,屬於華西學派。本書有三十條問答,收録於卓立齋集卷三。(林熒澤)
‘繼天立極’之妙,可以詳言歟?
繼天立極,即代天立法之謂也。蓋天生許多人物,卻自做不得,故必得聖人為君師,使之治而教之,此大學之所以立也。人之與人,性雖同善,而氣稟有萬不齊。獨聖人稟得許多氣魄才德,為人物之所儀則,如立標於此,而影直於彼也。於是建官設教,使民各盡其性分之所當為,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無一不得其所。一國如一人,天下為一家,以至飛潛走伏,各遂其性。熙熙然,皡皡然,莫知其孰使之。然則其位育之妙,有不可得以言語形容者矣。
‘采而輯之’者指何而言,‘補其闕略’者指何而言乎?
小注‘補傳之第五章’之説,蓋未可信也。舊有是而放失者謂之采輯,則豈非補亡章錯簡乎?本無是而闕略者謂之補之,則抑非‘誠意’、‘正心’章章下注乎?蓋補亡章竊取程子之意,則不可謂附己意;‘誠’、‘正’章章下注朱子自補,則其非‘附己意’乎?
‘為學次第’指何而言歟?
‘為學次第’,即指八條而言也。
‘由是’之‘是’指何而言歟?
‘是’指大學而言也。
明德是何物耶?有曰合心性之名,則是心性具於明德耶?明德一是心性耶?有曰知覺是明德,則謂其理歟?耳目鼻口亦具明德耶?父子、君臣上獨具明德耶?明德之何物何樣,可以體認而明言歟?
語類有曰:‘明徳是我之得於天而方寸中光明底物事,統而言之,仁義禮智;以其發見而言之,如惻隱、羞惡之類。’又曰;‘這個道理在心裏,光明照徹,無一毫不明。’執此數語,參究乎章句‘人之所得(於)〔乎〕天,〔而〕虚靈不味,以具衆理應萬事’之訓,則明德只是心中所具之性而已。自其得於天者而言,故曰德;自其光明照徹者而言,故曰明德。内便有仁義禮智四者,故曰具;這個道理隨感而動,故曰應。然則章句只舉體、用而言之也,今曰‘合心性之名’,則恐非朱子之本意。且謂‘心性具於明德’,則其以明德為心性之郛郭乎?‘明德一是心性’,則抑亦心性合為明德之體段耶?且曰‘知覺是明德’,則有似禪家‘作用是性’之語,其非專以氣當之者乎?耳目鼻口各有明德之一,則何可謂父子、君臣上獨具明德耶?明德元非有物有形者,則不可指言何物何樣。而必欲體認而明言之,則上所云‘心中所具仁義禮智之性’是也。
止至善不外明新之事,何又特加一在字,以立三綱領耶?
止至善雖不外明新之事,然明新而未至於止至善,則不足以為明新矣,此止至善所以為明新之標的。而以明新對止至善,則止至善為重也。然則其與上兩句並加在字以立三綱領者,其非聖人示學者以‘無所不用其極’之意耶?
‘虚靈’二字當分理氣看乎,抑專以氣看乎?
惟理也,故虚;惟氣也,故靈。若專以氣看,則與論氣不論性之説一般矣。
具、應有能、所之分,此可精究而細分耶?
自其本然全具者而言,故曰‘所’;自其隨感而動者而言,故曰‘能’。蓋所字是本來如是底意,能字有會去運用之意。
不曰‘欲致其知者先格其物’,而曰‘致知在格物’,何耶?
‘欲誠其意’以上皆有等級,而到致知格物處便襯切,更不容説得欲與先字,故下在字以别之。蓋格、致本非兩事,以吾之知格彼之理,而纔明彼即曉此矣。
不曰‘誠情’,而曰‘誠意’,何歟?情、意之别可詳言歟?
情是自然發動底,本無虚僞,故著不得誠之之工,則烏可曰‘誠情’乎!意是一念思量底,真妄始分,故始可用誠之之工,則曷不曰‘誠意’耶?朱子曰:‘情如舟車,意如人去使那舟車一般。’觀於此言,可以知情、意之别矣。
八條目,章句只釋誠意與格致,何意耶?
誠字與格字,古人多錯看了,或以為不欺之謂誠,或以為扞格之謂格致。而況格致與誠意是知行之始,大學中最初用工處,若不於此特下訓釋,則後學安知誠意之為實其心之所以發,格致之為窮至事物之理之義耶?
經文正心、傳文正心或有體用之分歟,抑兼體用而言歟?正心與中庸戒懼同歟,異歟?
經傳正心皆兼體用言也,何者?‘正其’之正字,即指其心之用也,則其非由體而達用之妙乎?‘其正’之正字,是指其心之體也,則亦非因用而明體之功乎?正心工夫主乎省察而持敬於内,戒懼工夫主乎存養而實貫始終,則豈有兩般之義耶?但不同之義在‘恐懼’二字上,是恐怖之意,是敬畏之義。
不曰‘修身齊家’,而曰‘身修家齊’;不曰‘格物致知’,而曰‘物格知至’者,亦有精義。此章句之必置功效之下,何也?
若曰‘修身齊家’而不曰‘身修家齊’,若曰‘格物致知’而不曰‘物格知至’,則亦只是上節做功之意,不見其收功之有先後之意也。蓋修身齊家之功既到,而後身修家齊之效方纔到;格物致知之功既到,而後物格知至之效方纔到,則兹豈非精義所在耶?修身以上、齊家以下兩句,章句雖置之後節之下,而或問即置前節之下。以是觀之,朱子之意其無乃以此兩節兼作反覆看,不必專分功效看之之意耶?
大學之體用、間架、知行,經緯于經一章,可以詳言。且于經一章内别尋一部大學,則當自何而止何可耶?
明新為體,而體亦有間架;八目為用,而用各有間架。格致、誠意為知行之經,知止、能得為知行之緯。經一章内一部大學,可對於三綱八條兩節也。
傳文‘不盡釋’之旨,或能意會歟?
‘文理血脈,深淺始終’之妙,只於此處統説一過,而更不見於章句。其‘不盡釋’之意,知在是矣。
經與傳皆有精義眼字,乃其血脈貫通也。果于節節句句索得眼字精義耶?
明德、新民、止至善七字為一篇之眼字,第二節‘知止’二字上承‘止於至善’,下起‘知所先後’、‘本末’節,‘先後’二字起下文六個先字、七個后字,此等字其非血脈貫通處耶?以是推之,則經傳節節句句皆有眼字可知矣。
此篇釋明德,則單言人;中庸釋性道,則兼言物,何歟?
大學言明德,則全就人身上提起,故朱子亦隨他本經意單言人;中庸言性道,則兼就人物上説去,故章句亦貼他本文義兼物。蓋明德與性道雖是一理,然所得於天之全體光明者必謂之明德,則非人之所獨乎?所受於天之實理公共者總謂之性道,則非人物之所同乎?單言、兼言之意,於此可見矣。
‘新民’只有‘鼓之舞之’之一事,何義耶?
我既有自新之德,而彼亦有自新之理,故我只是歆動他,使之有以觀瞻興起,如擊鼓,使自然蹈舞不能自已,則此豈聲色號令之所可及哉?故工夫全在作字上而已。
‘誠於中,形於外’,非兼指善與惡者耶?
誠中、形外本無善惡之殊,而此節緊指小人揜著之情狀,故注重惡一邊説也。
‘四有’、‘五辟’,均是情也,分屬修、齊,何也?
修齊工夫,自致知、誠意來,總會於正心上。蓋意雖已誠,又不可不正其心,而‘四有’、‘五辟’非是全然不好底,只是多少偏病常在胸中,推盪未盡者耳。於此不能察焉,則無以存養其本體之正矣。曰:然則俱屬之修身可也,何為分屬於齊家耶?曰:‘四有’俱是自家心裏事,則其非屬之修身乎?‘五辟’皆為接物待人上事,則曷不屬之齊家耶?
‘誠意’、‘正心’兩傳獨有章下章句,何耶?
‘誠意’獨為一章,而首句不言‘在致其知’,故于章下特揭‘心體〔之〕明’、‘進德〔之〕基’之語,以補傳者未備之意;‘正心’統言修身,而章首不言‘在誠其意’,故于章下又著‘檢其身’、‘察此心’之句,以廣本文未發之旨。即文所謂‘補其闕略’者是也。
七章注‘一有之而不能察’之察、‘必察乎此’之察、‘不能密察’之察、八章注‘不加察’之察,四察字皆有精義耶?
七章注中三個察字,一是察忿懥等病,一是察心之不存,一是察心之存否也;八章注一個察字,是心既正而又察‘五辟’之有無。則四察字無非精義,而為正心上徹頭徹尾底工夫也。
‘敬以直之’四字,或無精義耶?
敬者,聖學之所以成始成終者也。故朱子特於‘正心’章末下此四字,以實兩章章句所言四察字,以足大學本文未言之意,提出正心之要法以示學者,其義精矣。
此傳之結,必反其辭,何歟?與經文無相照者耶?
修身是明明德工夫盡處,與新民分本末界限,故傳者特取經文‘其本亂末治者否’之義,一例反結,兩相照應。
‘家齊於上,而教成於下’者,是化耶,推耶?
孝、弟、慈三者,皆是我家裏做成了,他人看著自然感化如此。此只説動化為本,未説到推。
上既引孝、弟、慈三事,而此只言慈一事,何耶?
上文既總言孝、弟、慈為動化之本,故此只拈出慈一事,以明孝、弟之道也。觀朱子所云‘特即人所易曉者以示訓’數語,則其義益明矣。
‘平天下’章,絜矩之道在第一節耶,第二節耶?絜矩當以‘絜之以矩’看耶,抑以‘絜而矩之’看耶?
絜矩之道則在第一節,絜矩之義則在第二節也。‘矩’元自正、修、齊、治上做成來底,‘絜’到平天下方用之者,則必先有矩而後用而絜之之義明矣。若云‘絜而矩之’,則是先有絜之道,然後方有矩矣。先儒曰‘語句從矩出道,語意為道指矩’,亦此意也。
‘平天下’章當分幾節看耶?
此章胡雲峯雖分八節,今以章内之義推之,當如許東陽之意作四節看。自章首至‘失衆失國’為第一節,自‘是故君子’至‘不善則失之’為第二節,自‘楚書’至‘驕泰以失之’為第三節,自‘生財’至篇終為第四節矣。
‘平天下’章無結語,何也?
何以謂之無結語也?傳者立言自有活法。前面數章或正結,或反結,或通結,至此章節次極大,言語頗多,不可以一句結之,故逐節結之,而末節又以義、利二字重言之,以結盡一章之旨,關鎖得甚密,亦與經文三結語同義矣。
大學一篇,歸宿在何事、何物耶?其用功當自何始耶?
歸宿在絜矩、止於至善,用工當自格致、誠意始。

☚ 03_041大學釋義   03_043大學記疑 ☛
000005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