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静静的顿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静静的顿河 苏联俄罗斯作家肖洛霍夫(Mиxaйл Aлeкcaндpович Шолохов,1905-1984)着。 中译本由金人据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译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1982年重印。肖洛霍夫出生于顿河地区维辛斯卡亚镇附近的克鲁日林村。1918年国内战争爆发,结束了他的学生生活,两年后,参加革命工作。 1922年在莫斯科加入共青团作家和诗人文学小组——青年近卫军,次年在《少年真理报》发表第一篇作品。 不久返回顿河故乡,除外出参加社会活动外,一直生活在顿河哥萨克们中间,从事写作。是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苏联作协理事会书记处书记、苏联科学院院士、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委员。 曾荣获两次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五次列宁勋章。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等。《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史诗性长篇小说,描写了1912-1922年间俄国历史进程中的惊天动地的重大历史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国内革命战争,反映了顿河哥萨克的历史命运。 全书8卷4大部,1928-1940年出版。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利霍夫是一个哥萨克中农,他热爱劳动,正直热情,但缺乏文化、深受哥萨克传统偏见的束缚。 在战争与革命的严峻岁月里,他来回驻足于革命和反革命的营垒,几入迷途,沦为匪帮。最后终于孤零零地回到故乡,而家中只剩下两个孩子和一个妹妹。肖洛霍夫把麦列霍夫作为动摇于两大阶级之间的中间阶层的代表人物,在作品中着力揭示他在强大历史漩涡中的悲剧命运。整部作品深刻表现了哥萨克的历史性的错误及其后果,显示出人民的力量、革命的正义性和历史的前进。该作品气势恢宏,磅礴壮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