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足太阴脾经(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足太阴脾经(一) 隐白Yǐnbái(SP 1) 【定位】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主治】 月经过多,崩漏,腹胀,便血,尿血,癫狂,多梦,惊风。 【操作】 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挤压出血。 大都Dàdū(SP 2)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 腹胀,胃痛,呕吐,腹泻,便秘,热病,无汗。 【操作】 直刺0.3~0.5寸。 太白Tàibái(SP 3)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 胃痛,腹胀,腹泻,便秘,纳呆,体重节痛。 【操作】 直刺0.5~0.8寸。 公孙Gōngsūn(SP 4)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主治】 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 【操作】 直刺0.5~1寸。 商丘Shāngqiū(SP 5) 【定位】 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腹胀,腹泻,便秘,痔疾,足踝肿痛。 【操作】 直刺0.3~0.5寸。 三阴交Sānyīnjiāo(SP 6)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 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症,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失眠,眩晕,下肢痿痹,脚气。 【操作】 直刺1~1.5寸。孕妇禁针。 漏谷Lòugǔ(SP 7)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 腹胀,肠鸣,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1.5寸。 地机Dìjī(SP 8)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主治】 痛经,崩漏,月经不调,遗精,腹痛,腹泻,小便不利,水肿,腰痛,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1.5寸。 阴陵泉Yīnlíngquán(SP 9)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 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操作】 直刺1~2寸。 血海Xuèhǎi(SP 10) 【定位】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瘾疹,湿疹,丹毒。 【操作】 直刺1~1.5寸。 箕门Jìmén(SP 11) 【定位】 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 【主治】 小便不利,遗尿,腹股沟肿痛。 【操作】 避开动脉,直刺0.5~1寸。 针刺治疗前的消毒 针刺治疗前必须对针具、医者手指和施针部位进行严格消毒。 1.针具消毒 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高压消毒,煮沸消毒或药物消毒,但以高压蒸气灭菌法为佳。 ①高压消毒 将毫针等用纱布包好,或装在针盒内,放入密闭的高压锅中,一般在1035千帕气压、120℃高温下保持15分钟以上。 ②煮沸消毒 将毫针等放置清水中,加热待煮沸后,再煮10~15分钟。 ③药物消毒 将毫针等放在75%的酒精内浸泡30分钟,取出擦干使用。 2.医者手指消毒 先用肥皂水洗擦干净,再用75%的酒精棉球涂擦,然后方可持针施刺。 3.施针部位消毒 在需要针刺的经穴处,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即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