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脑血管性痴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脑血管性痴呆 脑血管性痴呆又称多发性梗塞性痴呆,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而反复发生血栓性或栓塞性脑血管病,引起多发性脑组织的缺血、坏死,最终导致广泛的皮质下白质变性、脑室扩大、皮质萎缩和慢性进行性痴呆。 (一)临床表现 1.病史:发病较晚,50岁以后多见。多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反复TIA或脑卒中病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也是脑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 2.痴呆:表现为逐渐出现及发展的记忆力减退和以时间、地点为主的定向力下降,进而出现理解力、计算力的障碍,可伴有人格、行为异常等。严重时智能低下,生活不能自理。 3.程度不同的多发性脑梗塞的神经定位体征:偏身运动和/或感觉障碍,锥体外系受损,如震颤麻痹综合征、小脑共济失调、假性球麻痹及生理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等。 4.头颅CT或MRI可见多发性梗塞灶、脑室扩大、脑萎缩。 5.参照Hachinski鉴别积分表与老年性痴呆(Alzheimer病)鉴别。 (二)治疗 1.主要应强调早期预防,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其脑并发症。治疗参照高血压、缺血性脑梗塞的治疗。 2.目前尚无特效治疗痴呆方法,可试用扩脑血管及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如尼莫地平、喜得镇、脑活素、都可喜、脑复新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