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肾穿刺活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肾穿刺活检 首次肾活检是在1923年报道的开放式外科手术。 目前我国开展的肾活检是经皮的抽吸肾活检以及穿刺枪活检,绝大多数肾病学家认为,肾活检是有价值的,并且是安全的。 【适应证】 (1)儿童肾病综合征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及成人肾病综合征。 (2)不明原因的肾小球性蛋白尿伴有血尿或24h尿蛋白持续>1g。 (3)孤立性的,持续性的或反复性的肾小球性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 (4)IgA肾病。 (5)肾脏大小正常,无梗阻的,不明原因的急性肾衰,或由肾小球肾炎引起的急性肾衰。 (6)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脏大小正常,或者不能解释的慢性肾衰。 (7)结缔组织病当伴有蛋白尿,异常的尿沉渣或肾功能减退时,如狼疮性肾炎、干燥综合征。 (8)糖尿病(Ⅰ型或Ⅱ型)。 (9)同种肾移植中出现排异反应,评定环孢素的肾毒性以及疾病的复发。 (10)家族性遗传性肾小球疾病(Alports病,薄基膜肾病,Fabry病)。 (11)慢性进展性小管间质病。 (12)骨髓瘤性肾病,轻链沉积病,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淀粉样变性等。 (13)goodpastures综合征。 (14)妊娠肾脏病。 (15)致密物沉积病。 (16)纤维性肾小球病/免疫触须样病。 (17)Wegener肉芽肿。 (18)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临床有明显的出血性疾病或出血素质,因而可能引起活检后出血,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500×109/L(<5万/mm3),也为禁忌证,但如果诊断需要,需输新鲜血小板后做肾活检。 (2)相对禁忌证 包括孤立肾、不能合作的患者、活动性的肾脏感染、肾盂肾炎、肾脓肿、伴有动脉瘤的肾盂肾炎、肾盂积水、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或低血压、严重贫血、尿毒症、大的肾肿瘤和肾囊肿。 【操作方法】 (1)术前准备 了解患者的出血病史,监测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血细胞容积和血常规;行B超或KUB+IVP检查了解肾脏位置,一般选择右肾做穿刺;严重肾衰患者在肾穿前做血透数次;血压偏高,血小板偏低,术前给予纠正。 (2)肾穿刺针 包括负压吸引针,切割针,穿刺枪和细针。 (3)穿刺点定位 一般选择肾下极外侧缘脊柱中线旁7cm与12肋下0.5~2cm之间的交界点,目前国内大多数肾病中心采用B超定位法。 【肾穿后处理】 (1)肾穿后测血压,每小时1次连续3次; (2)多饮水,保持一定尿量,防止血块堵塞输尿管,引起肾绞痛; (3)密切观察血压、心律、尿量、尿色; (4)给予适当抗炎治疗,预防感染; (5)给予维生素K130mg或卡巴克络(安络血)30mg静滴,预防出血。 【并发症及处理】 (1)血尿 镜下血尿几乎总是存在,肉眼血尿发生率为5%~9%,在高血压未经控制或尿毒症的情况下,血尿增加2倍,血尿在2d内消失。大约0.5%的患者血尿持续2周左右,一般经卧床及药物治疗后症状可缓解。 (2)肾周血肿 肾周血肿是常见的,近年来的超声波检查发现,85%的患者能检测到肾周血肿,这种血肿通常为小血肿,易消退,无后遗症,通过卧床休息,可纠正。 (3)大约<3%的患者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肾区疼痛,血红蛋白下降或者低血压,可通过输血得到纠正,严重大量出血需外科手术治疗。 (4)肾区疼痛 肾活检后,一种轻度的、迟钝的疼痛感觉几乎总是存在。时间较长的疼痛可能是肾周血肿扩大,或者血凝块引起尿路梗阻。因此,肾穿刺后鼓励患者多饮水。 (5)其他并发症 肾穿刺有时可误穿入肝、脾或小肠,主要由定位不当或穿刺过深引起,预防方法应定位正确,谨慎穿刺。 【肾活检价值】 肾活检在诊断肾脏疾病,修改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是极为有用的方法。 目前,肾脏病理已从单纯的病理、免疫病理、免疫组化检查向超微病理方向更上一层楼,可以更深入地认识疾病的形态变化和发病机制,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