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白鲜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白鲜皮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概述】本品又名藓皮、北鲜皮、臭根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das ycarpus Turcz.的根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春、秋季采挖,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及粗皮,趁鲜时纵向剖开,抽去木心,晒干。

【药性】味苦,性寒。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应用】

1.用于风疹,湿疹,疥癣。治风疹,属肺经风热炽盛者,可与防风、知母、黄芩等同用,方如白鲜皮散;若为素体血虚,风热郁滞肌腠而致皮肤瘙痒,则与生地黄、赤芍、当归、蝉蜕等同用,方如四物消风饮。治湿疹作痒或糜烂淋漓,妇女阴部湿痒,阴中肿痛,赤白带下,均可用本品配苍术、黄柏、黄芩、苦参、土茯苓、地肤子等配伍。治疥癣,可与苦参、蛇床子煎汤外洗。

2.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可配苍术、黄柏、薏苡仁同用。

3.用于湿热黄疸,可配茵陈、黄柏、知母、山栀等同用,方如白鲜皮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证慎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补骨脂素、花椒毒素、东莨菪素、槲皮素;根含白鲜碱、茵芋碱、白鲜明碱、胡芦巴碱、胆碱、白鲜醇、秦皮酮、黄柏酮、柠檬苦素、β-谷甾醇、菜油甾醇、皂苷等。

2.药理作用 白鲜皮水浸剂对多种致病真菌如堇色毛癣菌、同心毛癣菌有抑制作用,白鲜碱对枯草杆菌和某些真菌有显着的抗菌作用;白鲜碱有一定的强心作用,小剂量能使心肌张力增加,心脏每搏输出量及每分钟输出量均增多;水提取物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对迟发型变态反应的抑制主要作用在效应相,抗炎作用是其机制之一;白鲜碱具有抗癌作用。

3.临床报道 肺结核脓胸:常规胸穿排脓后,先用生理盐水冲洗脓腔,然后注入灭菌的20% 白鲜皮浸出液50~100ml,闭死引流管。保留8个小时后行负压吸引,吸出药液与脓液。每日或隔日1次。同时服用白鲜皮粉每次2g,每日3次。共治疗25例,结果治愈 13例,显效 10例,有效 1例,无效 1例,总有效率为96% 。[辽宁医药,1997,(3):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