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疟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疟疾 疟疾(malaria)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经雌按蚊叮咬人的皮肤而传播。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定时性,发作性的寒战,高热和大汗,以及贫血和脾肿大。以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 【临床表现】 1.发作周期 间日疟和卵形疟为隔日发作1次,3日疟每隔2日发作1次,恶性疟的热型多不规则或呈弛张热型。小儿年龄愈小,热型愈无定型,到5岁~6岁以后表现和成人相似。 2.典型发作 最先出现寒战、高热、大汗等,常伴恶心,呕吐。高热时有头痛及全身酸痛,大汗后体温骤降。发作日久可伴贫血,脾肿大。 3.恶性发作 由恶性疟原虫引起,根据疟原虫损害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脑型、胃肠型、急性肾衰型、过高热型等。临床表现凶险,病死率高。 4.婴幼儿疟疾 病情较重,急性发作无定型,寒战期仅表现为四肢冰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烦躁、少有寒战。消化道症状明显。贫血发展快,脾肿大明显,但治疗后很快缩小。 5.先天性疟疾 孕母产前感染疟疾,新生儿出生后5~8d发病。临床表现同上,血中可找到同型疟原虫。病死率高。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2.疟原虫检查 (1)血液涂片:在急性发作前和发作期间易于找到。是当前确诊疟疾的最可靠方法。 (2)骨髓穿刺涂片:此法检查疟原虫,其阳性率高于周围血涂片。 3.免疫学检查 如间接血凝、间接荧光抗体、琼脂扩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在临床上与血检法配合,有助于诊断。 【诊断】 1.疑似病例 疟疾流行季节在疟区居住或旅行,近年有疟疾发作史或近期接受过输血,出现间歇发作寒战,高热和大汗,继以症状明显缓解,可伴有脾肿大和贫血;或不明原因的高热、寒战、昏迷、抽搐等症状。 2.确诊病例 (1)用抗疟药治疗,3d内症状得到控制者。 (2)血液检查发现疟原虫。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2)。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发热、脾肿大的疾病如伤寒、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等鉴别。 【治疗】 1.一般治疗 患儿应卧床休息,及时退热,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热惊厥;贫血严重可输鲜血及服用铁剂,病程长者应加强营养。 2.抗疟治疗 为控制症状发作和根治复发,多采用磷酸氯喹和磷酸伯喹氨琳的联合疗法。两种药物同时1次顿服,氯喹连服3d,第1d剂量加倍;伯喹连服4d,每日一次顿服。也可采用氯喹3d,伯喹8d疗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