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甲氧氟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甲氧氟烷 甲氧氟烷又名二氟二氯乙基甲醚、甲氧氟乙烷,简称甲醚。 【理化性质】 (一)甲氧氟烷分子式CH3-O-CF2-CHC12,为无色透明挥发性液体,沸点较高104.7℃,故挥发较慢,其蒸气浓度很难超过4%。蒸气具水果香甜味,无刺激性。 (二)其液体比重1.43,蒸气比重5.4。浓度在4%以下时,不燃烧,不爆炸,可安全使用电灼器。化学性稳定,与钠石灰接触无变化。 (三)其麻醉所需的浓度仅0.5~3%,一般并不需要用专门的挥发器。 【作用特点】 (一)麻醉效能良好,镇痛作用强,大致与氟烷相同。其诱导和苏醒时间均比氟烷为长,但比乙醚短,且醒后仍有较长的镇痛作用。用药量也很小,以紧闭式给药,平均每小时用量约为2~4毫升,4小时的手术仅需6~10毫升。醒后极少出现恶心、呕吐、兴奋等征象。 (二)对血压的影响较氟烷轻,其下降程度也与其浓度成正比。在一般维持麻醉的浓度(0.5~1.5%)时,对血压的影响很轻微。只有在深麻醉下,才使血压下降、脉率减慢,尤以危重或老年病人显着,但如能及时减浅麻醉,血压多可恢复。 (三)在一般麻醉深度下,对心律的影响很少,且不受常用量肾上腺素的影响,对心肌也无明显抑制。深麻醉下血压明显下降,可出现心律不齐。 (四)对呼吸道无刺激性,抑制唾液等腺体分泌。深麻醉时呼吸受抑制,交换量减小。 (五)其肌肉松弛作用较氟烷为强,仅略差于乙醚。为避免深麻醉的危害,需要肌肉松弛的手术,以并用肌松药为宜。 (六)对肝脏仅有轻度影响。对肾脏则有一定损害,且与用药量多少有密切关系。 (七)它与利血平等有明显协同作用。为预防血压骤降,最好在麻醉前10~14天停用利血平类药物。 【麻醉征象】 可分三期: (一)诱导期:平稳、较迅速,偶尔可出现短暂的兴奋,但很少发生喉痉挛、呕吐等。 (二)外科麻醉期:当意识消失后,血压稍下降,呼吸略为减弱,瞳孔较小,眼球固定,咬肌已松弛时即可进行手术。此时对光反应、角膜反射仍然存在。 (三)麻醉过深期:血压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呼吸明显减弱,甚至停止,肌肉明显松弛,瞳孔散大,均为麻醉过深的征象,如不予及时处理,心跳可相继停止。 【适应症】 详见第十章第五节。 【禁忌症】 详见第十章第五节。 【用法和用量】 详见第十章第五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