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特发性脊柱侧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特发性脊柱侧凸 【释义】: 该病是最常见的一种脊柱侧凸,约占全部侧凸的70%~80%。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有许多病因研究,如小儿生长期受外力影响。营养、内分泌、胶原生物力学、胶原代谢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神经肌肉缺欠,椎旁肌纤维与韧带接连处的形态变化以及前庭视神经反射失常等。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1)外观畸形,除脊柱侧凸外,可有两肩不在同一水平,两侧胸廓不对称。 2)腰痛较少见,一般发生在晚期或严重畸形后。侧凸在<50°以下者,一般很少有腰痛。 3)严重畸形者可导致心、肺等内脏功能障碍。 (2)体检 1)直立位检查 棘突偏离中线形成C或S形曲线。 2)脊柱前屈位检查 前屈90°,凸侧背部高于凹侧。 3)脊柱侧屈检查 侧向凸侧,角度可减小,侧向凹侧时,角度增大,若侧屈时畸形不能消失,则为结构性脊柱侧凸。 4)牵拉试验 患儿站立或坐位,用两手托住两侧乳突部,向上牵拉,观察侧凸的变化。 2.分型 (1)婴幼儿型 3岁以下,主要见于1岁,男性多见,以左胸侧凸最常见,多数能自行消失,称消退型.部分则持续发展为严重畸形,称进展型。 (2)儿童型 3~10岁,一般在4岁发现,多为右胸侧凸,常在青春期畸形往往进展很快。 (3)青少年型 >10岁至骨生长完成。多为右胸腰凸,有些病例可见于10岁以前,到青少年时畸形加重。 3.X线表现 常规脊柱全长立、卧位正侧位片和俯卧位侧推法摄片(或侧弯摄片),左手和腕、骨盆正位片。 (1)测量测凸角度 常用Cobb法,先确立中立椎体,于上中立椎体的上缘和下中立椎体的下缘各画一条关节面线,于这两线各画一条垂直线,相交之角的度数即为曲线之度数。 (2)测量旋转度 儿童常用按椎弓根移位的测量法(Nash,Moe1969);按椎弓根与中线的关系来测量旋转角度,双侧椎弓根均位于椎体轮廓内,且与边缘等距离者为正常,无旋转;如两椎弓根均侧凹侧移位,但均在椎体轮廓内为Ⅰ度;如凸侧椎弓根接近中线,而凹侧几乎消失为Ⅱ度;如凸侧椎弓根已达中线,凹侧不见为Ⅲ度;如凸侧椎弓根超过中线,而到凹侧者为Ⅳ度。 【治疗】: 1.治疗目的 畸形得到最大的矫正,并使之保持在矫正位,不要继续发展。 2.保守疗法 (1)操练 主要是加强凸侧肌肉和拉松凹侧挛缩组织,并且加强身体姿势维持最大弯曲度。包括对称性操练(姿势性操练)和不对称性操练。 (2)支架 目的是防止畸形加重及进一步发展,适用于<10岁,侧凸小于60°,最常用有效的是Milwankee支架。 (3)矫形石膏 目前主要用在术前准备和术后固定。 (4)牵引 对重症脊柱侧凸>90°,伴后突畸形或并发神经症状者较适宜,但并发症较多,慎用。 (5)电刺激疗法 将电刺激埋入脊柱凸侧肌肉中,每晚给以连续功能性刺激,增加凸侧肌力,其适应证同支架方法。 3.手术治疗 (1)指征 1)年龄>10岁,畸形>50°。 2)年龄<10岁,应用支架无效,畸形进展>40°。 3)原发弧和继发弧失衡,躯干外形明显倾斜者。 4)自觉背痛者。 (2)手术方法 1)脊柱融合术,前路或后路。 2)常用器械矫正术 a.Harrington内撑开矫正术。 b.Luque节段性脊柱器械矫正法。 c.C-D。 3)其他 a.Dwyer钢丝缆矫正术。 b.弹簧矫正术。 c.Liverpool板矫正术。 d.肋骨融合术。 e.肋骨成形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