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焦菊隐(1905—1975)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焦菊隐(1905—1975) 中国戏剧家。 原名承志,曾用名菊影,天津人。192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 1930年参加筹办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任校长。 1935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获博士学位。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在四川从事戏剧教育、编导和译着,翻译了聂米罗维奇-丹钦柯的《文艺·戏剧·生活》和《契诃夫戏剧集》等。抗战胜利后任北平师范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中国剧协艺术委员会主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兼总导演等职。先后导演了《龙须沟》、《明朗的天》、《耶戈尔·布雷乔夫》、《茶馆》、《虎符》、《蔡文姬》、《武则天》、《胆剑篇》等。 在导演艺术上勇于探索,创造性地吸取和运用戏曲艺术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自己的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独特风格。 有《焦菊隐戏剧论文集》、《焦菊隐戏剧散论》等。 焦菊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