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柳瘿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柳瘿蚊


【学名】 Rhabdophaga salicis Schrank。

【分布与为害】 分布东北、华北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南、湖北等地。寄主有垂柳、银柳、旱柳等。幼虫孵化后,从嫩芽基部蛀入,或由伤口裂缝蛀入。被害处因受刺激引起组织增生,形成瘿瘤,连年为害,瘿瘤逐渐增大,最大的长达1米,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枝干枯死。一株树上的瘿瘤多达20以上。雄虫还在韧皮部、形成层内为害。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5~3.5毫米,紫红色或黑褐色。腹部各节着生环状细毛。触角灰黄色,念株状,16节,各节轮生细毛。前翅膜质,透明,菜刀形。翅基狭窄,有3条纵脉。翅面生有细短毛。足细长(图5-101)。卵长椭圆形,长0.3~0.5毫米,两端稍尖,橘黄色,略透明。幼虫椭圆形,老熟时体长3~4毫米,橘黄色,前胸有-“Y”状骨片。蛹椭圆形,长3~4毫米,橘黄色。

图5-101 柳瘿蚊

1.雄成虫 2.雌成虫腹部末端 3.卵 4.幼虫 5.幼虫头部腹面 6.蛹

【生活习性】 在江苏、湖北等地1年1代。以幼虫在瘿瘤内越冬。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化蛹,3月中、下旬羽化。成虫羽化后即行交尾产卵。成虫发生期持续1个月。卵期6~10天,蛹期20天。幼虫于11月开始越冬。气温达15℃以上时,羽化数量显着增多,反之则少。在阴面的瘿蚊比在阳面的羽化期要迟7天左右。成虫羽化后,经半小时即交尾产卵。卵多产于瘿瘤的羽化孔中,也产于嫩芽基部、树皮伤口和裂缝内,较少,散产,多为卵块,每块卵有数粒至数百粒。有时1头雌虫在一处全部将卵产完;也有几头雌虫在同一处产卵。每雌虫平均产卵150粒。雌虫寿命2~3天。雄虫蛀入韧皮部、形成层内为害。幼虫分泌粘液,使蛀处坏死,成孔道。幼虫孵出,蛀入嫩芽基部或伤口裂缝内,被害处受刺激引起组织增生,形成瘿瘤。第一年虫口密度不大,无明显瘿瘤,不易发觉,第二年枝干上出现羽化孔,成为成虫产卵场所,虫口密度大增,出现瘿瘤,连年受害,瘿瘤逐年增大,2~3年生的枝条有虫30~40头/米2。虫口在4年生寄主比1年生的增加4倍。

幼虫老熟在靠近瘿瘤表皮处作蛹室化蛹。

【防治方法】

(1)秋冬季节,结合整修,剪除枝干上瘿瘤并烧毁,但不能在3~4月进行,以免有利于成虫在伤口处产卵。

(2)4月下旬至5月下旬,幼虫在形成层为害时,选喷40%氧化乐果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40%速扑杀1500倍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