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材料的抗冻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材料的抗冻性 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称为抗冻性。 建筑材料的抗冻性大小用抗冻等级表示。抗冻等级表示材料吸水饱和后按规定方法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其质量损失和强度下降不低于规定值,所能经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抗冻等级以符号“F”及材料可承受的最多冻融循环次数表示。如混凝土的抗冻等级为F25、F50、F100、F200、F300等。抗冻等级越高,表明材料的抗冻性越好。 当材料孔隙内充满水,且使水温下降至孔隙中的水结冰产生体积膨胀(大约膨胀9%),将会给孔壁造成很大的压力,造成孔壁开裂。而反复的冻融又会在材料的内、外层产生明显的应力差和温度差,对材料会起到进一步的破坏作用,结果使材料碎裂、质量损失、强度下降。冻融循环的次数愈多,这种破坏作用愈严重。 抗冻性主要取决于材料内部孔隙率、孔隙特征、抵抗胀裂的强度等,工程中常从这些方面改善材料的抗冻性。孔隙率小及具有封闭孔的材料,其抗冻性较好。另外,抗冻性还与材料的吸水饱和程度、材料本身的强度以及冻结条件等有关。对于室外温度低于-15℃的地区,其主要工程材料必须进行抗冻性试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