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滩滑坡微重力调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滩滑坡微重力调查 新滩滑坡位于湖北省秭归县新滩镇、西陵峡之兵书宝剑峡出口左岸。为崩塌堆积体滑坡,历史上多次滑动,1985年6月再次复活滑动,200万m3土石入江造成断航数日。 利用微重力测量结果,分别算得滑坡体的边界及浅层应力场,其结果绘于图2-12和图2-13。由图可见,在滑坡下段堆积体厚度变化较大,因为下段地形在东西方向上起伏较大,而从地表地貌来看,西部为深沟——三游沟,中部隆起,东部又为一凹槽,受原始地形影响,上部滑塌下来的块石、碎石在某些地段明显又填厚了许多,上述解释结果与电法所测深度趋势基本一致,个别点较差,与原有竖井资料相比,在 图2-12 新滩滑坡滑面等深线示意图 图2-13 新滩滑坡浅层应力场分布示意图 从新滩所得的应力场分布图中可发现,在新滩滑坡体后缘及广家崖表现为张应力区,而在滑坡中部及前缘为压应力区,压应力最大值在滑坡中部,约为2.5×105Pa,广家崖附近的张应力区,易形成拉张裂缝。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即在滑坡体后缘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发现有一条长200多米的拉张裂缝,同时,在构造节理切割下,下部软岩又不断压实变形,因此易成崩塌体,而广家崖上下来的崩积物,在新滩这样高角度斜坡(平均坡度23°)上堆积,其稳定性是较差的,当崩堆积累到超过斜坡抗滑力时就产生滑移,这就是新滩滑坡之所以周期性复发的力学机理(王谦身等,1995)。 【参考文献】: 邓清禄.2000.斜坡变形构造.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段永侯,罗元华,柳源等.1993.中国地质灾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姜卫方,万明浩.2000.地质雷达在滑坡面调查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物探与化探,24(3) 金培杰,曹玉立.1993.甚低频电磁法在确定滑坡地下水分布中的应用.物探与化探,17(2) 金培杰,曹玉立.1992.静电α卡法在探测滑坡地下水中的应用.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3(3) 李媛,张颖,钟立勋.1992.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说明书.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李智毅,王智济,杨裕云.1996.工程地质学基础.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李智毅,唐辉明.2000.岩土工程勘查.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李大心.1994.探地雷达方法及其应用.北京:地质出版社 刘传正.2000.地质灾害勘查指南.北京:地质出版社 牟会宠.1987.滑坡.北京:地震出版社 牛建军,张晓培,邱慧.2000.综合物探方法在中里滑坡调查中的应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7(3) 孙纪荣.1989.三峡黄腊石滑坡与K剖面法电法勘探工程物探.工程物探 王谦身,张赤军,周文虎等.1995.微重力测量——理论、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晏同珍,杨顺安,方云.2000.滑坡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张咸恭,李智毅等.1998.专门工程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1983.日本工程物探译文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