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成骨不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成骨不全 【释义】: 成骨不全又名“脆骨症”,是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的遗传性疾病,可为常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模式。病变可累及骨骼、皮肤、血管、筋膜、肌腱、韧带、角膜等组织。临床以骨骼脆弱易折,蓝色巩膜,韧带松弛,进行性耳聋,牙齿改变和皮肤异常为特征。可分为先天型(严重型)和迟发型两种类型。本病发病率很低,先天型成骨不全者仅为新生婴儿的1/40000。女性较多见,无明显种族差异。 【诊断】: 1.临床表现 (1)骨质脆弱 系本症的主要特点。轻度外伤或肌肉收缩也可引起骨折。骨折次数的多少依本症的类型而定,先天型在初生时即可有多处骨折;迟发型多始于儿童期。易反复骨折,骨折后愈合速度正常,但骨痂很大。 (2)蓝色巩膜 最为常见。由于巩膜薄而透明,使眼内色素可见所致。患儿可有远视,角膜可以混浊。 (3)皮肤肌肉变化 肌张力低下,行走无力,常易跌跤。皮肤菲薄,似半透明,易皮下出血。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4)四肢关节变化 由于韧带松弛,关节超常活动,常见外翻足,扁平足,习惯性关节脱位及脊柱后凸和脊柱侧弯。 (5)牙齿变化 缺乏牙本质,牙易碎,也易发生龋齿。牙常呈黄棕色、灰黄色或透明的蓝色,多发育不良,咬合不佳。 (6)进行性耳聋 始于不同年龄,以青春期后为多见。可为耳硬化或听神经受压所致的传导性或神经性耳聋。有些患者可无听力障碍。 2.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四肢长骨可见多处病理性骨折和大量骨痂形成。骨皮质菲薄,骨松质密度(BMD)减低,骺端膨大。 (2)实验室检查 血清钙、磷均正常。 3.鉴别诊断 (1)软骨发育不良 临床上本病常与软骨发育不良混淆,两者均有头大和肢体短的特点,但X线摄片有助于区分。 (2)磷酸酶减少症 血清碱性磷酸酶低下,白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减低。尿磷酸胺乙醇排出增加。 (3)骨质疏松症及胱胺酸症 亦易致骨折,但无蓝巩膜及其他特点。 【治疗】: 无有效疗法。 (1)药物 可用维生素D、钙剂、雌激素、雄激素、降钙素和氟化钠治疗,但疗效均较差。 (2)骨折处理 骨折后应立即固定,但固定时间不易过久,以免发生广泛性骨萎缩。对多发骨折者宜采用髓内钉作固定处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