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经》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经》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

《诗经》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

日本奈良平安时代努力吸收中国文化,在“大学会”中,毛传郑笺便被采用为教材,《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录有郑玄《毛诗谱》、孔颖达《毛诗正文》、陆机《毛诗草木虫鱼疏》等《诗经》研究著述共十部。就古抄本来说,郑笺正义等书至今保存着唐风残卷(岩崎文库)、第十五、十八两卷(旧九条家藏,东山御文库)、二南残卷(大念佛寺)、正义第十一卷,这些都是平安时期至室町时代初期的抄本。古抄本多有训点,且为复制。宋版《诗经》很早便传入日本。南北朝时代的五山版,庆长年间(1596—1615)的古活字本均有郑笺的古注。五山僧侣为传授汉学而编写的讲义即“抄物”中,有关《诗经》的著述以景徐周麟的《毛诗闻书》 (注:闻书是所写的记录的意思)以及清原宣传的讲义《毛诗听尘》、《毛诗抄》为代表。新注本是随宋学的传入而受到学者们注意的。林罗山庆长年间编纂的《读书目录》中录有《诗经集注大全》一书。江户时代,朱熹的《诗集传》以《诗经集注》、《诗经集传》为题,在学者间流传,出刊了松永昌易的头注本(日本宽文四年,即1664年刊)与松下见林的校本(日本元禄六年,即1693年刊)。不仅注疏本不断翻刻,唐人成伯瑜的《毛诗指说》,宋人欧阳修的《诗本义》乃至明清人的各种注本都有刻本。日本人撰写的注本也多达数种。江户后期,引人注目的著述颇多,如皆川淇园的《毛诗绎解》(又名《诗经绎解》,有安永九年即1780的序)、仁井田南阳的《毛诗外传》(有天保五年即1834的跋)等。抄本中有伊藤兰阳的《诗古言》 (安永末年,未完稿)、龟井昭阳的《毛诗考》(成书于天保四年即1833)等。《诗经》以及围绕《诗经》建立的诗歌理论在日本文学中留下了鲜明的投影。日本流传至今最古的文章,即用汉字写的倭王武(即雄略天皇)致刘宋顺帝的表(载《宋书·蛮夷传》),几处引用《诗经》的诗句。《诗大序》、《毛诗正义》有关诗歌社会作用的论述,被日本和歌理论的创立者多次借用。《古今和歌序》汉文序开头便谈到和歌言志抒情的特征,进而肯定和歌的鼓舞、感化作用,并归纳了和歌的类型和手法,其主要提法,显然是引用、融汇和改造了《诗大序》的观点,其序文说:“夫和歌者,托其根于心地,发其华于词林者也。人之在世,不能无为。思虑易迁,哀乐相变。感生于志,吟形于言。是以逸者其声乐,怨者其吟悲,可以述怀,可以发愤。动天地,感思神,化人佗,和夫妇,莫宜于和歌。和歌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若夫春莺之啭花中,秋蝉之吟树上,虽无曲折,各发歌谣,物皆有之,自然之理也。”从《诗大序》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到汉文序的“感生于志,咏形于言”;从《诗大序》的“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到汉文序的“动天地,感鬼神,化人伦,和夫妇,莫宜于和歌”; 从《诗大序》的“诗有六义”到汉文序的“和歌有六义”,以及从孔子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释,可以怨”到汉文序的“是以逸者其声乐,怨者其吟悲,可以述怀,可以发愤”,尽管不难找出它们在内容和强调之点上的微妙差异,但总的来说,汉文序是用儒家对其奉为经典的《诗经》的评价和概括,来说明和歌的价值和特点的。直到江户时代,一些和歌研究者仍然借鉴《毛诗正义》等著述的诗歌本质论来论述文学本质论的问题。在失子学劝惩文学论衰微之势已成之时,古义学派提出人情说(伊藤东涯《读诗要领》等),萱园学派提出风雅论(荻生徂徕《徂徕先生答问书》)等,都是试图以《诗经》的某一侧面来纠正衰颓的诗风,甚至本居宣长的日本学派的文学论,也借《诗经》来宣扬日本文学的独特传统。日本还出现过大田锦城《九经谈》一类的考证书。《诗经》给日本诗人实际创作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万叶时代。山上忆良的《贫穷问答歌》:“虽云天地广,何以于我却狭偏;虽云日月明,何以照我无光焰,”使人想到“谓天盖高,不敢不跼;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小雅·正月》)的悲愤呐喊。后世的《闲吟集》,收录三一一首室町民谣,也是模仿《诗经》而编撰的。参阅王晓平《万叶集对诗经的借鉴》 (《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第4期)

☚ 苏联对《诗经》的译介   日本江户时代的《诗经》研究 ☛
000020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