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急性肾小球肾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急性肾小球肾炎 【释义】: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多见于3~8岁小儿,系感染后免疫性疾病,由多种病因引起,主要继发于致肾炎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第12,1,4,49型感染。病理改变属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临床上以急性起病、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为特点。预后良好,多为自限过程,病程6个月到1年。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1)一般症状 发病前1~3周有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史。绝大多数患儿有水肿。半数有肉眼血尿。年长儿可诉腰部钝痛。 2)重症病例 a.循环充血 表现为尿少、水肿、气急不能平卧、心率增快、奔马律,肝脏迅速增大。 b.高血压脑病 头痛、眼花,甚至惊厥、昏迷。血压明显升高。 c.急性肾功能衰竭 少尿、氮质血症、高血钾、酸中毒。 3)非典型病例 无症状仅尿检异常。 (2)体征 初为双眼睑及颜面微水肿,继后延及下肢及全身,为紧张性水肿。有或无高血压。 2.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肉眼或镜下血尿、管型和蛋白质。 (2)血液检查 常见轻度贫血,感染存在时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血中抗链球菌溶血素(ASO)滴度增高。 (3)咽拭培养 β溶血性链球菌的阳性率约30%左右。 (4)血补体检查 血清总补体及C3于急性期明显下降,部分病例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增高。 (5)肾功能检查 仅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少尿期可出现短暂的氮质血症(尿素氮及肌酐轻度增高)。 (6)其他检查 肾活检可见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病变。 3.鉴别诊断 (1)非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 由多种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应参考病史、细菌学检查、ASO滴度、C3变化等予以区别。 (2)乙型肝炎相关抗原肾小球肾炎 本病常伴有肝肿大、血清HBsAg和(或)HBeAg阳性。 (3)急进性肾炎 起病急,但数周及数月内肾功能急剧恶化,尿少发展至尿毒症,预后恶劣。 (4)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病程超过1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和(或)有持续性高血压,伴有轻度或重度的贫血。 (5)IgA肾病 多于上呼吸道感染后1~2d内出现血尿,一般不伴水肿,高血压,血补体不低,有时有既往反复血尿发作史。病理上多为系膜增殖改变,免疫荧光检查系膜区IgA沉积。 (6)其他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紫癜性肾炎,溶血尿毒症,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均有各自的临床表现可鉴别。 【治疗】: 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治急性期并发症保护肾功能,以利其自然恢复。 1.注意休息 起病1~2周内应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高血压恢复后逐步恢复活动。 2.饮食 低盐、低蛋白质。高血压、水肿甚者忌盐。 3.抗生素 一般用青霉素7~10d,有明显感染病灶者可延长疗程。 4.利尿剂应用 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每日1~2mg/kg,分2~3次口服。无效时呋塞米(速尿)口服或静注每次1~2mg/kg。 5.降压药应用 利舍平(利血平)首剂按0.07mg/kg(最大量不超过2mg)口服或肌注,必要时12h重复1次。血压下降后改硝苯地平(心痛定)每日0.25~0.5mg/kg,血压稳定3d后停药。 6.高血压脑病 (1)硝普钠 5~10mg加入100ml葡萄糖中静滴,开始剂量每分钟1μg/kg,最大不超过每分钟8μg/kg,静注1~2min即起作用,视血压调整滴速。本药起效快,停滴则效止,需新鲜配制,避光。还可应用二氮嗪3~5mg/kg静脉推注,1~2min起作用,维持4~12h。 (2)脱水剂 呋塞米(速尿)每次2mg/kg静脉推注或20%甘露醇每次1~2g/kg静滴。有惊厥者可用地西泮(安定)每次0.3mg/kg静注或肌注。 7.严重循环充血及心衰的治疗 (1)给予吸氧及半卧位。 (2)呋塞米(速尿) 每次1~2mg/kg静脉注射,酚妥拉明每次0.1~0.2mg/kg(一次不超过5mg),加入10~20ml葡萄糖中10~15min内缓慢静脉注射。 (3)毛花苷C(西地兰) 慎用,剂量为常规用药的1/2~1/3剂量。 8.急性肾功能衰竭 见本章有关部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