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释义】: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或称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AIDP)病(也称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周围神经、神经根炎症性脱髓鞘疾病。目前病因了解还不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所引起的迟发性变态反应有关。发病率约为1.6/10万,除成人外,儿童好发年龄小于10岁,男孩多于女孩,农村多于城市,且以夏秋季节发病为主。临床特征为多发性对称性周围神经瘫痪、轻微感觉障碍及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肌麻痹和脑神经受损。 【诊断】: 1.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 起病前1~6周往往有非特异性病毒感染史,呈现轻度肠道或上呼吸道感染征候。多为急性起病,无热或低热。 (2)瘫痪 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松弛性瘫痪,常由下而上发展,约1~2周达高峰;远端重于近端,受累肢体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重症患者症状发展迅速,可出现呼吸肌麻痹或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浅表、咳嗽无力、声音微弱。也可累及脑神经,以双侧面瘫最为多见,儿童常出现球麻痹。 (3)感觉障碍 一般较轻,主要为主观感觉障碍,如痛、麻、痒等,检查可有轻度手套袜子型感觉减退。 (4)自主神经症状 如出汗过多、肢端肿胀、皮肤潮红或发凉等,有时可有心律不齐、血压增高,偶有短期尿潴留。 2.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 大多数患者脑脊液显示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即脑脊液细胞都正常,而蛋白质在早期正常,1~2周后则增高,2~3周时达高峰,以后至4周时又逐步下降。糖含量正常,细菌培养阴性。 (2)血液生化 肌酸激酶可轻度升高。 (3)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可显示失神经表现,神经传导速度可减慢,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下降更明显。 3.鉴别诊断 (1)脊髓灰质炎 急性感染发热起病,常为不对称性迟缓性瘫痪,且近端严重。脑脊液显示早期淋巴细胞增多,后期有蛋白增高。无小儿麻痹疫苗接种史。 (2)低血钾性瘫痪 周期性麻痹起病突然,有反复发作史,低钾血症,并可有相应的EKG表现。低钾纠正后症状缓解。 (3)急性脊髓炎 多有典型传导束型感觉改变及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早期休克期肌张力低,后期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尿潴留及反射性排尿。 (4)重症肌无力 多为学龄期起病,往往以眼外肌麻痹为首发症状,缓慢进展后可累及面肌、咽肌等。症状以活动后加重,休息或给予抗胆碱酯酶药后症状有减轻。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增高。 【治疗】: 1.一般治疗和护理 急性期注意休息和营养,防止肺炎、褥疮及尿路感染。吞咽困难者给鼻饲或暂时性静脉补液,注意电解质紊乱。对瘫痪部位应注意保持其功能位置,并可逐步开始被动运动、推拿等。尿潴留者应及时导尿。恢复期可采用针灸、按摩、体疗,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 2.肾上腺皮质激素 对轻症患者一般不必使用,重症患者可用激素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每日5~10mg/kg,或地塞米松0.2~0.4mg/kg,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3~4周后逐步减量而停药。或用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 3.气管切开 适应证: (1)Ⅲ度呼吸肌麻痹。 (2)Ⅱ度呼吸肌麻痹伴食咽及迷走神经麻痹,分泌物明显增多。 (3)Ⅰ度呼吸肌麻痹伴有肺炎、肺不张。 4.人工呼吸机 应用指征: (1)呼吸肌麻痹,呼吸功能不能满足生理需要,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 (2)鼻管给氧后动脉血氧分压低于8kPa(60mmHg),二氧化碳分压高于6kPa(45mmHg)。 (3)呼吸明显不规则、暂停,并伴有意识和循环障碍。 5.血浆置换疗法 用间断或连续血细胞分离器进行血浆置换,每次置换出的血液离心20min弃去血浆,将浓缩的红细胞加新鲜血浆与代用血浆由静脉回输。该方法价格昂贵。 6.支持疗法 选用ATP,Co-A,细胞色素C,B族维生素等药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