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急性功能性子宫出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急性功能性子宫出血 月经周期不规则、周期缩短、经期持续时间延长、月经量增多,经过妇科检查未能发现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者,都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本病常发生于青春期、绝经、产后或流产后等内分泌平衡发生变动的时期,也可因全身性疾病、环境改变、精神因素而诱发。 【分类】 1.黄体期功能障碍(有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延长或经血淋漓不断。基础体温为双相型,但黄体期体温升高时间短,或基础体温逐渐上升,或到月经来潮后才逐渐下降,经前子宫内膜可有分泌欠佳的表现。 2.卵泡期功能障碍(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周期可延长、经期延长、经量多,有时停经数月后突然月经大量来潮(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或更年期),体温为单相,阴道涂片雌激素水平常偏高。 3.正常子宫内膜出血:由于血管脆性改变,子宫内膜充血引起,如放避孕环引起者。 【诊断要点】 1.病史:月经初潮不久或更年期,月经不规律。 2.临床表现 (1)症状:可有停经史,经量多伴血块,有头晕、眼花,多无腹痛、恶心、呕吐。 (2)体征:贫血面容。子宫大小基本正常,附件区无肿块,盆腔无压痛,宫口闭合。 3.辅助检查:血色素、红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在正常范围。肝功能无异常。超声检查子宫附件无异常。 【处理】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纠正贫血治疗,必要时输血或输红细胞;给予子宫收缩剂和止血药。 2.激素止血:为大量出血时的主要止血方法,要求8小时内见效,48~72小时血止。 (1)苯甲酸雌二醇:每次2mg,肌注,每3小时1次,2~3次后改为每8小时1次,血止后减为每12小时1次,以后要3天减去1/3量,直至维持量1mg,每天1次,至血止20天停药。 (2)炔诺酮:每次5mg,口服,每3小时1次,连续2~3次即出血明显减少;随后改为5mg,每8小时1次,血止后每3天减少1/3量,至维持量2.5mg/d,至止血20天时停药。雌激素无效时可试用,常见效。 (3)男性激素治疗:丙酸睾丸酮25~50mg肌肉注射,连续3天后可改为口服,每月总剂量勿超过300mg。用于中年或更年期患者。 3.调整周期,巩固疗效 (1)人工周期:月经周期第五天开始服乙菧酚,每天1mg,共21~22天,最后7天和黄体酮同时应用,每天肌注10mg,可连续应用3个周期。 (2)孕激素治疗:于月经第15~16天开始用安宫黄体酮,每天8~12mg,共10天。 (3)可用避孕片Ⅰ号或Ⅱ号,按说明服用。 4.促进排卵:月经周期基本控制后使用。 (1)克罗米芬:于月经周期第五天开始,每天50mg,连续5天,可用3个周期。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适于卵泡发育尚佳,有一定雌激素水平者。于周期第16~18天,5000~10000IU,肌注,每天1次,使用1~2天。 5.手术止血 (1)诊刮:适于大量出血、激素无效,或不能排除流产、内膜癌者。对未婚患者不宜使用,但如药物治疗难以控制出血时,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后,可诊刮止血,协助诊断。 (2)子宫切除:对于出血屡治不愈,而且量多,威胁健康甚至生命者,可在适当纠正贫血后马上做子宫切除。 (3)子宫内膜切除:可用激光、电灼等作子宫内膜切除,或子宫内放置镭锭毁坏子宫内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