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心调度而弗去兮,刻着志之无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心调度而弗去兮,刻着志之无适。 【集校】: 洪兴祖:心调度而弗去兮,刻着志之无适。 校语:弗,一作不。 朱熹、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黄省曾、朱多煃、毛晋、庄允益:同洪本。 汪瑗:心调度而弗去兮,刻着志之无适。 戴震、汪梧凤:心调度而不去兮,刻着志之无适。 校语:不,一作弗。 郭沫若:此两句原文因求与上策、迹韵而被后人颠倒。今乙正之。 。【集释】:王逸:无适,言己思慕子推、伯夷淸白之行,尅心遵乐,志无复所适也。 洪兴祖:调度,见《骚经》。刻,励也。 着,立也。 朱熹:言心乎二子之调度,而不忍去,刻爲二子之明志,而无它适。 汪瑗:刻如刀之刻木,而所入之深他。着志,如物有所附着,而不能离也。故安土重迁者曰着土。无适,犹不去也。 二句一意而有浅深,总见己学古之志,专而切也。盖因上文遍求彭咸之不可得,故不得已而思其次也。然二子与彭咸未暇论其优劣,但屈子之意以爲不得于彼,必得于此,以见己之信而好古之志,无时可懈耳。然亦特如此设言之,实亦未尝遇介子与伯夷也。 故下文又叹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逖逖”,是也。 陆时雍:调度,二子之法度也。 黄文焕:曰弗去而又曰无适者,调度已定,刻意励行,着明在此,卽欲去而他无可适也,永以二子爲归依也。 钱澄之:调度,犹酌量得宜也。 言以伯夷、子推、彭咸三人之死,时时酌量而弗去诸心,刻着于志,志在必死,而未知所适从也。 王夫之:度,徒雒切。 调度,审处也。旣已豫念死后之 林云铭:心中因有所冀,欲挽回而不决。勉立志以守,无他适之义。 张诗:则心以二子爲调度而弗肯去,刻二子,使之着志而无他适也。 盖佳人旣不可得见,故其心不惟欲效彭咸之赴渊,又欲如介子之焚、伯夷之饿,以见其不得已之极耳。调度,以二子调度于心而法之也。刻,深入也。此二句言求二子之心志甚切也。 蒋骥:调,去声。刻,镌也。 无适,无他适也。言心乎二子之调度而不忍舍去,故镌着其专一之志而告之曰:吾之宁死无他适者。 屈复:适,主也。 奚禄诒:调,音掉。度,音铎。着,音灼。 适,音的。着,被服也,附丽也。然又心中调筭筹度,不忍去,刻意佩着匡君之志,犹于二子之死无所适从也。 胡文英:心虽若有所调度,而实不能去者,以深明吾志之不他适而已。前证此言之不可聊,于此,益足以明其託言,而非本志矣。 刘梦鹏:刻,犹期也。 着,明。适,之也。 言己调和志度,不能遂去,如介子、伯夷者,急欲陈説明白,而又无由也。 陈本礼:回应序首。 时刻调度于心而弗去。往来施策,见死后 见伯夷之放迹者,设楚不幸,国灭于秦,必效伯夷不食而死也。 王闿运:调度,和协衆情也。弗去,言不 刻,犹伤也。着,读爲着衣之着。 志之所着,言己志在兴楚反王也。适,犹如也。 自伤无如己志之时也。 马其昶:介子、伯夷皆古志 刻着,犹牢着也。言嚮慕二子之专。 沈德鸿:无适,犹言矢志不移也。 闻一多:心,犹思也。《后汉书·第五伦传》:“臣常刻着五藏”注曰:“谓铭之于心也”。无适,无所适从。 文怀沙:心调度,心裹仔细想了一想。刻着志,抱定决心。(《屈原集》注) 黄孝纡:弗去,不肯离开祖国。坚决地表明意志,不愿离开祖国。 姜亮夫:调度,见《离骚》,此犹言惆怅也。 弗去者,不能决也。此言勉立己志,从其中心之所适,犹今言下决心也。卽上介子、伯夷之故迹也。 赋诗止此。 马茂元:调度,犹言考虑。 无适,与“弗去”义同,指念念不忘介子、伯夷的高 设想 谭介甫:心调度,犹云心中计量去留,但屈原是未去的。刻着,犹云固定。志卽眇志。 无适,无专主。此调度不去,已是固定志之无主。 正是眇志所惑,盖爲下文而预言之。 苏雪林:屈原实际上是説:我之尸体虽已变爲冥然无知之物,然我的心仍调度其间,使那随波逐流,茫无所适的尸体,好像仍有意志,能照着应走的方向走。 杨胤宗:屈子自辰溆如汨罗爲孟夏,作《怀沙》曰:陶陶孟夏兮,艸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一住经秋,又着斯篇,朱子曰:《惜往日》、《悲回风》又其临絶之音,尤愤懑而极悲哀。读之使人太息不能已。 感伤己之仕宦浮沉,怀王朝见谗于上官,襄王卽位,复放逐于陵阳。 祗今垂老作客,神伤社稷阽危,怅望郢都,君门万里,故欲效子推之归隐绵山,伯夷采薇首阳也。哲人未远,典型犹存,二子风範,永着其心而不能去,故亟黜于楚而不适他国也。 吴孟复:调度,《史记·留侯世家》注:“调 王引之谓:“古人用语,不嫌重复”,此卽其例。适,《诗·伯兮·传》“主也”。《后汉书·荀爽传·注》“从也”。 按“无适”,卽《诗》“中心摇摇”之意,亦卽《卜居》所谓“心烦虑乱,不知所从”。屈原已决心从介子与伯夷,又説“无适”者,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非出位之谋,宁能安于隐逸。 此屈原不同于忘世之庄子,而爲爱国之诗人也。鲁迅诗云:“灵台无计逃神矢”,虽时隔千载,其心实同。 以上第四段写神游太宫,虽极美极乐,但睠怀楚国,特别是爲巴巫担心,因而下至岷江,观察结果,益深忧虑,最后表白了自己的主张、打算与心情,光明正大,志洁行芳。 蒋天枢:心,谓藏之于心。 调度,与《离骚》“和调度以自娱兮”之“调度”义同,谓己对国事所规画之方畧与準则。言己内心所贮藏之规画準则从不去怀,故言“心调度而弗去”也。 着志,谓着见其志于功业。无适,古成语,《论语·里仁》:“子曰:君子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何晏集解:“言君子之于天下,无适无莫,无所贪慕也。唯义之所在也。 ”此用《论语》“无适”成语,申明“求介子之所存”意,言己但思着见铭心之志,卽功业盖世,絶无富贵之念存于其间也。 王泗原:洪注:“调度,见《骚经》。”而他在《离骚》“和调度”注説:“和调,重言之也”,并不以调度爲一词。调度若是一词,便是动词,然而心怎样调度?弗去又是不离开什麽?不能通。 这裏调就是《离骚》的和调,是説心和调此度,此度指介子所存与伯夷之迹。弗去也是説不违离此度。 刻,副词,深,作着的状语。深明此志,无所复适。 何剑熏:《书·微子》:“我旧云刻子。”僞孔《传》:“刻,病也。”刻可训病,亦可训苦。《説文》:“ ” 金开诚:心中盘算,思虑盘桓不去;主意已定,铭刻于心志,我别无他从。 汤炳正:调度,犹安排考虑,此指上文介子、伯夷所以自处之道。弗去,不能放弃。 刻着志,犹铭记于心。 以上第二段,写流放途中所见所闻及所感。 (《楚辞今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