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小儿麻痹后遗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小儿麻痹后遗症 小儿麻痹后遗症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小儿瘫,发生于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的后期。小儿麻痹症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多见于1-5岁小儿,常流行于春秋季节,以先见发热、肢痛,继而出现肢体麻痹瘫痪为特征。 小儿麻痹后遗症属中医学“痿症”范畴。 〔临床表现〕 患肢肌肉明显萎缩,麻痹、瘫痪、呈驰缓型,肢体可出现各种畸形,如脊椎侧突、肩关节如脱臼状、膝后凸或外展、足内翻或外翻、马蹄形、仰趾足等。 〔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其病史,小儿麻痹症在已经出现瘫痪之后诊断比较容易,但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大脑性瘫痪:患肢呈痉挛性瘫痪,一般是同侧上、下肢瘫痪,除发热外,还伴有惊厥,意识障碍。 2.产瘫:患肢在出生后即发生瘫痪,无发热等症状,以一侧上肢为多见。 〔治疗方法〕 1.取穴:攒竹 瞳子髎 颊车 地仓 大椎 肩井 手三里 合谷 肾俞 腰阳关 委中 承山 血海 足三里 解溪 阿是穴 2.手法:一指禅推法 〔操作〕 1.头面部:患儿坐位或仰卧位。用一指禅推法或揉法自攒竹向瞳子髎、颊车、地仓等穴往返治疗,时间约8分钟。 2.颈及上肢部:患儿坐位。先用一指禅推法自天柱至大椎、肩井等处往返治疗约3分钟,继之施按揉法于肩关节周围约5分钟;用揉拿法从肩部三角肌经肱三头肌、肱二头肌至肘部,向下沿前臂到腕部往返治疗,然后捻指关节,拿合谷,搓整个上肢。时间约10分。 3.腰部及下肢: 先用推法或 〔注意事项〕 1.及时尽早地进行治疗,按摩对功能恢复、减轻瘫痪、防止畸形有一定作用。 2.注意保暖及饮食营养,加强护理与适当的功能锻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