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小儿疾病治疗原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小儿疾病治疗原则 小儿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组织再生修复能力很强,组织器官发育尚不成熟,所以,在小儿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休息、饮食、日光、新鲜空气、精神安慰、良好护理等,调动机体内在因素,注意支持疗法,不应单纯强调药物治疗。医务人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急病人所急,诊断及时,治疗彻底,避免各种并发症及后遗症,保证小儿健康成长。由于小儿生理特点不同,病情变化快,恢复也快,故必须掌握小儿特点,及时作好治疗工作,细致观察病人变化,及时正确处理。 【药物治疗原则】 一、要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原则。新医疗法有良好效果,必须提倡合理用药,一方面去除病因,一方面增强机体抵抗力,辅助身体正气,调动内因,战胜疾病。 二、应尽早明确诊断,对症用药,对抢救病人则须分秒必争,及时用药;对慢性病人须注意适当疗程,治疗中抓住主要矛盾,合理用药。 三、注意药物副作用及毒性反应,毒性作用相似的药物,应尽量避免同时应用。 【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一、按年龄计算,如驱虫药山道年按0.01克/岁/次(每次最大量不超过0.06克),3岁小儿为每次0.03克。 二、按成人用量计算: (一)婴儿剂量: (二)儿童剂量: 三、按体重计算:小儿剂量=体重×药量/公斤/日,如抗菌素中四环素40毫克/公斤/日,10公斤小儿用四环素每日400毫克(一般药物可用成人剂量+30,即大致相当于小儿每公斤剂量)。 四、按体表面积计算: 小儿体表面积=体重×0.035+0.1 成人体表面积一般以1.73平方米计算。 上述公式可简化为 以上四种用药剂量计算方法,按年龄计算简便,但不很正确,尤其年龄小时,剂量偏小;按体重计算比较正确,但年龄大时剂量偏大;按体表面积计算最正确,但较复杂。 【小儿药物应用特点】 一、药物吸收及排泄均较成人为快。 二、小儿各器官发育成熟程度与年龄有关,因此,对各种药物的反应也不同于成人。例如,小儿对催眠药、抗痉药、强心药、抗菌素、激素等的耐受性较大,但对吗啡很敏感,尤其年龄小者,必须慎重应用。 三、小儿肝肾内分泌器官等发育不够成熟,故应用碱性药物及大量利尿剂易引起电解质失调及酸中毒等。 【给药方法】 一、胃肠道给药法:方法简单痛苦小,若能取得同样功效,应首选此法。常用有汤剂、乳剂、浸剂、滴剂和粉剂(可临时加于糖浆、果汁等甜味液体内口服),昏迷患儿不能口服又无法注射者,可直肠灌入或用胃管输入,年龄较大且合作的儿童,可用片剂、丸剂或胶囊。 二、胃肠道外给药法:昏迷呕吐不能口服或危重病人进行抢救要求迅速发生疗效者,均可采用。注射途径有皮下、肌肉、静脉、鞘内、胸腔等,但注射药物要慎重选择,尤其静脉注射,容易发生严重反应,更须注意。 【给药时间】 根据患儿病情、疾病性质及药物性能而定。 一、饭前给药:为了加强胃肠道分泌物中酶的活动性,如稀盐酸、胃蛋白酶等。 二、饭后用药:为了避免药物刺激胃肠道粘膜,如溴剂、水杨酸钠等。 三、空腹给药:为了提高胃肠道内药物有效浓度,如山道年、绵麻浸膏等驱虫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