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面积不规则野的照射方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面积不规则野的照射方法 HD照射的部位较多,若采用多个小野的照射方法,除了摆位次数多、疗程长之外,最大的缺点是照射野之间有过高或过低的剂量区,造成正常组织严重损伤或肿瘤复发。大面积不规则野的照射方法可避免这些缺点。 9.7.1 照射条件 (1)照射源的选择采用钴-60或4~8MeVX线 (2)照射距离的选择 钴源与床面距离固定在120cm,一般病人体厚20cm,则源皮距为100cm,钴源到模型的距离,一般不少于20cm。 要求在定位、切割、摆位时要保持相同的条件,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9.7.2 操作步骤 (1)定位摄片 ①调节X线焦点与床面距离为120cm(图9-2A)。 A、定位摄片 B、切割 C、摆位照射 图9-2 大面积不规则野照射技术示意图 A-B照射源到模型底部的距离80cm;A-C照射源到床面的距离120cm;A-D照射源到胶片的距离130cm ②保持病人在标准的治疗体位: a.斗篷前野:仰卧位,用弧形向上的木块垫在病人颈后,使头后仰至下颌骨下缘上1cm与乳突之联线成一垂线。手掌心置于髂前上嵴。 b.斗篷后野:俯卧位,以颏尖着床,头向后仰,使下颌骨下缘上1cm与乳突之联线成一垂直线。手掌心放在髂前上嵴处。 c。倒Y野:平卧位,手平放于躯干的两侧,两腿并拢。 ③在病人体表上定出照射野中心,划上十字线,在中心和十字线上各放金属标记,然后摄片。胶片放在床面下10cm处。 (2)模型制作 ①在定位片上划好照射野。 ②调节切割机的支点与定位片的距离为130cm,切割支点到塑料底面的距离为80cm(图9-2B)。使支点、塑料块中心、定位点中心三点成一垂直线。塑料块十字线与定点片十字线完全重合。 (3)照射时的摆位要求 ①放射源与床面距离固定在120cm(图9-2C)。 ②病人的治疗体位与定位摄片时相同。 ③使照射源的灯光指示野、塑料模型和病人体表上的标志线这三者的中心和十字线完全重合,说明摆位准确,可以开始照射。 9.7.3 照射野的划法 (1)斗篷野 主要照射颈部、锁骨下、腋窝、纵隔和肺门的淋巴结。保护喉头、肱骨头、肺等重要器官。 上缘——两侧乳突尖的联线; 下缘——第十胸椎下缘; 外缘——乳突尖与肩锁关节的联线,避开肱骨头,沿肱骨内缘向下至肱骨上中1/3交界处,然后与肋膈角连接; 内侧缘——主要保护两侧肺组织。从肋膈角内缘胸膜1cm处往上至第四后肋,沿第四后肋弧形向内到纵隔旁,向下包括两侧肺门,然后再沿椎体外2cm到第十胸椎下缘。 喉保护:以声门为中心上下各2cm,宽2cm的范围。 脊髓保护:斗篷后野照射时,颈脊髓全部保护,胸脊髓待纵隔剂量达3000cGy后再保护。 (2)锄形野 包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和脾脏。 腹主动脉旁野: 上缘——第十胸椎下缘; 下缘——第四腰椎下缘; 外缘——椎体两侧各2cm; 脾脏野: 上缘——平横膈; 外缘——侧腹壁; 下缘——如脾未扪及以肋弓为界,定位时用铅条做标记,如脾可扪及,以实际的脾下缘为界; 内缘——与腹主动脉旁野相接。 (3)盆腔野 包括双侧髂动脉周围、腹股沟、股管和闭孔等区域淋巴结。 上缘——第四腰椎下缘; 外缘——第四腰椎下缘椎体外2cm与髋臼外缘联线,然后垂直向下; 下缘——股骨颈下10cm; 内缘——从闭孔内缘到骶髂关节下缘2cm处。 (4)倒Y野 即锄形野加盆腔野。 (5)咽淋巴环野 不做模型,把照射野直接划在病人皮肤上。 上缘——颅底线上1cm; 后缘——外耳道口前缘; 下缘——下颌骨下缘上1cm,与斗篷野上缘相连接; 前缘——与后缘平行,通过下颌骨水平支的中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