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霓裳羽衣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霓裳羽衣舞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支舞蹈。唐代诗人曾为它写过不少诗篇。有一年科举考试,也使用了《霓裳羽衣赋》的试题。关于它的来源,有许多类似神话的故事。例如说道士叶法善引唐玄宗入月宫听到仙乐,玄宗默记下一半。后来西凉都督杨敬述进献《婆罗门曲》,玄宗感到它和所听到的仙乐声调相符,便把月宫仙曲称作散序,接在《婆罗门曲》之上改名为《霓裳羽衣曲》。唐代诗人郑嵎在他的《津阳门》诗中,提到了这一故事。另一种流传较广的故事把《霓裳羽衣》说成是唐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儿山时所作的。故王建有“听风听水作《霓裳》”的诗句,刘禹锡有“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的诗句。这些故事反映了一定的事实:《霓裳羽衣》的确是由器乐性的序曲和舞蹈性的主曲结合而成的,它是由“虹裳霞帔”、化妆成仙女的舞女表演的。
从音乐结构上说,《霓裳羽衣》是一支大曲。它由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组成。舞蹈在它的中序和曲破部分。白居易《霓裳羽衣歌》描写中序部分的舞姿说:“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许飞琼、萼绿华皆女仙也)。”又描写曲破部分的舞姿说:“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可见《霓裳羽衣》的舞姿是很美的。
根据各种资料记载,《霓裳羽衣》不仅有独舞(例如杨贵妃善此舞),有双人舞,还有队舞。唐宣宗时就表演过数百人的《霓裳舞》。舞女“率皆执幡节,被羽服,飘然有翔云飞鹤之势”。

霓裳羽衣舞

中国唐代乐舞。713~1182年盛行于唐、宋宫廷。分独舞、双人舞、群舞3种表演样式。唐玄宗宠妃杨玉环表演最为著名。舞者头戴步摇冠,身穿羽衣,披霞帔,下着霓虹般彩裙,饰有珠翠璎珞,美若仙女形象。836年唐文宗乐舞教坊有15岁以下舞女300人表演此舞。1928年,商务印书馆曾出版《霓裳羽衣》舞蹈教材,有124页,舞蹈照片16幅。

霓裳羽衣舞

霓裳羽衣舞

见“霓裳羽衣曲”。

☚ 霓裳羽衣曲   胡旋舞 ☛
霓裳羽衣舞

霓裳羽衣舞

见“霓裳羽衣曲”。

☚ 霓裳羽衣曲   胡旋舞 ☛
霓裳羽衣舞

075 霓裳羽衣舞

盛唐时期最著名的舞蹈。据当时文字记载系李隆基创作,杨玉环编舞并表演,所以舞衣货贵如证,因此舞蹈以舞服而得名。但是舞曲糅合了西凉府节度使杨敬述所进的《婆罗门曲》。诗人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中对此舞的服饰,音乐和舞蹈的魅力有详尽的描写:“……红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磬箫筝笛相搀,击摩弹吹声逦迤。”“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霓裳羽衣舞是唐代的创作舞蹈,对外来的婆罗门曲也能为我所用。这种以我为主,广泛吸取外来舞蹈滋养,经消化出中华之新的舞蹈创作方法,实为中国舞蹈历史发展之精髓。

☚ Chaj   婆罗门曲 ☛
霓裳羽衣舞

霓裳羽衣舞

即霓裳羽衣曲,简称霓裳。唐代著名宫廷乐舞。舞姿轻盈飘逸,是我国古代舞蹈中最具阴柔之美的杰出之作。相传唐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把域外传来的《婆罗门曲》献给唐玄宗,精通音律的唐玄宗对它的加工润色并填制了歌词,编配了舞蹈,遂改名为《霓裳羽衣曲》。一说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儿山,幻想能到月宫去,回来作此曲的前半部分,又吸取了杨献的《婆罗门曲》,完成全曲。它在仙乐般舞曲中翩翩起舞,一派超凡脱尘的空灵之气。白居易有诗 《霓裳羽衣舞歌》,描绘了这一宫廷乐舞表演时的盛况。《霓裳》分散序、中序、曲破三部分。散序器乐演奏,不舞,到中序开始按节拍起舞,节拍由缓而急,舞蹈动作也随之变化,时而 “飘然转旋回雪轻”,时而 “嫣然纵送游龙惊”,由慢转快,达到高潮,称作 “曲破”,急管繁弦,节奏铿锵,舞者迅速旋转,珠玉等装饰品洒落如雨,舞蹈戛然而止,舞曲余音袅袅,最后“长引一声”结束。这个舞蹈从舞姿到配乐、服饰都着力渲染一种虚无缥缈的仙境和袅娜动人的神姿仙态。

☚ 胡旋舞   贝伦舞 ☛
霓裳羽衣舞

霓裳羽衣舞

唐代宫廷乐舞。据传乐曲为唐明皇部分地吸收了印度 《婆罗门曲》创作的。郑嵎《津阳门诗》 自注: “叶法善行上 (明皇) 入月宫。时秋色已深,上苦凄冷,不能久留,归,于天半尚闻仙乐,乃上归,且记忆其半,遂于笛中写之。会西凉都督梅敬述进婆罗门曲,与其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闻为之散序,用敬述所进曲作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法曲。” 天宝四年 (745年),唐明皇册立杨贵妃时,始奏 “霓裳羽衣”。不久,杨贵妃即根据此曲在木兰殿中表演了 “霓裳羽衣舞”,成功地塑造了明皇梦幻中仙女美的形象。该舞有独舞、双人舞和群舞多种,舞者梳九骑仙髻,穿孔雀翠衣,佩七宝璎珞。舞中采用了传统舞姿 “小垂手”,并揉和西域舞蹈中的旋转,使得整个舞蹈轻柔娇美,如梦如幻,“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演员们宛如仙女在云朵中游动 入“破” 以后,“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快速激烈的舞蹈动作后,又嘎然而止,有如鸾凤收翅。全舞在 “长引声” 的慢节奏延长音中结束。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其诗中赞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 《霓裳羽衣歌》) 该舞为唐代舞蹈的主要代表作,是一个集艺术性、技术性为一体的高水准作品。由于完成这个作品是在宫中,故主要在宫廷和少数贵族士大夫中间流行。王建《霓裳辞十首》有 “旋翻新谱声初足,除却梨园未教人。宣与书家分手写,中宫走马赐功臣” 句。除了专为皇帝表演的梨园外,只有功臣才能得到皇帝赐予的霓裳乐谱。加上演出条件高,舞人必须外形极美,舞技高超,表情好,具有仙女般典雅的风度和气质。服饰装束极其华丽,致使传播受到一定限制。至宋时舞已经不传,仅发现宋代诗人姜白石的《白石道人歌曲》集中保存有一段 《霓裳中序第一》。

☚ 绿腰舞   舞蛮牌 ☛

霓裳羽衣舞

见“音乐”中的“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舞

见“《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舞

唐朝宫廷乐舞。又称《霓裳羽衣曲》。舞者身披轻纱,着力描绘虚无漂缈的仙境和仙女形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46:27